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被美国高校拒录很正常
2010-01-31
北京理科状元遭11所美国名校拒录,成为今年高考的一大热门话题。很多人对此感到错愕,进而再次声讨应试教育培养高分低能者,并指出美国大学拒绝的不只是一名状元,而是我国的教育理念和模式。
和每年全国其他地区的高考状元一样,作为今年北京高考的理科状元,李泰伯同样受到人们的关注,他们的简介以及照片赫然挂网上;只不过,让李泰伯在这当中声名鹊起的却是,美国11所大学都将他的申请拒之门外,其中包括常春藤、哈佛和耶鲁。
与此相对照的是,李泰伯所在的人大附中今年约有30名学生被美国排名前20的名校录取,其中哈佛有两名;而被人大附中公认为“德能勤绩”以及校长沈献章亲赞“是一位德才貌兼具,极富领袖魅力的人才”的李泰伯却不在这些录取的名单之内。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的申请出现了问题呢?”李泰伯反问,“或许只有美国人自己知道……我觉得他们选人的标准和规则跟国内不同,我觉得在国内上学,学生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李泰伯申请美国名校败落的冲击波远远超乎他所获得的状元荣耀所发出的光芒,以至冲出了古老却现代的北京城,激起全中国的震动——人们从此知道,京城有个李泰伯。
其实,在美国本土,如果把SAT(学术水平测试)也认定为高考的话,很多SAT的满分,也是被美国大学拒绝录取的。美国大学之所以不是看到“状元”就眼睛放光,立马录取,是由美国大学的录取模式所致。这种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学生可以申请多所学校,可以获得多张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二是学校评价学生的标准十分多元,SAT(或ACT、AP)成绩仅仅是评价的一项指标,而且其所占权重,在有的高校的评价体系中还不到25%,远低于一个体育特长生所获得的评分。在这种录取评价体系下,SAT满分被录取与不被录取都是十分正常的,这不取决于他是不是状元,而是大学对其进行的综合评价。换句话说,在基础教育中,肯定有一些高分低能者,而大学却不会给高分低能者开绿灯。
但在我们这里,“状元”不被录取,却变成了令人错愕的事,原因同样有二,一是在现行以分数为唯一录取依据的高考录取制度中,作为考试第一名的状元,不被录取是不可想象的,甚至拒录的高校必定是违背招生录取规则的——根据招生规则,一名学生达到学校的录取线而被拒录,学校必须说出“正当理由”,否则就是招生违规,我国高考制度的公平体现为“低一分不被录取”,同时也体现为“达到录取分数,没有特别理由,必定录取”;二是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特别强调学生的高考科目成绩,谁的总分成绩高,谁就是“顶尖人才”,虽然一直以来有高分低能的传说,但是,社会和大学对高分考生的青睐,却一直未曾消退过。近年来我国高校尝试自主招生,一直号称要招收偏才、怪才,可最终检验自主招生成败的,还是这些自主招生考生参加高考的成绩,有多少位居全省前列。在集中录取中,争抢状元更是内地高校乐此不彼的事。
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在现行高考制度下,我国高校不能拒录状元,那么假如我国高校也建立类似美国大学这样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体系,能学习美国的教育理念拒录高分低能的状元吗?——无疑,按照这种评价录取体系,必然会出现高考“状元”被拒录的情况,可想而知,这将引发怎样的争议。指责学校的录取不公正、有猫腻几乎是必然的,这就如近年来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大学很难把笔试第一名,但学术能力明显很差的考生拒之门外,否则就将遭遇铺天盖地的质疑一样。在这种情形下,大学还敢拒录状元吗?
所以,美国高校拒录状元,给我们的启示,除了形成多元的人才评价观念,还有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即社会认可大学的录取评价标准,接受其不录取高考满分者、最高分者是有道理且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否则,所谓对新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期盼,都将是叶公好龙。近年来,每每谈到应试教育的弊端,大家就痛心疾首地呼唤教育理念与模式更新,打破传统高考制度;可每当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时,舆论又痛心疾首地呼吁这还是目前最不坏的制度,宁愿忍受“分数至上”这种早已落伍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不愿意看到一个高分学生被权势交易之类的黑手拒之门外,毕竟分数公平还是可以指望的公平。这才是我国高校与美国大学相差最大的地方。
为此,必须建立能保障大学实行多元录取制度的基本大学制度,在这一制度中,大学自主招生,对所有申请者进行考核评价的是学校教授委员会,进行招生监督的有学校理事会和学生自治委员会,如此一来,作为纯教育事务的招生,将不受行政干扰,严格执行教育标准,大学也才能公正全面评价一名学生,也才有拒绝状元的底气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