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2010-01-23封一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11期
关键词:面神经面瘫针灸

封一平,李 宁

(1.中国中医科学院 望京医院 神经内科,北京 100102;2.北京中医药大学)

周围性面瘫是因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以病侧眼裂变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等面部表情肌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针灸作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干预方法,临床疗效确切,尤其是透刺法相对于单纯刺法具有一定的优势,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观察对象

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来自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针灸科(神经内科)门诊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针刺)45例和治疗组(单纯针刺联合透刺)45例2组,其中男性47例,女性43例;年龄范围10岁 ~70岁,以18岁~45岁青壮年居多;病程最长1个月,最短1天;左侧面瘫49例,右侧面瘫41例。2组间性别、年龄及病程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神经病学》[1]中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凡急性起病,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不能蹙额或皱眉,眼睑不能闭合,或不能完全闭合,贝氏征阳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说话或笑时口角歪向健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取穴 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法(直刺或斜刺),取穴以局部近取与循经远取相结合。局部取患侧穴攒竹、阳白、太阳、迎香、地仓、颊车、承浆等穴位,辅以风池、合谷、足三里等穴。

2.1.2 治疗组取穴 治疗组在单纯针刺的基础上联合透刺法治疗,根据面瘫发病部位的轻重不同采用相应的透刺穴位:额纹消失,阳白透鱼腰;眼见不能闭合,迎香透四白、攒竹透鱼腰;口角歪斜,地仓透颊车。

2.1.3 透刺的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主要在患侧取穴,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透刺方法为选用30号毫针,左手提捏穴位皮肤,右手持针快速刺入,然后松开左手,行捻转手法,得气后将针退至皮下,沿皮向另一穴透刺,此时,针沿肌肉表层推进为准,不可过深。到达穴位后,行捻转手法,待针下有沉紧、重涩之感,病人感觉局部麻胀、沉重,并向周围扩散时,留针30min。

2.1.4 疗程 治疗时间为每周6次,每天针刺一次,共治疗3周,3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

2.2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2组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3 效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第5次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究研讨会推荐的House 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确定。痊愈:面部所有区域正常;显效:仔细观察可看出轻微的功能减弱,可能有轻微的联带运动;面部静止时对称,张力正常,上额运动中等,眼轻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轻度不对称;有效:有明显的功能减弱,但双侧无损害性不对称,可观察到并不严重的联带运动、挛缩和(或)半侧面部痉挛;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上额运动微弱,眼用力时可完全闭合,口明显不对称;无效:面部静止时不对称,上额无运动,眼不能完全闭合,口仅有轻微运动[2]。

3.2 治疗结果

表1显示,对照组痊愈23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5,治愈率51.1%,总有效率88.9%;治疗组痊愈35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1,治愈率77.8%,总有效率97.8%,以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现有的研究资料显示[3],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可引起从脑桥面神经核发出面神经直至面肌的周围神经通路任何部位受损,均可引起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受压而发病。中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多由气血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以致经脉失养、纵缓不收而发病,故本病的治疗多以祛风通络,调和气血为主。针灸作为有效干预手段,在面瘫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选以多气多血的阳明经穴为主进行针刺,可激发经络气血的运行,使面部筋脉得养以求正盛邪去。从解剖角度来讲,面神经的循行路线在面部的表层循行。因此采用沿皮透刺疗法,切忌深刺,使一针透多穴、一针贯二经,扩大了针刺的感应面,使针感易于传导[4]。通过对比,本研究发现透刺法的治疗效果较普通针刺明显且安全易行,临床疗效确切,痊愈率高。

针刺作为一种外源性刺激,可加速面神经炎症局部淋巴结和血液的循环,加强新陈代谢,调整生理机能,改善面神经营养,加强神经再生,且刺激可通过神经支配的肌纤维主动收缩,保持肌细胞固有的收缩、舒张特性,促进新陈代谢,保持肌肉的弹性。与普通针刺相比,透刺法作用的范围更为广泛。毕竟经络是一个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透刺法更有利于提高面神经兴奋性,改善神经组织的营养代谢,加快神经的修复和再生而恢复功能。神经影像学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手段,为针灸治疗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途径。现有的脑功能影像学资料表明,通过针刺可激发大脑的功能活动,调节局部脑组织葡萄糖的代谢等。因此,透刺法治疗面瘫除了可改善局部的神经组织代谢与修复外,还可能从中枢机制对面神经的恢复进行调节。

[1]黄如训,梁秀玲主编.临床神经病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8.

[2]陈立峰.灵活选用各种针药方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J].针灸临床杂,2007,23(7):36-37.

[3]王维治主编.神经病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0.

[4]孙维利.透皮刺及电针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150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2):42.

猜你喜欢

面神经面瘫针灸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针灸为主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