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多抗优质裸大麦鄂大麦50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0-01-22李梅芳葛双桃许甫超王贤智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穗长大麦赤霉病

李梅芳 张 京 葛双桃 董 静 许甫超 王贤智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64;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鄂大麦507是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选育的一个高产、广适裸大麦新品种,2009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09008。

1 品种选育过程

1.1 育种目标及亲本来源

根据主攻高产、优化品质、兼顾抗病(逆)的育种目标,配制杂交组合浙皮1号/91G318//Harrington。亲本浙皮1号为浙江农科院育成皮大麦品种,90年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生产种植,株高73~80cm,春性,二棱,穗长6~8cm,中抗黄花叶病,轻感赤霉病和条纹病,每穗23~26粒。91G318为科品4号辐照突变体,1991年由中国农科院原品资所育成。二棱,弱冬性,株高65~70cm,穗长6~8cm,裸粒,穗粒数25~28粒,千粒重40~43g,高抗条纹病。Harrington为加拿大啤酒大麦品种,春性、二棱,皮大麦,株高82~87cm,穗长8~10cm,穗粒数26~28粒,千粒重40~45g,中感条纹病,浸出率80%以上,制麦和酿造品质优良。

1.2 选育过程

该品种于1998年以浙皮1号/91G318为母本,以Harrington为父本,配制复交组合,1999年F1武昌种植表现穗多粒大、抗性好,随后各世代采用系谱法选择,经历7个世代的强压选择和中期测产,2005年夏收综合性状稳定出圃,出圃田间行号为58607。2006年品系比较试验,2007、2008年参加湖北省大麦区域试验,2009年进行密度和肥料两因素栽培试验,同时在襄北农场和襄阳区张罗岗原种场进行试种示范,并通过省审(认)定。其详细选育流程见图1。

2 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性状

鄂大麦507为半冬性,苗期抗寒性较强,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产量三要素协调,有效穗数600万~675万/hm2,穗粒数26~28粒,千粒重40~43g,穗长6.8cm,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饱满、均匀,容重760~780g/L;株高85~90cm,比CK鄂大麦9号矮1cm左右,抗倒性中等。中熟,与对照相当,后期转色熟相好。

2.2 产量

2006至2008年度参加湖北省大麦品种区域试验,鄂大麦507两年平均产量6093.3kg/hm2,比对照鄂大麦9号(皮麦)增产3.50%。其中,2006至2007年度平均产量5962.65kg/hm2,比对照增产4.71%,极显著,居8个参试品种的第3位。2007至2008年度平均产量6223.8kg/hm2,比对照增产2.36%,不显著,仍居第3位,普遍适应性较好。江汉平原和鄂东南生产上产量一般在5025~5700kg/hm2,鄂北、鄂中在5700~7500kg/hm2之间。

2.3 品质

2009年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武汉)检测,结果表明:鄂大麦507蛋白质(干基)含量为15.5%,粗纤维含量2.7%,水分9.78%。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家饲料用裸大麦品质标准(NY/T210-92)(详见表1)。

湖北省区域试验2年和武昌多年品比试验结果,容重变幅在760~780g/L之间,达到或超过国家一级米大麦品质标准(GB11760-89)(详见表2)。

夏收年份组合、系谱及世代选择结果1998浙皮1号/91G318//HarringtonF0↓1999F1穗多粒大、抗性好↓200020-1016-3 F2种2行,穗多,较矮。选4个单株↓200114899-1 F3种3行,选穗大、穗多、熟相好的单株3个。↓200224884-4 F4穗多,较大,熟相好。选优良单株5个↓200332213-2 F5穗大,赤霉病轻,综合性状较好。选优株5个。↓200445965-1 F6基本整齐,穗多,穗长10cm,穗粒数35粒。裸粒,粒大、饱、匀。↓200558607 F7种4行,半冬偏春,分蘖较强,穗大,熟相好。赤霉病较轻,裸粒,↓粒大,饱,匀。混收915g,综合性状稳定出圃。2006品比试验↓2007、2008湖北省大麦区域试验↓ ↓ ↓2009生产试验、密度和肥料栽培试验、现场考察图1鄂大麦507选育流程示意图

表1 饲料用裸大麦品质性状

表2 食用和饲料用裸大麦品质性状

2.4 抗性

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接种鉴定结果:赤霉病单花剪颖滴注接种鉴定表现为感;对所接大麦白粉菌株“BW-1”免疫。田间表现:条纹病、赤霉病和白粉病轻度发生;未见网斑病、条锈病。

3 品种试验、示范

2008至2009年度在襄北农场农科所和襄阳区张罗岗原种场安排鄂大麦507生产试验3.33hm2。由于播后秋冬连续干旱的影响,播后缺墒,基本苗不足,不齐、不匀,而且有些是到2月中旬接墒后才出苗,但中后期仍表现较强的分蘖力,穗头较大。说明其耐迟播,早发速生性好,抗旱性、抗寒性较强,分蘖成穗率高。2009年4月29日,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大麦专业组部分委员,对襄北农场农科所生产试验种植的鄂大麦507进行了现场考察。考察结果:株高75.0cm,田间未发生倒伏,有少量纹枯病、黑穗病、根腐病发生。现场测产:有效穗数733.5万/hm2,每穗粒数24.3粒,千粒重36.5g(省区试襄北点两年平均),理论产量6505.5kg/hm2。专家组一致认为:鄂大麦507丰产性、稳产性较好。建议搞好原种生产,加强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4 栽培技术

根据鄂大麦507的品种特性、密肥双因子正交栽培试验[1]和多年试验示范结果,总结出其栽培要点。

1) 适期播种:鄂中南、江汉平原麦区适宜播期为10月底至11月初,鄂北地区在10月下旬。鄂大麦507耐迟播,即便播期推迟到11月中下旬,亦能获得较高产量[1]。

2) 适量播种:有效穗数是影响鄂大麦507 产量的主要因素,为提高成穗数,应综合播期、茬口、肥力水平等因素,作适当调整。中高肥力田块每公顷播量一般为150~165kg,基本苗在240万/hm2左右[1];低肥力应该在此基础上增加15kg/hm2播量。如延期播种,以每推迟3d增加7.5kg/hm2播量为宜。

3) 科学施肥,促控结合:大麦对施氮量较为敏感[1-2],在中等地力水平下,全生育期每公顷需施纯氮(N)、磷(P2O5)和钾(K2O)分别为180、150、150kg。施氮量按“重施底肥(65%)、伴施种肥(15%),晚施拔节肥(20%植株基部第一节间定长时),辅喷叶面肥”的模式操作,促进壮苗早发,培育大穗,优化品质。

4) 年前控旺:该品种苗期抗寒性较好,但一定要防止冬前旺长、年前拔节。在麦苗五叶一心时适量喷施多效唑或烯效唑,有利于控旺抗寒[1,3,4]。

5) 在足墒播种、苗全、苗匀的基础上,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沟排渍,搞好化学除草,控上促下,防倒防衰。

6) 综合防治病虫害:鄂大麦507田间综合抗病性较好,但赤霉病、黑穗病、纹枯病等均有发生,注意播种前用石灰水(1%)浸种,或用大麦清、粉锈灵拌种,防黑穗病和条纹病。重点防治黑穗病和赤霉病。

7) 适时收获,及时脱粒整净,晒干,入库。人工收获在蜡熟末期,机械收获在完熟期适时收获,防止淋雨、发芽、霉变,提高其商品性,实现丰产丰收[1-5]。

[1] 王贤智,张京,葛双桃,等. 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鄂大麦507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09,48(12):2959-2961

[2] 葛双桃,李梅芳,许甫超,等. 密肥调控对啤酒大麦鄂32380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8,47(11):1254-1257

[3] 郭瑞星,鲍文杰,李梅芳等. 丰产优质大麦TB206的选育及应用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3,(5):17-19

[4] 董静,杨艳斌,许甫超,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密度对小麦主要性状的调控效应[J].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12):1403-1406

[5] 李梅芳,庄宗英,高春保,等.优质麦鄂66378 的整体特性优势及保优栽培[J].湖北农业科学,2002(3):20-21

猜你喜欢

穗长大麦赤霉病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我的大麦哥哥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大麦虫对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矿化作用
Global interest in Chinese baijiu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水稻株高、穗长和每穗颖花数的遗传研究
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
大穗材料高麦1号/ 密小穗F2群体穗长性状的QTL初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