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法院称“中国贿赂 哈高官”是诽谤

2010-02-05

环球时报 2010-02-05
关键词:巴耶夫威胁论库里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特约记者 春光

就哈萨克斯坦多家媒体报道“总统二女婿、国家基金副主席库里巴耶夫接受中国公司贿赂”一事,哈萨克斯坦一家法院2月2日裁定,媒体必须立即停止诽谤,并作出道歉。

哈多家媒体最近转载哈最大商业银行BTA银行前董事会主席阿布利亚佐夫的一篇文章。文章指责哈总统二女婿,“萨姆努克—卡泽纳”国家基金副主席铁木尔·库里巴耶夫收受中国公司巨额贿赂,从而将阿克托别油气股份有限公司49%的股份出售给中国。文章还要求中国有关机构对此展开司法调查。报道传出后,哈国内关于库里巴耶夫的受贿丑闻大起,也给中国在哈形象带来恶劣影响。

事情发生后,库里巴耶夫向哈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市的麦迪奥区法院提出起诉。2月2日,法院宣布判决结果:禁止在电视媒体、网络及平面媒体刊登诽谤库里巴耶夫名誉和尊严的任何信息。法院要求包括哈《观点报》、《共和国报》在内的几家报纸立即撤回相关报道,并向库里巴耶夫道歉。

此事在哈国内引发争论。支持库里巴耶夫的一派认为,这是流亡国外的库里巴耶夫政敌和阿布利亚佐夫共同策划的,他们完全是诽谤,“应该被枪毙”。反对的一派则认为,麦迪奥法院“违反宪法”,法院的裁决“是想封住别人的嘴”。2日当天,哈反对派控制的一些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抨击。

最近一段时间,哈国内政治斗争大有抬头之势,而“中国威胁论”则不断成为政治斗争的“由头”。反对派以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纷纷以“中国资本入侵”、“中国人口威胁”、“中国掠夺哈石油天然气”等为借口向政府发难,试图通过煽动民众的反华情绪,扩大自己的民意基础。1月30日,哈反对派社会民主党发起“反对政府卖地给中国”的抗议集会,打出侮辱性标语和宣传画,造成恶劣影响。

《环球时报》记者在采访中接触过很多哈国政府官员,这些官员向记者表示,近年来,哈中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加强,政治互信程度高,人员往来日益密切,可以说双边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领导人之间更是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友谊及工作关系,极大促进了哈中战略伙伴关系的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威胁论”是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在炒作,难成气候。▲

猜你喜欢

巴耶夫威胁论库里
西方学者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污名化论调、危害及其正确应对
中国黑客的现状、评估与治理
被忽略的防守尖兵
吉总统:望俄中助其增强军力
牙套的秘密
“威胁论”与“机遇论”有如硬币两面
吉国总统想“专心做音乐”
爱拼才会赢
3岁印度女童打破全国射箭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