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应用于教育所引发的思考

2010-02-03傅钢善

中小学电教 2010年10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教师

☆ 李 婷 傅钢善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育技术学系,陕西西安 710062)

技术应用于教育所引发的思考

☆ 李 婷 傅钢善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育技术学系,陕西西安 710062)

引言

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引发所有教育工作者对技术的教育应用进行思考。目前流行着两种不同的技术教育应用观:一种是Seymour Papert[1]提出的技术革新教育论,认为技术不仅支持教育,而且能从根本上来推动教育和教学革新,技术应用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变革,必须通过技术因素的介入来突破现有体制和规范;另一种是Larry Cuban[2]提出的教育制约技术论,认为技术只能受制于传统,它只能在一定的社会框架下发挥作用,技术不仅未能直接、有效地改善现实的教育和教学,而且技术教育应用的现实实践也应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而进展缓慢,因此,必须让技术适应传统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计算机刚刚出现时,人们就说教育要发生革命了,几十年过去了,教育变革也没有发生。各个领域几乎全都信息化了,虽然信息化程度不一样,但都比教育快。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教育技术的内涵与外延的不断变化,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技术的使用最终能否推动教育革新,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或者是教育传统制约着技术作用的发挥,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一、对技术教育应用观的认识

技术革新教育论旨在表达技术可以解决教育中的一切问题,技术是万能的,是促进教育变革的根本力量,技术应用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改革并且必须通过技术的介入来改革。这一观点夸大了技术的作用,改革和改良或改变是不同的概念,改良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地优化,它是在这个基础上的进步,而改革的含义比改良要深刻得多,改革是一个很难达到的高度,教育改革受国家政策、体制、经费、人的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变革,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变化,也不可能完全推倒重来。

教育制约技术论旨在表达技术仅仅是一种工具,不能直接地改变教育教学,能否充分发挥出某种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其决定性因素并不在于该技术本身,而在于对教学过程所涉及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该观点从很大程度上正是现实中技术教育应用的反映,是现实环境决定现实教育环境中应用的技术,但在实践中也不乏技术有效地改善教学的例子,技术会对教育形态及形式产生很大的冲击,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可以使学习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的方式来进行。

对两种观点进行分析不难看出他们都过于绝对,前一个是技术乐观论,后一个是技术悲观论。全面的技术教育观应从普遍联系以及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不能陷入技术至上主义,也不能排斥甚至抵制技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该让技术与学习理论和学校系统等融合,先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来参与教育,教育会决定使用什么技术,如何使用技术,技术反过来也会影响教育,使教育发生变化。联合国教育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中说:“只有当技术真正统一到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时候,只有当技术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和革新这个教育体系的时候,教育技术才具有价值。”可见,只有当技术系统地应用于教育中,技术的教育应用能够体现教育的本质特征,符合学习者的元认知,才有可能促进教育变革。因此,我们并不否认技术具有强大的优势和潜力,技术能够为教与学提供多方位的支持,它的使用可能强化传统教育,也可能促进教育革新,技术的价值在于它的使用者。当今教育需要技术也离不开技术,更需要随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支撑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

二、从理论层面看技术教育应用

1.从哲学价值论的视角考虑

在价值论视野中,教育与技术之间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教育主体具有主观性和能动性,技术客体具有多样性和客观性,通过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把教育与技术统一起来,是一种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的实践关系[3]。“技术教育化”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将技术转化为“教育中的技术”的过程,是技术向教育的性质或状态进行转变的过程。从这一角度考虑,在教育系统中,技术不是作为独立的外物而存在,而是由创造和使用它的教育系统所决定,教育中的技术价值离不开特定的教育系统。“教育技术化”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技术的属性、结构、功能和规律等技术因素通过某种方式作用于教育,使教育发生变化并进而转化为教育的本质力量。从这一角度考虑,技术不是单纯的工具,听任教育的随意支配、使用,而是技术也要对教育施加影响、作用,对教育进行改造。一般而言,技术在进入教育的最初阶段位于教育系统的外侧,随后技术存在形式发生改变,经过相互作用渗透到教育系统当中,内化为教育的本质力量,教育可能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技术,也就是作用于教育系统引起变革。通过这种双向互动,实现教育价值,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因此,教育制约技术论和技术革新教育论都存在潜在的可能,这看似矛盾实际并不矛盾,这正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体现。

2.教育信息化的生态观

教育信息化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持续变革过程,把“信息生态”这个产生于社会学领域的比喻式概念迁移到教育信息化实践中,借用生态观和系统观,引入“教育信息生态”的概念,“信息生态系统”指特定环境里由人、实践、价值和技术构成一个系统,技术是信息生态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却并不是处于核心地位的要素,核心要素是技术支持下的人的活动,各个要素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中,其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引起整个系统的重组和优化。它强调系统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生态内涵,具有系统性、多样性、动态演化、关键物种性、情境性和协同性[4]。能否恰当地使用技术、技术运用怎样影响教育的决定因素都是教师,教师的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了学校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决定了技术能在该系统中发挥多大的作用。因此,技术的教育应用是要受教育系统的制约,但是技术的使用也会引起教育系统的重组变化。

3.技术使用周期理论

任何一种技术进入教育都会遵循一定的规律,都是沿着一条S形曲线逐步前进的。刚开始教育者对使用新技术抱有过高的期望,在使用新技术的过程中,教育者会发现有些地方使用新技术不得心应手,感觉到原有的技术还是不能完全被放弃,于是将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结合起来或者改变传统,使教育系统又达到了新的平衡,这一过程大致要经历四个明显的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4]。根据这一理论,当新技术的教学特点与教育传统的需求相一致时,教育者才会推动技术的发展,而新技术的良好运用,必须要有相应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深层次的转变。

图1 技术教育应用进化曲线图

4.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的潜在性和可能性分析

以上三个方面都说明技术既可能受制于传统,也可能引发教育改革。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给教育改革带来了更多的契机。一方面是由于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的多源性、可选性和易得性,学生们可以轻易获得大量信息,这就使得教育者的权威受到削弱。由此迫使教育者采取两种姿态:一是趋向于比较民主的教育模式,二是教育者本身也得利用信息技术来强化自己。另一方面是出于对现行教育状况的不满而千方百计地寻求教育变革之路,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强大支持力量[5]。此外,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也为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像创造教育理论、主体性教育思想、建构主义理论,元认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等,可以说建构主义理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相伴而生,建构主义理论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信息技术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环境。米因斯等人认为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的学习为投入型的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5]。信息技术有助于创设真实情景,可以帮助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使师生关系变得和谐平等,改变教师的角色,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因此,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三、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来看技术教育应用

对技术和教育关系的研究应与实践结合起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已走过了好多年,虽然看上去轰轰烈烈,应用于教学的效果并不乐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未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很多学科教师根本就不用或者不会用,导致整合出现停滞而进入高原期[6]。在整合的认识和观念上、整合设计与实施中、整合资源开发中以及整合管理与评价中都存在误区,主要原因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宏观的国家政策、地方法规到学校的规章制度,中观的学校管理人员到教辅人员以及微观的教学观念到教学评价,这些在实施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而阻碍这一进程的顺利进行。教师一边喊着要更新教育理念,一边抱着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不变,在新理念与旧传统之间徘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缺乏认识,并没有真正了解该怎么整合,对技术的使用受熟练程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信息化教育中教师的工作量太大。此外,缺少资源共建共享导致信息化教学不能持续。从技术的投入产出效益来看,高额的投入并不一定能有预期的产出,使用信息技术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没有提高,降低了教育者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教育创新的过程。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来看,技术的使用的确受现存教育系统和很多因素的制约。上文已经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的潜在性和可能性,并且也有比较成功的案例,如ACOT项目。任何技术并不是对所有学科和对象都会同样有效,关键是教师要进行精心的设计,通过设计优化技术的教育使用。

四、推进技术教育应用的方案

教育和技术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技术在教育中作用的发挥,关键是怎么用的问题。李学孺[7]提出避免或者控制技术在教育应用中所产生的异化,需做到不能存在偏离教育目的的技术应用;技术只能作为一种服务媒介,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师与学生进行互补,而并非简单的替代作用;在每一种技术引入教学之前,有必要进行技术的适应性研究,将人们的价值观以及精神元素纳入技术引入的考虑范围。在实践过程中采取以下策略,有助于将技术和教育有效结合,以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1.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技术的教育应用

教师在对整合的认识和观念上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唯技术主义或对技术完全排斥,片面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等,教师应该从运用信息技术的尝试中,从改变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中,从理解学生的换位思考中,从一切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的细小教育环节中,来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真正从思想上、观念上和行动上投身于教育改革,主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2.完善机制,加强管理,营造技术教育应用的良好氛围

上级主管部门在对学校或教师的评价中有意识地加入了技术使用的指标因素,导致教师过多地滥用或盲目使用信息技术,尤其在公开课、优秀课等类型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得很明显,或者有些学校根本不提倡使用信息技术。学校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提升和应用等说明评价和管理机制存在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应完善相关机制,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有效地发挥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应用技术的能力

教师是技术与教育有效结合的核心要素,应该对教育教学理论、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技术的使用都有着整体深刻的理解,应该熟练掌握教学设计技术和课程开发技术。但是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来看,教师职前和在职培训存在很大问题,应为各级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持续提供有关培训和支持,真正意义上的培训应该是注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培训,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法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等。并采用外出培训、校本培训、自我培训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和技术等方位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提高学科教师掌握和运用技术手段的能力。

4.加强教育与技术的文化整合意识

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将世界连为一体,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于是各种教育文化在同一“虚拟空间”中相遇,互相影响,有时甚至相互冲突。应该有多文化意识,学会文化包容,懂得互相适应。各国教育技术工作者都应该致力于将教育中的技术做更傻瓜一点,很便捷地就能融入教学,有助于教师的迅速掌握和使用。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依靠自身力量并不能独立地促进教育教学,教育工作者要增强认识,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正确发挥其优化教学乃至推动教育变革的作用。

五、结束语

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历史,科学技术的发展始终是影响教育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革新具有潜在性和可能性,要转化为现实,是怎么用的问题,应该正确看待技术与教育,以教育为本,技术为用的关系,还要充分发挥技术的能动作用,在技术与教育的互动过程中实现其价值。贝瑞特说“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技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技术的使用主要在设计,教师是真正的主角和关键。推进教育信息化,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技术的发展,从强调媒体到强调教学,再到强调学习,最后强调绩效。未来的要进行的研究是将技术有效应用于教学的方法,如何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能够加强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1]Seymour Papert[DB /L].

http://en.wikipedia.org/wiki/Seymour_Papert

[2]Larry Cuban[DB/L].

http://umaryland.worldcat.org/wcidentities/lccn-n50-82263

[3]美贤,马万全.价值论视野中教育与技术的关系[J].苏州大学学报,2008,(2):18-21.

[4]余胜泉.教育信息化生态观与新技术教育应用的科学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06,(9):4-8.

[5]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J].中国电化教育,2001,(2):5-8.

[6]蔡丽,张文兰.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高原期”现象[J].现代教育技术,2008,(6):5-7.

[7]李学孺.技术哲学视野下技术的教育应用理论反思[DB/L].http://202.202.107.9:8084/article.jsp芽id=909

王 喆]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