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现实的个人”范畴及其意蕴的深层变革
2010-02-09李显棠段鑫星
李显棠,段鑫星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范畴及其意蕴的深层变革
李显棠,段鑫星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
马克思对“现实的个人”范畴的揭示,经历了从黑格尔主义的抽象的人转向费尔巴哈形式现实但内容抽象的人,进而转变为从事物质生产的现实的人,再发展到阶级逻辑中的具体的人,最终成为摆脱一切“非人”的束缚而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现实化、历史化历程。这一揭示历程也是马克思不断超越自我,实现其思维方式和哲学世界观变革的过程:从实体思维方式向实践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转变;从对人本质的抽象理解向实现人类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转变。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抽象的人;深层变革
人的问题作为古老的“斯芬克斯之谜”,从古至今一直是哲学关注的重大课题。正如卡西尔所言:“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它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1]然而,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无论是唯心主义者建构的“心中无物”式哲学体系,还是旧唯物主义者“物中无人”的理论主张,在人的问题上,都坚持了一条将人抽象为远离尘世的形上之物的道路,把人抽象化并使人走向失落。
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始终对人与人生问题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和追求,始终贯穿着一条以人为中心的线索。从早期的博士论文,到晚年的人类学研究,马克思的思想之所以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等诸多领域,还能够保持其思想的内在统一性,就在于马克思始终是从对人的本质及其存在方式的理解出发去具体分析人类社会的各个不同层面及不同的历史时期。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教条式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基于阶级斗争的需要,把人的问题当作资产阶级的东西排挤出马克思主义,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来统摄人类的历史,规律成了超人的规律,历史成了无人的历史。而同时基于传统教科书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误解,西方存在主义者萨特等指责马克思主义只研究“物”,不研究“人”,存在着人的“空场”和“飞地”。当然马克思所关注的人也不是萨特所说的以先验的个人为本位、以实现个人价值为目标的人。与传统教科书相反,另一些人却极力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抽象的人道主义,忽视了马克思对“现实的个人”的关注与人道主义的抽象道德说教的本质区别。所以,探讨马克思“现实的个人”范畴,挖掘其丰富的人学思想,是“回到马克思”,开拓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境界所必需的。
一、“现实的个人”范畴的提出及历史化历程
诚然,马克思也并非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人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个人”转变的探索历程。《博士论文》是马克思的第一部哲学著作,这时的马克思认为,人基本上就是一种理念化、逻辑化的自我意识的存在。这样的人当然只能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基本还是站在黑格尔主义的抽象人性的立场上,认为人的本质是“理性的自由”。但这一来自黑格尔的抽象的自由观念又使马克思感到困扰和痛苦。因为按照黑格尔的法哲学观念,人是自由的,国家是理性的,然而世俗和私利总是制约着国家,驱使着人,现实的人处于一种不自由的生存状态。马克思的理论与现实第一次发生了重大矛盾。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虽然提出了“现实的人”的概念,但这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所宣扬的“现实的人”,其本质依然是人的一种应然,仅仅是一种戴上“现实”面具的抽象的人。
马克思真正开始正面批判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学说,从而从“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个人”转变的里程碑式的文本,则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稍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基于其对“实践”范畴的科学理解,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6批判费尔巴哈离开人类历史的实践,离开社会关系研究人,因此他所讲的人实质上是抽象的孤立的个人。但马克思对“现实的个人”范畴的明确提出和系统阐释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的经验的方法来确认。”[2]67标志着马克思在这一阶段关于人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前一阶段从人的“类本质”出发理解和说明人的现实存在,转变为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种客观物质条件出发来说明人的现实存在,从而以“现实的个人”代替了“抽象的人”。
但是马克思并非旨在揭示出与前人“抽象的人”相对立的“现实的个人”的概念而已,概念仍然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遮蔽了人的现实差别。在阶级社会里,人与人在生产关系中由于经济地位的不同,对生产资料有不同的财产隶属关系,有不同的物质利益和生活方式,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心理、思想、情感等,人的现实性是有差别的。因此,马克思在其后来的著作中,包括《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直至《资本论》及以后的研究,马克思越来越注重对人进行具体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分析,并对人进行阶级和历史地分析,把人置于现实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产关系和具体的历史环境与阶级关系中来分析和界定,赋予人以具体的历史性、社会性和阶级性,这时人的问题才不再停留于空洞的抽象议论,而是真正融入于现实的个人和他的现实生活中来分析和认识。只有到这时,在马克思那里“人”才真正成为“现实的个人”。
当然,在马克思视域下的“现实的个人”必须不断地超越自身发展的历史局限和束缚,而且必须借助和依靠自己一定历史条件下所进行的历史实践、劳动创造和对现实生活世界的革命性改造来消灭那些妨碍自己发展的历史羁绊,摆脱那些曾经有利于自身发展而如今却束缚自身继续发展的东西,诸如旧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以及在这些关系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们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社会规范和秩序、阶级差别和对立等等,逐步去实现人类的解放和越来越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才是马克思提出“现实的个人”范畴的最高理论旨趣和最终归宿点。
回顾马克思对“现实的个人”的探索历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征,大致经历了从黑格尔主义的抽象的人过渡到费尔巴哈的形式现实但内容抽象的人,进而过渡到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现实的人,再发展到阶级逻辑中的具体的人,最终成为摆脱那些“非人的东西”的束缚而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这就是马克思在人的问题上的心路历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从黑格尔哲学到费尔巴哈哲学,进而到一般唯物史观,再发展到具体唯物史观的思维模式的转变历程。因此可以说,马克思实现其哲学变革是围绕一条主线进行理论展开的,即:以“现实的个人”为理论出发点——以“现实的个人”的具体生产、生活实践为核心展开论证——以“现实的个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的理论归宿,把现实的个人当作历史的主体,当作历史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从而才打开了历史奥秘的大门,科学地回答了前人无力揭开的“斯芬克斯之谜”。
二、“现实的个人”范畴意蕴的深层变革
马克思对科学的“现实的个人”范畴的揭示与其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创立唯物史观,是相辅相成的,是马克思始终关注人的解放的必要前提和必然路径。这一揭示历程也是马克思不断超越自我,“撕裂自己的心”,挣脱枷锁,实现其思维方式和哲学世界观变革的过程。
(一)思维方式的变革:从实体思维方式向实践思维方式的转变
任何哲学理论的变革,首要的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哲学思维方式属于哲学理论的内在的思维逻辑,表现着哲学对待事物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模式,处理事物的方法。思维方式是无形的,但它却像“灵魂”一样贯彻并支配着哲学的整个内容。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取得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大成功和突破,使后人无法跨越,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在思维方式上实现了根本转变:即从传统本体论的形而上学实体思维方式向回归现实的实践思维方式转变。
西方哲学传统的思维方式是以追求终极存在与最高本体为理论旨趣的实体思维方式。具体在人的问题上,其基本特征就是认为人的本质不在人自身,而是被规定于现存的本体里,本体是支配一切的主体,人只不过是实现本体规定的活动工具而已。因此,人的本质不是在人的现实活动中生成和确定,而是在人的现实活动之前就预先设定好了的。这种以客体化、对象化的方法研究人,其结果正是远离了现实世界,脱离了现实的人。而离开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去追问人是什么样的问题,离开实践去追问共同的人性,只能将人抽象化。所以马克思在早期将人的本质设定为“自我意识”,“理性和自由”的同时,就意识到这一哲学原则与现实恰恰是矛盾的。这也是马克思很快抛弃黑格尔哲学,转向费尔巴哈的重要原因。但由于费尔巴哈把感性仅仅看作是“感性存在”,而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活动”,因此他设定的只能是“一般人”,人的本质是预设的、现成的和不变的,先于人的存在并决定人的存在,所以理解人的本质,也就能理解了人的当下存在,把握了人本身。而这个现成的人的本质,便是撇开历史的进程,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这种个体是人的类本质的载体,而这个类则又被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因此,马克思很快转变了审视人的角度,意识到人在实践活动中不但创造人的生活、人的生存世界,也创造了人本身。而且随着人的实践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历史任务,所以,人的本质是一个未完成的、指向未来的历史生成物。很显然,马克思找到了克服实体性思维方式的关键:把人与对象世界通过实践统一起来,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关注“现实的个人”的实践生活。
(二)哲学宗旨的变革:从“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转变
西方传统哲学囿于其追求“终极本体”的实体思维方式,而力求对世界作溯本归原、返本归真的“终极解释”。古代哲学和中世纪哲学以追求“世界的统一性”为前提,将解释世界的根本原理定为“本原”或“上帝”;近代哲学以追求“思想的客观性”为基础,将笛卡尔的“我思”、康德的“先验逻辑”、黑格尔的“思辨理性”等看作是解释世界的绝对标准或终极原则的永恒真理。他们相信,通过对所谓变易现象背后的不变本体的追寻,以纯粹思辨方式可以建立一套支配宇宙万物的绝对真理的封闭体系,而且只要人们把握住了这个体系,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改变。正如恩格斯所说,黑格尔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要得到证实,人类就要马上把他的哲学从理论转移到实践中去,并按照黑格尔的原则来改造整个世界。这是他和几乎所有的哲学家所共有的幻想。”[3]然而问题在于,传统哲学在本质主义、现成性的思维方式下,企图一劳永逸地“解释世界”、希求绝对真理的愿望是不切实际的。“这样给哲学提出的任务,无非就是要求一个哲学家完成那只有全人类在其前进的发展中才能完成的事情。”[4]因此,他们最终都无法真正“解释世界”,而只能达到对现实的辩护性解释。在马克思哲学看来,对于人类存在最为迫切的问题不在于以什么样的抽象原则解释和说明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2]73于是,马克思从根本上抛弃了传统哲学的“解释世界”的宗旨,打破了传统哲学一劳永逸地解释世界进而通过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来改变世界的思辨的幻想,而是立足于“革命的实践”,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现实世界以及如何改变世界的问题进入了马克思哲学的视野并占据了中心位置,这就使哲学的宗旨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换,由仅仅观念地“解释世界”置换为在解释世界的基础上合理地“改变世界”。
(三)哲学价值取向的变革:从对人本质的抽象理解向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转变
如果说“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改变世界”是马克思哲学的主题,那么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的最高视角和价值取向就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以往的哲学家们之所以不能实现这种价值取向的转换,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懂得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不懂得人的实践活动在人们改造自身中的重大意义,因而他们最多只能用不同方式解释人而不懂得根本问题在于改造人,在于改造人的现存世界。通过人的改造自身的革命实践活动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价值取向和历史使命。
在对“现实的个人”探索历程中,马克思认识到脱离人的社会历史性生存,从先验的人的本质出发去把握人的自由、解放是行不通的,那只不过是超人的精神力量自我实现的手段。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分析,批判了使人片面发展的异化劳动,指出“现实的个人”,尤其是现实社会中无产阶级、广大劳苦群众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才能把人类从私有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的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的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294。人的解放不仅包括政治解放,还包括从自然的束缚、旧思想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种人的彻底解放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而是消灭现存状况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必然结果,创造它的条件是从现实中生长出来的。解放人的头脑的是新哲学,解放人的物质武器是无产阶级和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途径是社会主义革命。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不是现实应当确立的状况,只有通过现实人的历史实践,创造出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人才可能实现“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5]可见,人的彻底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高度统一,虽然只有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提供的社会历史条件中才可能实现,但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为人们建构了科学理想,在实践上指引着实现理想的正确道路。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取向转换的根本特色所在——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
三、结论
人的问题长久占据着哲学探究的中心。而从现实层面来看,人的问题在当代也显得格外突出,是当今世界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表现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环境恶化造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破坏;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影响和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社会的进步,加上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造成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的物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把对物的占有看作是唯一的需要,而与此同时,精神生活匮乏感却日益加强等等。总之,人类现阶段面临的这些生存与发展问题说明,当代的人处于严重的对物的依赖关系之中,人成了“单面的人”。由此可见,把人从对物的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而这与马克思时代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又具有一致性,所以我们应立足于马克思所开辟的“现实的个人”的探索和理论思路,为当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合理的价值理念,为开辟当代人的现实发展道路提供理论上的支撑。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当下的实践,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寻找现实出路,这也应该是我们理解、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和基本立足点。
[1] 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3.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25.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03.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of Marxist“Actual Individual”Category and Its Implication
LI Xian-tang,DUAN Xin-xing
(School of Literature,Law&Politics,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Xuzhou 221008,China)
Marx’s revelation of“actual individual”category has experienc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Hegelianist abstract person to the Feuerbach’s person with actual form but abstract content;then the individual transforms to the actual one engaged in material production and then develops into the specific person in class logic and at last becomes a free and fully-developed person without any inhuman restrictions.This revelation process is also a process in which Marx keeps transending himself and realizes the change of his ways of thinking and philosophical world outlook.It is a process of change from entity mode of thinking to practiacl mode of thinking,change from explaining the world to changing the world,change from the abstract understanding of man’s nature to man’s liberation and free and all-around development.
Marx;actual individual;abstract person;profound transformation
book=2010,ebook=1
A811
A
1009-105X(2010)01-0012-04
2009-12-30
李显棠(1975-),女,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生;
段鑫星(1965-),女,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