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农民建房只是第一步
2010-02-01
李国祥
1月31日公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无疑是一大亮点。
把农民住房建设推动建材下乡政策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中,尚属第一次。过去,我们国家允许部分农民进行危房改造,这一举措主要针对的是贫困农民,包括边疆的牧民。他们的房子属于危房,地方政府一个房子给一两万块钱作为补贴,让他们改造危房。
多年以来,农民对住房消费需求一直很强烈。根据我们的调查,农民消费比例中,对住房的需求最为强烈,这也是他们最愿意花钱的地方。根据笔者去年所做课题的估算,一名农民的新增支出中,在住房上的消费支出人均达到400多元,而购买家用电器的支出人均只有5元。然而,目前很多地方对农民的住房采取一种压抑的政策。我们一直在说,农村宅基地的产权要清晰,但很多地方仍然没有处理好。很多地方搞新农村建设,有些规划迟迟未能出台。
中央一号文件的新举措无疑为农民合法满足居住需求提供了政策保证。政策改变了,农民可以自建房,并且还有补贴、建材下乡等政策,这不仅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还能促进城乡人口的健康流动。
从长远来看,国家对农民建房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并逐步效法西方国家,推进农民自建房的市场化,将对全国性的压抑房价产生积极的意义。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效果。
不过,支持农民建房固然是一项振奋人心的政策,但要想具体执行下去,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首先,应加快农村的宅基地的建设和规划,规划不搞好,农民不敢盖房。他们会担心花了很多钱甚至一辈子攒的钱建房,最终却成为泡影。
其次,建材市场应建设好。地方政府应构建建材市场的消费环境,如果建材的质量不达标,或者假冒伪劣产品很多,政府补贴也将难以为继。一旦在恶劣的建材市场环境下实施补贴,以次充好,农民的利益将受到极大的损害。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市场监管,对进入建材市场的商户应进行资质认证。
另外,政府在财政上也应给农民一定的补贴和政策倾斜。农民建房也同样需要信贷支持。要想让农民改善生活质量,建改善型住房,而他们当前的收入不够,信贷政策就需要跟进,允许他们进行住房信贷,而目前农民贷款只能搞农业生产,不能用于盖房。▲(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