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探寻“德国制造”之谜
2010-02-05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
汽车、牙膏、喷气式发动机……100年来,以“德国制造”著称的日耳曼民族给世界贡献了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为了延续创造力,让国家持续立于不败之地,德国从小学到大学及企业,都十分注重扎实的创造力教育。
老师不唱独角戏
说起德国大中小学的创造力教育,《环球时报》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学校都着力营造美观、宽松和自由的校园气氛。很多学校由著名设计公司设计,造型奇特,比如慕尼黑的一所小学,外观就像一个哑铃,两头是圆形的3层教学楼,小学、中学各居一头,中间以通道和办公室等相连。在各个教室内,墙壁上大都琳琅满目,有各式布置,比如有些教室墙壁上贴了欧元图片,还有创造角等。走廊和教室一般都铺有地毯或其他材料,学生可以坐在地上进行各种活动。
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德国中小学没有统一的教材。“德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一般不干涉学校的教学活动。”接受记者采访时,德国中小学教育专家霍夫教授说,德国基础教育重在倡导能力教育,其核心则是创新。创造性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顺利实现了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到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结构性变革。因此,老师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自行组织、安排教学活动,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记者在一些德国中小学采访时看到,德国的老师从不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大多采取小组讨论、师生质疑和共同学习等形式。学生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少,比如数学老师通常给学生一些木块和量尺,让他们去量木块的长、宽、高,然后拼造出一些简单的物体。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认识了尺子的用途与用法,也理解了线段长短间的加减关系。如果老师认为这一阶段学习效果比较好,还可以多安排数学课。这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德国老师认为,学生的创新素质并非老师直接给予,而是源于良好教学环境下的自由发展。
此外,德国学校很注意让学生从社会和大自然中获取知识,经常组织学生旅行,学到什么内容就去实地参观、考察,工厂、农场哪儿都可以去。
从不设定“标准答案”
为了强调“创造力至上”的教育宗旨,德国中小学减少了考试次数,一般每门课程每学年的考试不超过4次,取而代之的是课堂报告。比如,德国中学生平均每人每学期要做4至6个课堂报告。根据老师指定的内容,学生必须自己找选题、搜集资料、消化吸收、写成论文并在课堂上讲解。根据专业差异,德国学生课堂发言和课堂报告的口头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至50%。霍夫教授说,研究显示,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听和看的渠道只能吸收50%的知识信息,动手参与则能吸收90%。
不管对研究课题的讨论,还是其他问题,德国老师都不会设定“标准答案”,充分让孩子发挥创造力去寻求答案。《环球时报》记者在柏林一所小学听了一节有关“雪的形状”的课。老师先带学生到室外观察下雪时的情景,并仔细看雪花的形状。然后,孩子来到实验室,先说说自己观察到的雪的形状。这时,老师并没有下结论,而是让孩子在显微镜下观察雪的形状。接着,学生进行总结。最后,大家讨论为什么雪的形状会是这样。整堂课上,孩子犹如小科学家,面对问题,分工合作,验证自己的观察是否正确,并追究原因,充分培养了创造能力。
在德国教育界看来,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学校从不会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对后进生特别仔细地辅导。在评价上,小学一二年级期终只给评语,从三年级开始打成绩,以不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从“小发明”到“德国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教育部门还给孩子提供了展示创造力的平台,比如世界最大的发明展——纽伦堡发明展,每年都有专门的德国青少年发明推销会。其发明作品从浴液加热器、抗细菌门把手、电子火箭和安全烟花等,应有尽有。很多德国著名企业在发明展中寻找未来的“德国制造”产品。
同时,德国教育部每年还给中学生举办“青少年科研”活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创新项目,经费由西门子或宝马这样的大公司赞助。
2004年以来,德国联邦政府组建了一个名为“创意伙伴”的机构。该机构的目的就是把大中小学生、企业人才的发明变成企业产品。来自德国企业界和科研机构的400多位专业人士会帮助发明者将梦想变成现实。现在,高效利用能源的学校、未来的电子医院和程控急救直升机等项目已经开始实施。德国总理默克尔说:“只有我们确实比别人做得优秀,我们才能保持住目前的富裕。”据称,从2010年开始,德国将把3%的国民生产总值用于科研创新领域。
霍夫教授认为,除了学校、社会,家庭也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宽松氛围。研究显示,通常在家中对孩子没有什么规定和约束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这些家庭的父母在孩子幼年期就鼓励他们与众不同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当然,创造力不是一切,科学创新还必须以牢固的知识为基础,系统、深入、严格的学习训练都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