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门“亚丁危机”拖垮大英帝国

2010-01-29

环球时报 2010-01-29
关键词:亚丁英国

肖宁宁

随着近日也门问题国际会议的召开,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美国及其铁杆盟友英国有意直接出兵也门,但不少英国人对这一“反恐战线”的开辟深表关切,因为这不是他们的士兵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40多年前,英国曾在那里发动过一场所谓的“反恐战争”,结果那场战争不仅成为“大英帝国的耻辱”,也耗尽了它最后一丝气血。

高级专员遇刺成导火索

也门的经济首都亚丁,自古为东西方贸易重要港口。1839年,亚丁被英国军队占领。英国人本来只是将亚丁当作其驶往印度船只的加煤站和防海盗基地,但随着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英国人对这个海岸要塞重视起来,因为英国要确保英伦三岛与“女王桂冠上的珍珠”———印度之间最短航线的安全,处在红海与印度洋交通枢纽位置的亚丁是重中之重。1918年,奥斯曼帝国崩溃后,也门建立了独立的王国。到了1934年,英国趁也门在同沙特阿拉伯的战争中失败,迫使也门承认其对南部也门的占领,也门被正式分割为南北两方。

1947年印度摆脱英国统治后,确保以亚丁为核心的南也门殖民地成为英国继续在中近东保持影响力的关键。然而,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的发生,沉重打击了英国。埃及总统纳赛尔领导的“泛阿拉伯运动”极大鼓舞了生活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也门人。英国人是不会轻易罢手的,更何况苏伊士运河的失去让亚丁更显得珍贵。英国加强了在亚丁的军事存在。正如英国派往该殖民地的一位官员所指出的:“只要英国仍然强大,南部阿拉伯半岛就丢不了。”

鉴于独立的北也门王国已然存在,为了继续维系在亚丁的统治,英国不得不对其在该地的殖民统治进行粉饰。1959年,英国把13块“也门保护地”和亚丁直属殖民地组成“南阿拉伯联邦”,声称“联邦”经英国托管10年后再于1968年宣布独立,这种变相的殖民统治激起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愤怒。

事实上,从根本上威胁英国的是北也门形势的发展。1962年9月,北也门国王巴德尔被陆军上校萨拉勒发动的政变推翻,国名改为也门阿拉伯共和国。新成立的政府呼吁驱逐英国人,实现南、北也门统一。1963年12月10日,得到北也门支持的南也门民族解放阵线(“民阵”)成员向前来视察的高级专员肯尼迪·特尔瓦斯克斯投掷手榴弹,一名妇女被当场炸死,他的助手几天后重伤而死,另有包括特尔瓦斯克斯在内的53人受伤。英国立即宣布“南阿拉伯联邦”进入紧急状态,并开始了大规模的搜捕行动。持续4年的“亚丁危机”由此开始。

“嘘嘘”行动诱捕游击队员

起先,英国人采取他们在塞浦路斯对付希腊族人的那套办法,先是紧急从中东其他地区抽调地面部队和空军,然后从当地被拉拢的部落中招募武装警察,配合围剿。到1964年,英军仅在亚丁基地就部署了9个战斗机和直升机中队,一旦有报告称出现“民阵”成员,英军便会派遣猎人战斗机和黄蜂直升机前往出事地点,用密集的炮弹扫射地面目标。英国还宣布一些不在它控制范围的地区为禁区,授权皇家空军攻击任何被认为可疑的目标。

可是“民阵”是一群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员,他们从不选择与英军正面碰撞,一旦英军主力调防到其他地方,暴动就如同星星之火重新蔓延。由于镇压“民阵”的开销几乎占去英国在中东驻军开支的2/3,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将“亚丁危机”称为“半岛溃疡”。

为了扭转战局,英国国防部不得不重建在二战中闻名遐迩的皇家空军空降特勤团(SAS),由罗宾·爱德华上校指挥,试图压制住“民阵”的反抗活动。起先,SAS主要在亚丁市区维持治安,搜集情报,尤其是要把“民阵”成员赶出以狭窄街道和迷宫般密集的住宅闻名的谢赫·奥斯曼区。为达到目的,爱德华发起一次代号为“嘘嘘”的军事行动(这个代号源于东非斯瓦希里土语,用来描述蛇在草丛中波浪前行的样子),爱德华找来许多英属斐济的老兵,利用他们与当地人肤色相近的特点冒充阿拉伯人,暗中捕捉“民阵”成员的踪迹,然后一网打尽。

不久,爱德华上校索性将战斗延伸到“民阵”的“后台”———北也门,他派特种兵渗透到北也门首都萨那附近,与支持老国王巴德尔的部落合作,打击萨拉勒政权,逼迫北也门减少对“民阵”的支持。

把“民阵”人员尸体当枪靶子

在北也门1962年政变发生后,苏联开始插手当地事务,支持萨那新政府,后者得到大量军援。苏联驻萨那大使科尔涅夫还表示:“莫斯科对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的也门人民充满了敬意。”面对愈演愈烈的动乱,1967年3月,英国驻中东陆军司令菲利浦·托奥少将建议提前撤出亚丁,因为在苏联、埃及和北也门的支援下,南也门抵抗运动所遭受的损失总能得到快速弥补。更重要的是,英国在苏伊士运河以东已没有像印度那样“不容失去的领地”,英国继续以暴力对待亚丁民众只会丧失阿拉伯世界的好感,对英国的能源供应有百害而无一利。实际上,托奥代表了英国政府的主流观点,由于皇家海军分担了北约在北海、波罗的海以及地中海的主要防务,再加上英国派驻西德的“莱茵军团”,哈罗德·威尔逊首相对吞金无数的“亚丁危机”很不满,准备与南也门抵抗组织讲和。

孰料,1967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仅用6天就击败埃及等国,英国国内的保守势力立刻活跃起来,国防部长丹尼斯·赫尔利公开在《泰晤士报》上发表文章,强调“亚丁危机”正出现有利于英国的转机,警告政府要对“失去亚丁”负责。面对汹汹舆情,首相威尔逊勉强做出让步,允许向亚丁加派伞兵营,尝试扭转战局。

这批援军由以“屠夫”著称的米切尔中校指挥。这位曾以铁腕镇压过马来亚共产党的反游击战老手下令在“民阵”活跃区建集中营和“围村”,将居民与武装成员隔开,他还建立由巡逻队、边检站和情报收集系统组成的防线。但英国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米切尔的手下经常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向平民开枪,一些士兵还把被打死的“民阵”人员尸体挂在树上练习打靶。这一系列事件以及时常发生的虐囚丑闻让世界舆论哗然。

1967年9月,失去耐心的威尔逊首相越过国防部,直接批准了托奥的撤军计划。1967年11月,英国在未与“民阵”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匆匆将所有军警全部撤出亚丁,“民阵”随即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亚丁,随后建立了南也门人民共和国。

尽管“亚丁危机”没有造成太多英国军人伤亡,但旷日持久的战斗、浩大的军费开支以及各种违反作战伦理的行为彻底葬送了“日不落帝国”仅存的一点实力与精神资本。1971年,英国政府正式宣布放弃苏伊士运河以东的制海权,标志着这个昔日的殖民帝国彻底沦为二流国家。顺便提一句,当年曾追随米切尔中校参与亚丁反游击战的一些爱尔兰老兵后来加入了爱尔兰共和军,他们用在亚丁战场上学到的战术来对付英国军队,令伦敦的决策者们始料未及。▲

猜你喜欢

亚丁英国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When is the festival?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
预告 2018龙腾亚丁Coming soon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
拔牙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