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5例脑膜瘤CT影像学分析

2010-01-24何桂明代凯和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6期
关键词:脑膜瘤颅骨脑膜

陈 力 何桂明 代凯和

35例脑膜瘤CT影像学分析

陈 力 何桂明 代凯和

目的研究脑膜瘤的CT征象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膜瘤,对其CT影像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脑膜瘤平扫时多表现为高密度或等密度影,增强多有明显均一强化。少数瘤内可见囊变或钙化,瘤周多伴有水肿;具有脑外肿瘤的特征,与颅骨、硬脑膜关系密切。结论脑膜瘤绝大多数具有典型CT表现,能准确诊断脑膜瘤。

脑膜瘤;CT;影像诊断

脑膜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生长慢、病程长的颅内肿瘤,占颅内原发肿瘤的l5%~20%,仅次于脑胶质瘤。成年较多,老年与儿童较少,其中女性多于男性,约为2∶1[1]。肿瘤多居脑外,常为单发,多发少见。病理通常来源于蛛网膜颗粒的脑膜细胞,故多发生于硬脑膜静脉窦附近。近年来CT技术的发展,脑膜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尤其在老年患者。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自2003至2009年收治并确诊的35例脑膜瘤,对其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对其 CT征象的认识,提高对脑膜瘤的CT诊断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35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脑膜瘤,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15~60岁,平均52岁。病程长短不一,7个月~8年。临床表现多为头痛、呕吐、头晕、运动感觉障碍、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均行 CT平扫及增强扫描,重点对肿瘤的部位、与脑膜的关系、边缘、密度、强化程度和钙化等进行分析。

1.2 检查方法

本组病例均使用扫描设备为GE Hispeed FX A全身CT扫描机以OM线为基线向上扫至头顶,层距:10mm,层厚:10mm,必要时加扫薄层及增强扫描。

2 结 果

本组脑膜瘤CT图像见图1~7。

2.1 肿瘤的位置

单发病灶32例,多发病灶3例。发生在大脑凸面及矢状窦旁24例。前颅窝3例,蝶骨嵴2例,侧脑室2例,桥小脑角1例,后颅窝3例。

2.2 肿瘤的大小和形态

肿瘤大小:瘤体最大径7.9~11.7cm,平均6.6cm。肿瘤形态:类圆形26例,圆形4例,分叶状2例,不规则形2例,哑铃形1例。

2.3 肿瘤的密度、边缘邻和邻近改变

35例脑膜瘤中29例为高密度,4例为等密度,高、等、低混杂密度2例,3例肿瘤内见不规则的单发或多发的低密度影,6例可见钙化灶(主要为点状、星状,2例不规则形钙化,1例整个瘤体钙化),35例脑膜瘤中32例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其中27例呈明显均一强化,2例为非均匀强化,1例轻度强化,1例环状强化,1例无明显强化。肿瘤边缘大都呈轻度分叶状或结节状改变,境界清晰光滑。邻近颅骨骨质受侵犯破坏5例,瘤体附着处颅骨骨质出现增生1例,邻近脑室出现变窄、中线结构偏移等占位改变24例,肿瘤周围脑组织有不同程度水肿21例,邻近脑组织受推压移位15例。33例病灶与相邻硬膜和颅板相连,多为广基相连,其中2例颅板破坏,并有1例向颅外侵犯。

2.4 CT诊断及病理类型

术前CT诊断为脑膜瘤32例(91.4%),误诊3例(8.6%),分别误诊为胶质瘤和脑出血(病理证实为血管母细胞型脑膜瘤)。病理分型:纤维母细胞型19例,血管母细胞型7例,混合细胞型3例,砂粒体型5例,恶性型1例。

3 讨 论

脑膜瘤绝大多数来源于蛛网膜粒的特殊细胞即蛛网膜帽细胞,少数者起于硬膜的纤维母细胞或附于脑神经、脉络丛的蛛网膜组织。脑膜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染色体22异常起重要作用,还可能与性激素有关。此外,放射治疗也可能是脑膜瘤的诱发因素之一。一般多为单发,偶为多发。多发者常见于神经纤维瘤病Ⅱ型。易发生在硬膜窦附近、颅缝封合处及有蛛网膜粒和蛛网膜残遗细胞部位。CT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方法,诊断的准确率达90%以上,在术前能做出正确判断。脑膜瘤绝大多数具有以下典型的CT表现[2-4]:①平扫时病变多呈均一高密度肿块:高密度病变可能与脑瘤内含富含砂粒瘤样钙化、细胞致密及水分较少等因素有关,本组有29例(83%)病变呈高密度,CT值平均46Hu。②增强后病变呈明显均一强化:肿瘤明显强化可能与肿瘤血供丰富,不具血-脑屏障和细胞排例致密有关。本组30例增强扫描的22例明显强化,CT值较平均时平均提高30Hu,由于肿瘤显著强化而使病变轮廊更为清晰。③肿瘤与脑膜、颅骨关系密切:其具有脑外肿瘤的特征,即广基与颅骨内板或硬脑膜相连,并可引起颅骨的增生、变薄和破坏等改变,本组有31例(89%)病变以不同宽度的基底与颅骨紧贴,其中23例肿瘤具有与颅骨间呈钝角征的特征性改变,16例可见不同程度的骨质改变。除脑室内的脑膜瘤外,几乎所有的脑膜瘤都与硬脑膜相连,如肿瘤呈球形,常以一点附着于脑膜。如肿瘤呈扁平状则以宽基底与脑膜相连,本组有33例(94%)病变与脑膜相连,9例伴有脑膜不规则增厚。④肿瘤呈边界清楚的团块影:不论肿瘤密度是否均一,是否伴有钙化及低密度区,增强扫描肿块轮廓均可显示清楚,此征象反映了脑膜瘤长缓慢和包膜完整的病理特点,本组中30例具有上述特征。肿瘤周围脑组织水肿发病率较高,本组为60%,多为轻中度。少数脑膜瘤表现不典型,CT可表现为瘤内范围不等的低密度区、肿瘤的高密度出血灶和瘤周水样低密度病变,此常为误诊的主要原因。⑤恶性脑膜瘤的表现:平扫形态多不规则,常有蘑菇状的突出部分。瘤内易有囊变或坏死性低密度区,多无钙化,周围常有明显脑水肿,肿瘤易侵犯周围结构。增强检查,肿瘤常呈不均匀强化,有不规则形强化肿块突入脑实质内,部分边界仍显示不清。回顾性分析35例脑膜瘤中,有29例脑膜瘤呈典型的CT表现:位于脑膜瘤的好发部位,具有脑外肿瘤的特征,与颅骨、硬膜关系密切,并使颅骨局部增厚、变薄或破坏;平扫呈均一高密度或等密度病灶,呈圆形、类圆形团块影,边缘清楚、锐利,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灶周多有脑水肿,部分可见瘤体有点状或星状钙化,占位效应明显,诊断并不困难。90%~95%脑膜瘤具上述特点,可做出定性诊断。但少数不典型病例定性诊断有一定难度,故应做好其诊断[5,6]:①鞍结节脑膜瘤易误诊为垂体瘤,但垂体瘤多位于鞍内,可致碟鞍球形扩大,鞍低下陷,鞍背翘起及蝶鞍骨质破坏,强化程度不及脑膜瘤;而鞍结节脑膜瘤均位于鞍上,可显示鞍结节骨质增生CT扫描多为实性均匀高密度影像,很少有囊性,且不会造成碟鞍的明显扩大。②桥小脑角区脑膜瘤与听神经瘤鉴别,前者多伴有岩骨尖骨质破坏、附近钙化,内听道一般不扩大;后者常以内听道为中心向周围生长,常有内听道扩大,但少有钙化,与岩椎少广基相连。③脑膜瘤与单发转移瘤、胶质瘤鉴别,后者起病时间短,病性进展快且进行性加重,转移瘤有原发病灶,胶质瘤多强化不均匀与脑膜瘤病程长、进展缓慢等不符。从形态上,脑膜瘤多呈圆形类圆形均一高密度影,转移瘤呈多个小肿瘤大水肿像,形态不规则的多考虑为胶质瘤。

图1为海绵窦脑膜瘤,增强明显均匀强化;图2为侧脑室内脑膜瘤,增强明显均匀强化;图3为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增强明显均匀强化;图4为大脑镰旁脑膜瘤,增强明显均匀强化;图5~7为大脑凸面脑膜瘤,增强明显均匀强化

[1]李松年.现代金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4-l08.

[2]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87-619.

[3]许达升,陈君禄,黄兆民.临床CT诊断学[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27.

[4]吴恩惠.头部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74-78.

[5]陈里荣,沈天真.脑膜瘤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86,5(5):294.

[6]吴恩惠,戴建平,张云亭.中华影像医学中枢神经系统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3-80.

R739.41;R814.42

B

1671-8194(2010)06-0074-02

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402289)

猜你喜欢

脑膜瘤颅骨脑膜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脑膜膨出及脑膜脑膨出的临床意义
颅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非典型性脑膜瘤及恶性脑膜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脑膜癌病的磁共振成像征象分析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More gum disease today than 2,000 years ago
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14例的护理体会
脑膜异常强化的MRI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