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作业到底需要“有”什么?
2010-02-08福建省厦门一中361003钟有长
福建省厦门一中(361003) 钟有长
有效作业既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查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的作业是指通过做作业的“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达到掌握知识与技能,形成相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效果。一般而言,有效的作业需要具有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
一、有“时”有“的”
“时”是作业布置的时机。遗忘对于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学生常常因遗忘而出现知识的缺漏或思维的障碍。艾滨浩斯对遗忘的研究表明:在学习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发生,且在起始阶段遗忘的速度较快。因此,教师应把握作业的“时机”,抢在知识大量遗忘前,及时组织学生对已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练习。即每一堂新课结束之日、每一单元教学结束之时都要有相应的配套作业。“学而时习之”,这样学生只需要花费较少的时间就能收到良好的作业效果。如果等所学的内容忘得差不多之后才做作业,就错失了作业的“良机”,要想取得相同的复习效果,学生就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从而降低了作业与学习的效率。
“的”是作业设计的目标。有“的”放矢的作业就是教师开出的一副良方,能提高作业的针对性,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主干知识,夯实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过程与方法。对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深入研究之后,确定的教学目标及其衍生出的重点、难点及关键点,以及考试说明要求的四大能力,理应成为作业设计之“的”。目前,市面上的教辅书籍,虽然有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与梳理。但其练习的针对性往往不强,对非毕业班年段的学生来说,普遍存在把高考题下压,难度偏大的现象;对毕业班而言,则存在着教学进度偏离、教材整合偏差等问题。因此,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自编的作业是提高作业针对性的最佳方案,但自编作业又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实现学科组内资源共享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径,如我校地理组已完全实现了作业等教学资源的共享。每个年段只需在上一届学生课时练习的基础上,根据本届学生的实际情况再做修改、补充,便能形成有“的”的练习,从而切实提升了作业的针对性。
二、有“度”有“味”
“度”主要指作业的量度与难度。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质变是由一定的量的积累引起的。学生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有赖于一定量的作业,在做作业的“过程与方法”中得以实现质变。实践表明(如图1):太少的作业量,“火候”不到,无法促成学习效果的质变,达不到作业的效果;太多的作业量,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降低了作业的效率。而目前存在的问题却是,很多老师对作业的精编和优化理解的很不够,以为练的越多效果就好,奉行题海战术。于是,学生整天就象一叶小舟“漂流”在题海中,四周“海水”茫茫,感觉无处是岸,身心疲惫,又苦又累。久而久之,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如何把握适度的作业量(即图1中AB段的作业量)是有效作业所要考虑的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老师们认真地加以研究与总结。难易适度的作业最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作业的难度要根据学校要求、教材特点、学习阶段、学生实际来确定。如,我校教务处对非毕业班年段(半)期考试卷的命题难度要求是:初一、初二为0.75,高一、高二为0.70。命题易:中:难梯度规定比例初一、初二为8:2:0,高一、高二为6:3: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规定地理试题的难度为0.55-0.6。
图1 作业量与学习相对效果的关系
“味”指的是作业的生活味、时代味、乡土味、思考味与趣味。通过做以热点事件、乡土素材等为背景的多滋多“味”的作业,学生容易产生亲切感,体会到了知识来源生活又能服务于生活的特点。有“味”的作业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知热情,使他们感到“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与方法”有时竟然如此回味悠长。如在《海洋地理》的学习中,作为厦门地区的中学,下列作业就充分体现了地理作业的生活味、时代味、乡土味,也确保了作业的典型性、启发性。
2008年12月15日上午,厦门举行了隆重的台湾海峡两岸海上直航仪式。作为首批开放的海运直航大港之一,厦门港地处九龙江下游的滨海平原,自然岸线长30千米,最大水深达17米。厦门港通过整合高崎国际机场,形成海运、公路、铁路、航空并举,连接亚太地区各地世界性的大港。结合图2回答问题。
图2 台湾海峡两岸垂直剖面图
(1)说出台湾岛东部海岸类型及海岸特征,并分析海岸特征的成因。
(2)分析厦门港建设成为世界大港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1)基岩海岸;地势险峻,坡陡水深;大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亚欧板块)俯冲,造成台湾岛的隆起,在台湾东海岸形成了巨大断层。(2)①海阔水深,能满足停泊和航行;②有足够的岸线和陆域面积,用以港口建设;③便利的交通运输;④经济腹地广阔;⑤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高;⑥两岸直航贸易快速增长。
三、有“层”有“馈”
“层”指的是作业的分层。第斯多惠继承了前人所提倡的自然适应原则,认为“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推而言之,学生的发展水平是编制作业的起点。由于学生的层次差异很大,因此教师要确立差异作业的观念,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基础等。设计在内容、形式、数量和难度等方面都具有差异性的作业,让学生选择最接近自己“最近发展区”的作业,并在完成个性化作业中获得轻松、愉快、满足、成功的心理体验。有“层”的作业能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学优生“吃得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完善、自由的发展。在作业题号前标注必做题与选做题的符号,或标注难度系数,为学生的自主选择提供帮助,是实现作业分层的一个有效的做法。
“馈”指的是作业的讲评与反馈。“行为和反馈之间尽可能短的时间间隔是学习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行为和反馈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学习就会越快发生。”因此,一般而言,教师对学生所做的作业应该及时讲评反馈,为学生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提供参考依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作业和练习都需要“即时反馈”。对于有些作业(如调查报告、小论文等)有时“延时评判”也能收到好的效果。对于需要讲评反馈的题目,讲评与反馈的重点是:解题程序与规范、解题技巧与方法、答题误区、拓展与发散、命题意图等。讲评与反馈主要有班级集中讲评与个别学生讲评两种形式。一般来说,错误率较高或大多数学生认为需要讲评的题目,应该在全班进行集中讲评。而错误率较低的题目宜采用给学生作业书写较详细评语及与学生面谈面批等两种个别讲评与反馈的形式。无论哪种形式,都应从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应该突出重点,善于发现作业中的“闪光点”,少责怪多鼓励,少笼统多具体。一般而言,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作业都应该有讲评与反馈,对于全班错误率不高的题目如果确实没有时间讲评,至少要有参考答案供学生参考。
四、有“重”有“变”
“重”是指作业题目的重现。桑代克有关学习三大定律中的“练习率”指出:刺激与反应的联结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而增强,相反,一个已经形成的可变联结若不予使用,则会导致这一联结的减弱或遗忘。“艾宾洛斯遗忘曲线”证实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所以,对于重要的内容及全班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重复练习,且循环练习的间隔时间也应由短而长,以确保作业的最佳效果,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螺旋式上升。为避免随意点题、盲目出题,作业设计必须系统地考虑学期、单元和课时的连贯性与一致性,让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训练。当然,提倡作业的“重”,并不是进行“满堂练”、低效练,要避免作业的机械重复或原题再现。即要注重作业的“变”,即提问角度、题型等要有变化,实现以“重”促学,以“变”促思的学习目的。如:2009年11月底,结合讲课内容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冬至日,厦门(24.5°N,118°E)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黄赤交角取23.5°)?12月21日(冬至前一天,星期一),笔者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请设计一个方案,测出冬至日(明天)厦门正午太阳高度的值。22日上午最后一节课,冬日的暖阳毫不吝啬地从偏南面的窗户泄满了半个教室。一放学,同学们立即抓住好的天时与地利,做好观测的前期准备并于北京时间12:08测出了厦门正午太阳高度的值。
学生是作业的主体,学生在完成有“重”有“变”的作业的过程中应体现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作业的各个环节和阶段能够进行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补救,从而实现全面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正如学生在测量出冬至日厦门正午太阳高度后的总结中写道:“以前我觉得太阳高度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今天当我亲手测出厦门正午太阳高度的值与计算的结果相差无几时,我突然觉得正午太阳高度是那么的实在。其实,地理就是自然之理,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从未遥远!”。“地理是一门生活的科学,实践的科学。”“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地理之美,在地理学习中寻找生活之道。”毋庸置疑,这就是有效作业的最高境界!
五、有“形”有“神”
“形”是指作业的形式,它应该是多样的。如,可以是教师布置的作业,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设计的作业;可以是短期的作业,也可以是专题性或研究性的长期性作业;可以是个人作业,也可以是小组或全班的合作性作业;可以是书写文字的,也可以是绘制图表画的;可以课外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的,甚至还可以是与教师面谈的。由于知识具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特性,所以,书面的作业也应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情境来设计,以适应“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知识要求,使学生达到彻底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
有“形”是有效作业的追求,它是“万变”的。而有“神”是有效作业的更高层次追求,它是“不变”的。诸如上述多变的图表能从多角度、多层面考察学生对某一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锻炼了学生地理思维的发散性。有效的作业更应通过各种“形”散的素材锻炼学生地理思维的“神”不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有了“神”,作业才有“魂”,理解了“魂”,学生才能真正把外在的知识与技能,甚至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解决问题时才能“下笔(下手)如有神”。如虽然气候类型的判断有着多变的图表,但不变的是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1) 通过气温(最冷月或最热月均值)确定该气候所在的南北半球及其温度带(具体方法略)。(2) 结合降水的特点(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具体方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