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岛内政要爱看布袋戏

2010-02-03

环球时报 2010-02-03
关键词:霹雳政要宋楚瑜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

台“行政院长”吴敦义日前透露自己是布袋戏迷的消息,让布袋戏再次走入民众的视线。其实布袋戏是台湾最通俗的戏剧,早年台湾经济并不发达,农村社会也没有多少娱乐,布袋戏就是大家花费最少的一种娱乐,不论是神明过生日、个人还愿,还是办庙会都会摆一台布袋戏让乡亲与民同乐,也叫做“野台戏”。后来在宋楚瑜当“新闻局长”、台湾省主席的时候,大力推广布袋戏作为台湾本土文化的一部分,使布袋戏逐渐脱离寻常百姓的范畴,走入富贵政要的圈子,甚至出现在岛内最高的“立法机构”——“立法院”。

其实布袋戏并不是台湾本土所发展出来的戏剧,而是17世纪从大陆福建泉州、漳州一代所发展出来的一种用布偶来表演的地方戏剧,又称作布袋木偶戏、手操傀儡戏、手袋傀儡戏、掌中戏、小笼、指花戏,而后又从福建流传到广东、台湾,成为大陆华南地区一种很通俗的地方戏剧,布袋戏戏偶的躯干与四肢都穿着用布料做出的服装;演出时,将手套入戏偶的服装中进行操偶表演。由于戏偶偶身极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有了布袋戏之通称。

台湾的布袋戏、歌仔戏与大陆的并没有太大区别,同样也是一种下里巴人的庶民娱乐,一直没有被上层社会全盘接受。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后,很长一段时间,京剧都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戏剧的代表,在戏剧院内上演,而布袋戏与歌仔戏都只能以“野台戏”的形式,在庙会等非固定场所演出。到了20世纪80年代,宋楚瑜担任台湾主要文宣负责人,大力推广所谓“本土艺术”,歌仔戏与布袋戏才逐渐步上艺术殿堂,也渐渐被政要富豪所接受,当时宋楚瑜最推崇的“布袋戏大师”是黄海岱,他创立的布袋戏团叫做“真五洲戏团”。黄海岱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孙黄俊雄、黄文择、黄强华与黄文耀等人,将原本与京剧一样只演出帝王将相、忠孝节义传统内容的布袋戏,改变为演出“云州大儒侠”这种极具想象力与娱乐性的侠幻戏剧,后来更转变为一种讲述江湖恩怨的新型布袋戏——“霹雳布袋戏”,这使布袋戏成为台湾最流行的戏种之一,目前台湾的有线电视当中至少有三个频道是每天都播出这种“霹雳布袋戏”。

除了“真五洲戏团”外,台湾还有很多传统布袋戏团也颇有名声,如“小西园”、“宛若真”、“亦宛然”等戏团,“亦宛然”的老师傅李天禄和黄海岱一样都是岛内的艺术大师。

台湾政要很多都非常喜欢布袋戏,以吴敦义来说,他自小爱看布袋戏,小时候看史艳文,现在还看素还真(都是“云州大儒侠”中的角色),在台大念书时,他就很向往当史艳文的布袋戏编剧,曾兴起到黄逢时(黄俊雄胞弟,负责史艳文编剧)麾下担任布袋戏编剧的想法。他当年竞选“立委”的竞选主题曲,还是挑选“霹雳布袋戏”的配乐《风起云涌》。“行政院副院长”朱立伦对“霹雳布袋戏”的喜爱不遑多让,他也从小就是标准的布袋戏迷,一讲起史艳文、黑白郎君、叶小钗就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朱立伦不但喜欢“霹雳布袋戏”,更从中发展一套“霹雳政治哲学”,那就是“不管怎么样,做就对了”的精神。

此外,还有很多台湾政要都迷布袋戏,比如“立法院长”王金平、“立委”颜清标、台南县长苏焕智等人。2008年台湾“立法院”新春团拜时,王金平就以最爱的角色“一页书”的扮相粉墨登场,身上穿的戏服就是由“霹雳布袋戏”帮忙准备的。当时就有评论称,肯以布袋戏的角色出现在台湾“最高立法机构”的殿堂上,就可以知道布袋戏在台湾深入个个阶层的情况了。▲

猜你喜欢

霹雳政要宋楚瑜
12位外国政要出席东京奥运会开幕式
中方:坚决反对印度政要赴中国藏南地区活动
霹雳漫游堂
霹雳漫游堂
霹雳漫游堂
宋楚瑜5年痛失7战友
JANE Ⅰ、Ⅱ、Ⅲ组 霹雳加强型
瞧这造型,政要们也是拼了
宋楚瑜还想“东山再起”
宋楚瑜被传要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