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岛内直播“统独大辩论”

2010-01-29

环球时报 2010-01-29
关键词:蓝绿台独议题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司马岩 本报特约记者 向 蕾

“一定要和平!”系列辩论会27日登场。联电荣誉董事长曹兴诚认为“两岸和平共处法”(简称“和处法”)是终结“统独争议”和蓝绿恶斗的良方,并与提出“一中三宪”的台大教授张亚中及民进党大佬林浊水展开激烈辩论。岛内反响热烈,在辩论进行的两个小时中,一万多网友收看了线上影音直播,46%的人支持曹兴诚。《中国时报》28日评论称,三方的分歧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他们在“追求台湾人民的最大利益”方面根本没有歧见,在“维持两岸和平”的立场上更是未见对立,“我们以为这其中最值得珍视的,还是促成此一敏感议题终于可以在台湾循理性对话的模式来进行”。

三方激烈辩论

由旺旺中时媒体集团主办的“一定要和平!”系列辩论会27日下午在中视举行,主持人开场后,三方各自陈述、相互质询,过程针锋相对,相当精彩。而这三人,也被认为代表了当前台湾关于两岸问题的不同观点。《旺报》评价说,曹兴诚多次刊登报纸广告,积极推动“和处法”,用心良苦;台大教授张亚中素来享誉政治学界;前“立委”林浊水号称“台独理论大师”,主张“稳健台独”,有别于陈水扁当局的“激进台独”。

曹兴诚一上台就强调制定“和处法”的急迫性,称美国为了台湾问题制定《与台湾关系法》,大陆为了台湾问题有《反分裂国家法》,说明什么是不能妥协的底线;而台湾也应该放下“统独争议”,先找到蓝绿的共同点,再找到与大陆的交集。他认为,民进党1999年通过的“台湾前途决议文”宣示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任何独立现状的更动必须经由台湾住民以“公投”方式决定,而马英九也说台湾的前途由2300万人决定,“所以从台湾前途决议文和马英九的谈话来看,可以找到蓝绿的共识就是公投”。曹兴诚进一步指出,大陆《反分裂国家法》强调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何谓“和平方式”,大陆并未定义,因此用“统一须经公投”来定义《反分裂国家法》的“和平方式”,就可以找到两岸问题解决的关键。

张亚中认为,曹兴诚把“和处法”与《反分裂国家法》、《与台湾关系法》相提并论并不恰当,因为《反分裂国家法》针对美国、国际社会和台湾内部,《与台湾关系法》针对大陆和台湾的需要,但“和处法”是要解决台湾内部的问题与蓝绿纷争,“大陆为何要替台湾背书?”他提醒说,若真的举行“公投”,民进党一定会把它操作成“反统一公投”和“台独公投”,造成岛内纷乱。张亚中还说,马英九上任以来,两岸关系发展得非常好,原因是北京认为马支持“一中宪法”,所以“一中三宪,两岸统合”是更好的解决办法,而“和处法”将带给台湾显而易见的灾难。林浊水则声称,两岸客观现实是互不隶属,主观意愿是要达成统一,而从蒋介石发动几次突击死伤惨重的历史记录来看,“两岸双方统一的主观意志越强,就越是两岸最大的灾难”。对此,曹兴诚以做生意为例反驳说,小公司都希望大公司来并购,因为能省去上市时艰难的过程,所以两岸统一对台湾不见得是威胁,因为大陆即将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强国,这是台湾的机会,“台独还以为大陆不行,现在要擦擦眼镜了”。他还说,有人称台湾民意有6成赞成独立,不该谈统一,却未考虑大陆13亿人口支持统一的比例有多高,“不能只关起门说台湾民意要独立,而不管13亿人民的民意”。

现场发放调查问卷

据了解,举办此次辩论会,主要是因为曹兴诚日前在报端登广告积极倡议制定“和处法”后,在岛内引发了不同的反应。有人认为很有创意,但也有不少人不认同,像“统合会”会长张亚中五度撰文提出质疑,绿营也有人称曹版“和处法”排除“独立公投”,令他们无法接受。

据中时电子报报道,辩论会后网友留言极为热烈,正反意见都有,显示统独议题在台湾社会中的争议性和被关注度。网友tw2007year说,“一定要和平”这句话在华人社会已经出现100年,希望这句话不要再成空;网友“老爹”称,想与大陆统一的人不会引来战争的危机,但会引起岛内的纷乱,而一定要独立的人会引起岛内纷争;网友“我们同为中国人”表示,“无论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只是一个国号。届时,两岸可共同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 此外,辩论会现场还发放了调查问卷,共设置3个问题:一是“此次辩论会,您认为谁的表现最好”;二是“此次辩论会,您支持谁的论点”;三是“您对和平共处法的其他意见?”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其中46人表示赞同曹兴诚的论点。淡江大学法文系教授梁蓉认为,两岸大多可接受维持永久和平。现场观众董永生说,曹兴诚的论述清楚、脉络完整,短中长期的情势都在台湾可掌握的范围,台湾与其被动等死,不如主动提升台湾情势。赞同张亚中论点的有36人。他们认为,“和处法”不是由台湾说了算,北京是否为其背书是重要条件。而赞同林浊水论点的仅有9人。岛内分析称,这也表明曹兴诚试图在蓝绿红之间取得一个公约数的做法得到民众认同。

两岸统一不再被污名化

几年之前,举办这种“统独辩论”在台湾还很难想象。《中国时报》28日感慨地说,台湾经历过两次政党轮替,应该成熟到可以理性地讨论任何敏感议题,而非永远停留在那个“扣帽子”的弱智年代。文章还称,如果任何有关两岸的倡议都可以循这样的方式进行对话,那么两岸议题就不再是蓝绿政客垄断的议题,而是全民都可以参与讨论的公共议题。《旺报》说,这场辩论会呈现出两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两岸统一不再被污名化,今后也不应再是政治人物的禁忌;二是台湾民众应该理性思考统一带来的利和弊,而不是一味闪躲与回避。文章分析称,三位辩者尽管对制定“和处法”看法分歧,但大抵不排斥两岸最终走向某种形式的统一,可成为台湾前途的选项之一,只是它必须符合程序正义与合理过程,“其实,台湾经过李、扁两任总统约20年的政治颠覆,台独之路已愈走愈窄……这次的辩论,期盼也能对大陆产生些许启示,让北京了解到台湾民众对统独问题的多元看法。只要台湾民众的认同感增强,两岸统一终有水道渠成的一天”。▲

猜你喜欢

蓝绿台独议题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让政治议题“活”起来
女性灵动风采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认清五大类“台独”真面目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