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击房产投机 不应波及首套房

2010-02-05

环球时报 2010-02-05
关键词:刚性购房优惠

陈 雪

自住型购房者的房贷成本或将全面提高。据报道,中国银行已将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由之前的7折调回至8.5折。此外,还有数家银行也已下发了“取消七折优惠”的意见,还有的银行虽未明确取消原有优惠利率,但可能要求部分首套房贷必须提高首付成数才可获得7折利率。

首套房贷优惠利率的松动,体现了银行市场博弈地位的提升,但由此导致的市场结果却不容乐观。银行在为自己打开谋利空间的同时,刚性购房市场却因此受到打压。应当看到的是,虽然房地产市场目前正处于严厉调控的氛围之中,但投机性购房才是导致泡沫泛滥的罪魁祸首,首次购房置业始终都是调控政策扶持的对象。银行提高首套房贷利率的冲动,显然有悖“有保有压”的政策指向,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全国信贷规模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缩。市场盛传,主管部门将限制产能过剩行业的放贷规模,并回收前期超范围的全部贷款。据此,各商业银行对相关行业实行了贷款额度控制。市场借贷资金相对稀缺,银行的议价能力随之复苏。以此看来,以中行为首的商业银行开始对首套房贷优惠利率说“不”,有其客观的市场背景,这是金融机构“在商言商”的逐利反应。

不可否认,作为市场主体的商业银行,对借贷市场有着天生的敏锐嗅觉。在2007年年中深圳房价飙涨之时,商业银行几乎集体叫停了二手房个贷业务,并且提高了首付款比例。从事后当地房价急剧回调的走势看,商业银行的预期十分科学。需要强调的是,银行虽然是社会资金投放与回笼的窗口,但其自身的商业属性注定了银行不可能承担政策性的公益职责。它们的商业诉求如果没有受到合理规制,必然会负面影响相关行业的正常运行秩序。在房地产借贷市场,无论是自动收紧银根,还是提高放贷门槛,都是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而为的,这反而有可能加大房地产价格的波动。

此次提高首套房贷利率虽将提升银行房贷业务的利润,但最终的执行结果却是将打击投机性购房行为扩散到刚性需求领域。当下,全国房价之畸高已经是毋庸置疑,抑制房价非理性飙升,让房价回归公众能够承担的范围之中,的确应成为所有房产调控政策的主要基调。然而,如此不加甄别地全面打压购房需求,其效果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刚性需求之所以称之为“刚性”,也正决定了抑制性调控政策的无效性。市场历史表明,之前历次房价滞涨阶段之所以被打破,其先行军往往就是刚性需求的爆发。统计经验认为,一般结婚、落户等首次购房需求,能够承受的忍耐期大约在三个月到半年左右,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房价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调整,那么这部分需求就会集中释放,从而成为进一步推高房价的源头。以此而论,商业银行随意调高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举措,虽然在短期内似乎抑制了刚性需求,但不可能消除这部分需求的存在,而只是让这部分购买需求延后了。更重要的是,自住型购房者买房并非为升值,面对高企的房价,本来开支压力就非常大,如果信贷利率再被提高,购房者的成本开支将会进一步增加,最终的结果就是扩大了高房价的负面社会影响,这同样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运行。

可见,刚性购房需求的合理满足,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无论房地产业处于市场周期的哪一阶段,这部分购房需求都应当得到支持。对于商业银行滥用市场权力、萌生提高首套房贷门槛意向的端倪,监管部门当及时予以制止,强调扶持首次置业的基本政策导向。如此为之有助于规避房地产市场的大幅度波动。▲(作者是上海媒体人。)

猜你喜欢

刚性购房优惠
三亿“新市民”住房问题受重视
“精致省” “云闪付”24小时优惠地图
优惠订阅
读者优惠购
陶瓷压机机械结构刚性对能耗影响的研究
技术创新能力刚性陷阱与超越路径分析
江西:一些地方出台购房补贴政策 最高可达4万余元
香港商场新年优惠速递!
购房券:楼市促销的新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