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医药在印度蒙古有市场

2010-02-05

环球时报 2010-02-05
关键词:藏药藏医药材

本报记者 夏 颖

被称为“雪域奇葩”的藏医药有着380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们对藏医药的了解和认识,藏医药开始从“世界屋脊”走向中国内地乃至世界多国。但藏医药在国内外的推广前景如何呢?

北京藏医院科研教学处处长、藏医副主任医师仲格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藏药对矿物药材的炮制向来讲究。金、银、铜、铁等皆可入药,但并不是直接入药,而是通过特殊的炮制技术,使其发生质的变化,成为有特定治疗价值的药用有效成分。以前有种说法,认为“藏药重金属含量过高,毒性大”。实际上现代研究表明,藏药中的重金属经严格处理后对人体是安全的。

目前有1000多种藏药材是传统中药中所没有的。藏药材的主产区是青藏高原,这里海拔全球最高,昼夜温差大,紫外线照射强烈,生物物种资源丰富。这些都是藏药材“高含量、高活性”特性形成的重要原因。晶珠藏药集团总裁李访瑞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藏医药融合了中医及古代印度、波斯医学的特点,并自成理论体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前列腺疾病、胃病、皮肤病、肝炎等,疗效较显著。”

仲格嘉说,藏医于10年前已在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地设立诊疗机构或研究中心。目前在瑞士还建有药厂。藏药的另外两个潜在市场是印度和尼泊尔。这两个国家与西藏地缘相近,从文化上更容易接受藏药的治病理念。此外,独联体国家及蒙古也喜欢使用藏药,有人专程来中国找藏医治病。蒙古现在是中国藏药销量最大的市场之一。日韩也是对藏医很感兴趣的国家,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东京大学等高等学府设有藏药研究中心,不少日本人用藏药治过风湿病。总的来说,藏药在亚洲国家远比欧洲国家更有市场。

记者了解,药材资源透支、造假屡禁不止等问题给藏药的发展前景抹上一层阴影。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藏药材陷入“越贵越挖、越挖越少、越少越贵”的恶性循环。1公斤冬虫夏草的价格已经由几十年前的100多元,涨至万元以上,而且行情还在看涨。据一位企业负责人透露,目前市场上真假藏药的比例在1∶10并不为过。

仲格嘉告诉记者,藏药目前仍被多数西方国家排斥于正规药学之外。通常是作为保健食品增补剂或食品添加剂,不能标明其作为药物的适应症和治疗范围,不能做广告宣传。而且,在西方科学及医药理论中也找不出准确、清晰说明藏药的概念性词汇。此外,藏药中含有的重金属、少量微生物残余及农药残余也使其难以达到国际上有关药品的安全性要求。目前看来,要让西方社会理解、接受藏药,还需要一个漫长过程。、

李访瑞说:“与所有传统医药一样,传统藏药在处方、制作工艺等方面也有不够科学、合理的成分。现代藏药的主要改良方向,一是取消一些不合理成分的添加,另外就是针对不同药品设计出不同剂型,以提升藏药的药效。”

阿拉伯国家、印度等国外传统医药的发展,与藏药面临着相同的境遇。仲格嘉介绍说,印度医学过去被称为“八支医学”,它的市场发展至今也不是很广,更多的是被当作印度的传统文化保护起来。▲

猜你喜欢

藏药藏医药材
藏药独一味药理药效和临床使用
中藏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藏医药浴法”申遗背后的故事
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期行情
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期行情
藏医(中):独特疗法
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
藏药的采集加持、炮制
浅谈藏药剂型改革与藏医药发展
藏医灸法治疗坐骨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