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性地震缠绕加勒比海数百年
2010-01-25
南 庄
在全世界为海地地震造成的严重人员伤亡所震惊时,更令人担忧的消息传来了。据有关科研人员预测,在不久的将来,该地区(海地、牙买加或多米尼加)将可能再次发生大地震。而回顾历史就会发现,加勒比地区曾多次遭遇毁灭性的震灾。
1692年地震毁灭牙买加最大城市
位于南北美洲交界处的加勒比海向来以风景秀丽著称,这里散布着一串串珍珠般的岛屿。然而谁能想到,在那平静的海面之下,却长期隐藏着巨大的地质危机。特别是在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交汇处,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发震断层,它起于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南部,向西延伸到牙买加。数百年来,该地区经常发生强烈地震。早在300多年前,一场可怕的八级地震就曾使牙买加岛遭受灭顶之灾。
1692年6月7日,这原本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不料在上午11时40分左右,牙买加岛突然像大海中的小舟一样晃动起来。开始是剧烈的颤动,紧接着便是伴随着沉闷雷声的一次次强震。惊慌之余,人们纷纷逃出屋外。据一些幸存者记述,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牙买加当时最大的城市皇家港便几乎毁灭殆尽,有2/3的房屋连同地基一起,顷刻之间便沉入6-13米深的海水中,没有沉入海中的房屋也完全变成一片废墟。在这起惨剧中,有2000多人被活活淹死。对于当时人口并不多的牙买加而言,这个数字无疑是惊人的。海岸边的树木、优良的码头、栈房、旅馆、高级人士居住的华丽而坚固的建筑物以及皇家港2/3的人口密集区域等 ,全部躺在海水之中,至今可见。
除了对皇家港带来毁灭性打击外,这场地震几乎扫荡了整个牙买加岛。地震过后,牙买加岛留下了许多处宽大的地裂缝。在克拉兰顿境内,到处都是喷水冒沙的地裂缝,山顶崩塌的大量土石把树木及滚落途中碰到的所有物体扫荡殆尽,从山顶到山麓1.6公里宽的地带完全被削平了。地震过后,余震又持续了好几个月,牙买加可谓惶惶不可终日。由于生怕坠入地裂缝,当余震到来时,幸存者的第一个反应常常是把双腿分开。
1692年的大地震摧毁了皇家港这座当时繁华的都市后,人们又在原地兴建了一座全新的城市,这便是如今的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但是,在随后的300多年间,金斯敦也屡遭地震破坏。在1907年的一场强震中,这座城市再次遭到了毁灭性破坏,不得不重建,而在1914、1941、1957等年份又多次遭受地震破坏,可谓世界上罕见的因地震而屡毁屡建的首都。
地震迫使海地用木材建城市
在加勒比诸岛中,海地有着独特的经历。早在1492年,当哥伦布首次航行至美洲时,就曾在海地岛建立了一座城堡,随后该岛便进入西方殖民统治时期。16世纪时,岛上已经有15座城市。从那时起,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便开始经历一次又一次强震。1701年,海地岛的中心城市列加尼遭到地震重创,人们用石头砌成的房屋全部被摧毁,沿海道路也沉入海底。也正是在这次地震后,现今海地的首都太子港逐渐兴起成为该岛的中心城市。
然而仅过了半个世纪,1751年10月,太子港突然发生了一次持续3分钟的强烈地震。当时这座城市只有100多栋房子,其中大多数为石头建筑。结果在地震中,所有的房屋都轰然倒塌。一个月后,另一波地震再度来袭,据当时的记载形容,从地下传来的巨大噪音就如大炮轰鸣一般。
面对惨痛的损失,海地当局开始改变以往用石头修建房屋的习惯,转而用木材重建城市。吸取教训的政府曾短暂鼓励人们用木头建房,并且限制砖石结构房屋的建造,要求即使用石料,房屋内部也要用木板支撑。经过近10年的努力,太子港一度新建起683所房子。
频繁强震影响海地历史轨迹
然而地震就像一个可怕的幽灵,不断降临海地这片美丽的土地。1770年,一场规模更大的地震再度发生。据有关资料描述,地震中海地岛上出现了无数处地裂缝,医院、监狱等设施相继变成废墟,而政府大楼、议会大楼、教堂等建筑也荡然无存,只有成排的树木能够帮助户外逃生的人们辨认街道的痕迹。所幸的是,大部分居民在第一次震动后及时撤出户外,4分钟后第二次震动才发生,不过仍有100多位居民不幸丧生。1860年,就在1770年地震的同一位置,又发生了一次强震。
据统计,自1900年以来,海地及周边地区竟曾发生过15次7级以上地震。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海地早在1804年就摆脱法国殖民者的统治获得独立。然而天灾人祸的接踵而至,又极大程度上限制了这个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在1843年,一场地震毁灭了海地当时的首都海地角,太子港则毁于大火。在混乱中,原本就不稳定的海地政局迭遭变乱,多位总统先后在政变中被推翻,国家也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1946年8月4日,多米尼加发生了罕见的8.1级地震,4天后又发生了7.6级的余震。幸运的是,由于地震发生在下午,大多数人正在户外享受假期,因此仅造成约100人死亡。即便如此,地震仍导致两万多人无家可归,多米尼加北部受地震影响严重。这场地震在海地和波多黎各部分地区也能感受到。地震引发的海啸还导致不少人被淹死,两者总计造成约2000人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