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思潮的回顾与前瞻

2010-02-09王守刚

关键词:思潮大学生

王守刚

(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宣传部,江苏徐州 221116)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思潮的回顾与前瞻

王守刚

(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宣传部,江苏徐州 221116)

大学生社会思潮是反映大学生思想特征的一面镜子,能反映出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理论及实践问题。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思潮发展演变轨迹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演变的特征,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本文认为虽然社会政治经济变迁对大学生社会思潮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但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一直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愿望与诉求,其反哺社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把握好未来大学生社会思潮的发展趋势,才能采取有力的措施,引导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大学生;社会思潮;回顾;前瞻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大学生思想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客观总结和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发展历程对于正确评价大学生思想状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积极意义。青年思潮是社会变革的晴雨表,大学生是社会思潮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其中最活跃的部分。大学生社会思潮作为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的思想趋势,是映射大学生思想特征的一面镜子,能反映出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理论及实践问题。加强大学生社会思潮的研究,把握其规律性,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引导。

一、大学生社会思潮的发展演变轨迹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认为,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不同的时间量度,长时段(又称为地理时间)、中时段(又称为社会时间)和短时段(又称为个人时间)。他指出,历史学家应该学会不太熟悉和擅长的中时段和长时段的运用。接受长时段意味着改变作风、立场和思想方法,用全新的观点认识社会。于是,便出现了一种新的历史叙述方法,即布罗代尔所称的“长时段”的历史研究方法。“长波循环”理论最早由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耶夫最早提出,后来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科技等发展过程中波动现象的解释与论证。根据此理论观点,对大学生社会思潮的研究必须是持久地历史地进行,以把握其周期性与规律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生社会思潮演变大致经历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5年):1978年思想解放运动的春风,激活了中国青年沉寂已久的激情。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整个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被带动起来了,大学生们关心祖国前途,誓言“把失去的青春夺回来”,形成了一股“求知热”;随后的1979年到1981年的经济改革受挫使大学生社会思潮呈现出由劫后欣喜转入了反思和迷茫阶段。从1979年的“北京之春”和1980年《中国青年》上发表“潘晓”《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的来信引发的“潘晓热”到1980年冬的“校园民主竞选”风波,由此引发了“伤痕文学热”、“朦胧诗热”和“西方思潮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1983年,党中央提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重视知识分子政策和实现领导班子“四化”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投身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关注和参与社会改革成了大学生思潮的热点。“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的生动开展,张华、张海迪、华山抢险英雄群体的涌现、1984年奥运会的激情显示出这一时期大学生经过短暂的迷茫后随即全心投入到“投身改革,立志成才”的具体行动中去。

第二阶段(1986—1991年):伴随中国社会转型获得了实质性启动,特别是1985年党中央提出进一步对外开放战略后,大学生对改革抱有很高的热情与期待。在校园里,许多大学生纷纷上书校长和有关部门,陈述他们对经济、政治改革,特别是教育改革的建议和对策。然而,这一时期的青年身上,普遍存在“浮躁病”。西方思想文化的引进带来的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使这一时期的大学生面对各种错综复杂、良莠不齐的新思想、新思潮时,显得莫衷一是、手足无措。所以这一时期一方面是大学生中流行“校园文化热”、“理论社团热”,一方面又表现出对自身、对社会发展的苦恼、困惑。如朗朗来信中表现出的大学生们“我们究竟出了什么毛病”的思考。1987年和1989年两次大规模的学潮和动乱,表明大学生们对于社会改革和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迷茫,急于用新的价值观念在理论上获得求解。这一时期大学校园内出现了“弗洛伊德热”、“萨特热”、“尼采热”、“柏杨热”、“河殇热”等等。由于西方社会的“示范效应”以及西方社会思潮在校园中的广泛传播,使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对于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不能正确看待,从最初的浅显的乐观很快转入了怀疑和恐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在思想上和心态上的急躁与短见,表明大学生们在构建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时,往往批判有余而建设不足;在对改革进程的评价上,不是过于乐观就是悲观;对于社会现象的解释缺少“内生性”的思考和判断,而是盲目的跟风崇拜。这一时期大学生一方面呈现出空前的思想活跃,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异常的思想迷乱。

第三阶段(1992年—2000年):经过80年代末的震荡,大学生们从对西方文化的狂热追求中慢慢冷静了下来,经过党和政府的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开始关注中国社会现实,一度形成了“毛泽东热”、“传统文化热”、“学马列热”;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为推动进一步改革开放提供了明确的判断标准,中国发展以世界少有的速度进行。90年代中期,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大学生对抽象的理论不再热衷,物质主义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始抬头并呈蔓延态势。经过80年代思想旅行与精神流浪之后的90年代中国大学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原来激情式地参与转为务实性地参与;由原来一味的批判徨彷转为宽容与协调的发展,出现了“改革热”、“民主热”、“经商热”、“恋爱热”之后,大学生逐渐抛弃了浮躁与冲动,能以理智、平静、积极的态度接受并投身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之中。东欧和俄罗斯等国家“全盘西化”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遇到的重重困难,又使大学生对于改革的形势、中国的国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了清醒而深入的认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的确定,大学生重新焕发出对“知识创新改变世界”强烈渴望。同时大学生的目标选择也开始出现多元化趋势,显示大学生开始冷静地寻找自身与社会发展的最佳契合点。

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进入21世纪以来,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正在进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与教育成本分摊机制的实施,中国迅速融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和网络化时代的世界。改革的不断深入带来了大学生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猛推进,这代大学生对归属、自尊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变得日益重视。21世纪初大学生对“后物质主义”(注重自我实现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追求日渐强烈。有学者将这一阶段概括为后物质主义时代。后物质主义使得这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空前强化,个人努力、个人拼搏、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的思想观念较之以前更为浓厚、强烈。这一时期出现的“素质教育热”、“考证热”、“考研热”、“出国热”、“超女热”、“网络游戏热”等都明显体现上述特征。这一时期大学生成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最为认同的群体,他们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受传统影响较小,身上明显带有时代烙印,思维活跃而不失理性,他们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高度认同,但政治意识淡化;认同集体主义,但行动更多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奋斗成功,对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也能有条件接受和容忍。在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等事件和活动中大学生用行动表明这个被称为“80后”、“90后”大学生的群体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务实、进取、奉献、创新的积极价值观在当代大学生中已经形成。

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思潮的演变特征分析

当代大学生社会思潮看似杂乱无章,毫无规律,但纵观其发展演变过程,不难发现其存在如下特征:

1.从演变轨迹上看,大学生社会思潮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存在联动效应。

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是无数平行四边形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综合体。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思潮的演变轨迹,我们能直接感受到其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互动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明显经历了四大“波动周期”。第一个“波动周期”是1978至1982年,第二个“波动周期”是1982至1985年,第三个“波动周期”是1986至1991年,1992年以后到现在是第四个“波动周期”。从大学生社会思潮的演变轨迹中我们可以看出,当社会政治经济的“波动周期”处于“升波”时段时,大学生社会思潮更容易和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大学生也更加积极向上;当社会政治经济的“波动周期”处于“降波”时段时,大学生社会思潮更容易和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相偏离,大学生社会思潮就显示出偏激性或盲目性;1992年以后我国经济社会越来越趋于协调发展,大学生的社会思潮也渐渐趋于平实和理智。

2.从思潮内容上看,大学生社会思潮紧紧围绕个体与自我、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展开。

大学生社会思潮与社会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存在“同波共振”现象,一方面说明社会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社会思潮有决定性的影响,一方面又说明大学生社会思潮对社会变革具有前瞻性意义。由于青年大学生发展是一个自我需求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大学生思潮并不仅仅是对社会变革的简单反映,在中国社会转型和不断融入社会的过程中,青年大学生始终把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与自身的成长成才紧密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思潮的主题内容始终围绕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探索以及理论依据的探寻。“主观世界探索”主要是指大学生对自我意识的把握与自我发展的关注;“客观世界探索”主要是指大学生对中国社会改革进程的认识与参与;“理论依据的探寻”是指大学生们对思想理论的思考和精神家园的追寻。万变不离其宗,大学生社会思潮的起伏都是围绕上述内容展开的。每当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上升时期,大学生们越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其中,当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下降时期,大学生则更关注“自我”。改革开放初期,当改革顺利时青年大学生全心支持、全身投入改革,因为社会变革与那一时期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与社会期望相一致;当改革速度过快或陷入困难时,从大学生身上表现的是对自我发展及社会发展方向的的迷茫及盲从。

3.从发展规律来看,大学生社会思潮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务实化的总体趋势。

由于社会从单一经济结构向多重经济结构转变,客观上导致了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多种选择。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的社会转型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价值多元化取向不只体现在动机的本身,也还表现派生为职业选择、道德理想、政治理想的多样性。当代大学生不再满足按照社会化的常规教程,单纯做一个被教育的对象,而是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投身到改革的洪流中去,他们更注重对事物做出独自的判断,形成独立的人格。大学生十分关注“自我存在”和“自我设计”,价值取向更趋务实。大学生社会思潮的个性化、多元化与务实化趋势的形成,并不是社会发展与大学生思潮自然互动的结果,其中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教育引导,应该说这种趋势就是主流意识形态不断整合大学生思潮的结果。越是现代社会,越是有宽容开放的能力。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成果,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加强,大学生社会思潮的这种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4.从表现形式上看,大学生社会思潮呈现出全球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思潮不断从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马克思义学说、西方哲学思潮、民间和大学生中的亚文化等不同的渠道汲取营养,出现了多种文化交融中的钟摆现象和碰撞冲突。大学生中进取精神与依附心理共存,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同在。不同形式的文化惯性,导致大学生心理上的民族认同、归属与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发生冲突,造成了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两难困境。许多青年追求自我实现是受到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界介绍了大量的西方哲学著述,诸如萨特、尼采、马斯洛、弗洛伊德、科恩等的著作。这些理论对大学生的发展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也造成一些思想上的混乱,这种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冲突不可避免地会给大学生们带来一种心态上失落感和茫然感。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成就,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空前高涨,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观点的认同感也非常强。改革初期的“毛泽东热”与“西方社会思潮热”和现在出国“留学热”与“寻根热”都显示出这种现象,每一代大学生都试图从上一代的经验中寻找出不同于过去时代的东西,就是在这种有意识的主动追寻中,他们逐步在实践中成长为新的一代。

三、新时期大学生社会思潮趋向前瞻及引导

回顾大学生社会思潮的发展演变轨迹,分析其演变的特征和规律,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社会思潮广泛传播并不是因为理论学术的推陈出新,也不是政治运动或思想教育,而是起源于社会变迁。新世纪以来,大学生社会思潮对社会的反哺功能越来越明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民族文化的逐步复兴,高等教育大众化迅速推进,引起了大学生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与此同时,以信息技术为重要内容的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带来的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等,使大学生社会思潮多元化、个性化和现实化趋势更加明显。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社会思潮将呈现新的形式和内容,这些新的变化需要我们不断采取新的措施加以引导。

1.“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盛行

1995年,密西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球价值观变迁前景》一书中认为: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对经济保障的强调将逐渐减弱,而归属、自我尊重和个体自我实现的要求会变得日益重要。所谓“后物质主义”就是对自我实现、提高生活质量有更强烈的偏好。这种价值取向已经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初露端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后物质主义”的价值取向将得到空前发展。“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突出特点就是从生存价值观向幸福价值观、自我表现价值观的转向,从传统权威向世俗-理性权威的转向。由于中国现代化过程时空压缩的特点,在大学生中生存价值取向与幸福价值取向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但强调个人价值、个人奋斗、个人需要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趋势在大学生中将越来越明显。这一趋势首先要求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大学生的自身需求和特点出发,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第二,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教育方式,加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比重,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教育活动;最后,变“显性教育”为“隐性教育”,在管理、服务、咨询、保障等活动中灌注主流价值观念,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梳理和规范大学教育的各个层面,真正实现全程育人。

2.“地球村”意识的不断强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社会的开放进步,拉近了人们之间的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大学生们日益感到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自己已成为地球村落的公民。由于经济一体化,国家政治、经济风云变幻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日益直接显现;绿色环保思想大范围地被大学生接受,“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成为广泛的共识,大学生参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愿望愈来愈强烈;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背景为中国青年与世界青年特别是发达国家青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大学生们自觉自愿地推进与世界青年一体化的进程,“地球村”意识将逐渐得到加强。这种趋势一方面可以迅速缩小大学生同国外青年间思想意识方面的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不成熟性和情绪化也容易受其他不良思想的影响。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互联网、校园讲座等的管理和监控,防止国外敌对势力对大学生渗透,为大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防范意识,提高政治敏感度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最后,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大学生与国外青年的正式交往途径,引导他们正常的互相学习、交流和沟通。

3.“本土文化”的逐步回归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也正在唤起和培育越来越强的民族自豪感。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努力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在致力于寻找并确立中华民族现代的价值体系、生存方式和民族精神,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能够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能够代表世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这种情况下,经历了“北京奥运”、“神七飞天”、“汶川地震”等重大历史时刻的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热情空前高涨,对中华文化复兴的思考也日益兴起,“百家讲坛热”、“红色旅游热”、“国学热”将会持续升温。这是一个走向成熟且合乎逻辑的变化。它表明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把爱国情感转化为爱国行动已经成为青年大学生的广泛选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的情况下,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引导大学生们理性爱国,在鼓励大学生通过正确方式和途径表达爱国情感的同时,更多地引导他们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行动来表达爱国情感;其次,要引导同学们区分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界限,防止大学生滑入民族主义的狭隘境地。最后,引导大学生正确地对待民族文化,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契合的部分,并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输送给大学生,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4.“网络化生存”的影响

互联网的诞生改变了传统社会的交流方式、社会群体结构和人们的社会互动形式,互联网已经蔓延到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更是已经成为“网上的一代”。网络语言、网络游戏、网络学习、网络恋爱、网上开店等各种热点层出不穷,网络已经改变我们的交流方式、娱乐方式,也将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网络化生存是大学生社会思潮反哺社会文化的重要部分。网络让成人世界惶恐不安,但年青大学生们却乐此不疲。网络将会在大学生们的生活中占据其他方式所不能比拟的重要地位。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虽然“网上的一代”未必是“未来的一代”,但“未来的一代”一定是“网上的一代”。我们不必谈“网”色变;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督与引导。应对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我们首先要建设一大批反映主流价值观的专题网站。这个领域,社会主义不去占领,非社会主义的一定会去占领。为大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互联网信息是引导大学生思潮的首要工作;其次是加强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的研究,增强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对网上的信息传播建立动态监控和主动干预的机制,防患于未然;最后,要拓展校园网的信息提供、学习生活服务、互动平台等功能的建设,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优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环境。

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思潮的发展演变来看,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对于大学生社会思潮的变迁起着根本性作用,但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熏陶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一直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愿望与诉求,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作用;从大学生社会思潮的演变规律来看,我们应该正视大学生思想行为上存在的“不均衡性”和“不确定性”,认识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还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我们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力,不断增强对错误思潮和不良文化的整合能力的同时,还要根据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对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生存因素”和“非生存因素”同等重视,创新思想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增强主导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 杨雄.中国青年发展演变研究[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2] 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 黄杰,牟晓光.中国青年思潮备忘录[J].青年研究,1990(9).

[4] 张选国,卢仲云.从迷惘中觉醒——和北京大学几位同学谈心[J].瞭望,1982(12).

[5] 汪慧.当代中国青年与社会思潮的沉浮与涌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0).

[6] 黄象品.加强青年社会思潮引导的几点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5(7).

Review and Prospect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Social Thoughts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Outside World

WANG Shou-gang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Party Committee,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

College students’social thoughts act as a mirror to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s students ideologies and the main theories as well as practical issues they generally concern.By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social thought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to the outside world,we analyze the evolution features and also forecast the development trend.It is indicated that even though the changes in society,politics and economy have a fundamental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social thoughts,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lso express their ideas and wishes for the nation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way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to the outside world,whose rol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So we conclude that only by grasp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llege students’social thoughts can we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guide their ideological features accordingly and to enhanc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ly.

college students;social thoughts;review;prospect

G641

:A

:1009-105X(2010)02-0093-05

2010-03-05

2010-05-23

王守刚(1977-),男,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讲师。

猜你喜欢

思潮大学生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中国共产党百年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经验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如何释放多元社会思潮的正能量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