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大麦优化施肥参数的探讨
2010-01-22仰海洲叶仁宏冯会芹陈春英
仰海洲 王 升 叶仁宏 冯会芹 陈春英
(江苏省盐城农垦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射阳 224314)
为了探讨新洋农场啤麦生产优化施肥技术,探索啤麦的养分吸收量、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利用率等施肥参数,建立合理的施肥指标体系,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求,特进行本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09年11月6日播种,在江苏省新洋农场农科所试验地进行,试验地点东经120°16′24″,北纬33°40′34.4″。供试土壤为盐土类,潮盐土亚类,壤性潮盐土属,壤性脱盐土种,肥力中等。土壤有机质含量22.4g/kg,土壤全氮含量1.40g/kg,土壤碱解氮含量119mg/kg,土壤速效磷含量19.4mg/kg,土壤缓效钾含量633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108mg/kg,土壤pH值7.9。供试作物为啤酒大麦,品种单二。
1.2 试验设计
试验按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3414”氮磷三因子完全实施方案进行。氮肥用尿素(N46%),基肥:分蘖肥:穗肥为60%:20%:20%,磷肥用过磷酸钙(P2O512%),钾肥用硫酸钾(K2O为50%)。磷钾肥全做基肥一次施用。具体实施方案见表1。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净面积4×8.4m2=33.6m2,试验重复和小间挖排水沟,沟宽30cm,按区称肥,基肥人工翻入耕层,追肥在雨前施入。人工拉线、按行称种,行距25cm,基本苗平均23.9万/667m2。
1.3 试验方法
试验前用GPS定位仪测定试验点的经纬度,并采集基础土样供室内化验。收获前各小区进行测产和考种,采集植株样品室内风干。小区除去边行效应,整区收获脱粒,晒干扬净并计产。植株样品处理方法为:60℃烘干,粉碎过1mm筛孔,用H2SO4-H2O2消化,蒸馏法测定全氮含量,钒钼黄比色法测定全磷含量,火焰光度法测定全钾含量。
2 试验期间气候概况和特殊气候因素对试验的影响
水稻茬口,2009年11月6日播种,大麦播种时墒情好,但平均气温较2008年、往年偏低,大麦出苗较慢。越冬期气温均较2008年、往年偏低,持续低温使大麦生长发育相对迟缓,生长量严重不足,冬前分蘖发生很少。返青拔节期气温持续较低、雨水较多,光照相对较少,严重影响大麦的生长发育。抽穗期多雨灌浆期间气温仍相对偏低,由于大麦整个生育期内多雨寡照,大麦茎秆纤细,试验田未采取化控措施造成大面积倒伏现象,每穗实粒数减少,千粒重较往年偏低,空白区产量也相对常年偏低。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处理茎蘖动态分析
由表2知,施肥量增加明显增加茎蘖数和穗数,特别是氮肥随施肥量的增加,有先增后减的趋势。
表1 “3414”氮磷钾三因子完全实施方案试验处理
表2 不同处理茎蘖动态
3.2 单株性状与穗粒结构分析
由表3知,施肥能使株高变高,穗长变化不大,使穗数和穗粒数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变化不大。随施肥量增加特别是氮肥穗数和穗粒数有先增后减的趋势。
3.3 对啤麦养分吸收的影响
根据麦秆和籽粒N、P、K含量及啤麦秸秆与籽粒的重量比测定结果,计算出各处理的100kg啤麦需(吸)肥量列于表4。从表4可以看出,各处理籽粒对N、P的吸收均高于秸秆,而对K的吸收秸秆均高于籽粒。随施肥量的增加,啤麦的吸肥量提高,100kg啤麦需肥量亦增加。
表3 不同处理单株性状和穗粒结构
表4 啤麦养分含量测定结果及100kg啤麦需肥量
3.4 产量结果分析
由表5统计结果可见,各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和未施氮处理;以处理6(N2P2K2) 产量最高,达到368.2kg/667m2,比对照处理1( N0P0K0)增产103.9%,比无氮处理2(N0P2K2)增产115.4%;从处理1和处理2还可以看出,单施磷钾肥略有减产现象,说明该土壤磷钾含量相对较丰富,在不施氮肥的情况下,单独增施磷钾肥起不到增产的作用。同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处理间达极显著水平(F=70.32**,F0.05=2.21,F0.01=2.90),重复间差异不显著(F=1.81**,F0.05=3.37,F0.01=5.53)。
表5 各处理产量结果
3.5 肥料效应方程模拟
本试验土壤磷钾含量相对较高,但磷、钾肥还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所以氮、磷、钾肥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为:
Y=180.0446+19.5866N-0.8420N2+3.0496P-0.7048P2+15.7677K-0.7390K2+0.9752NP+0.0978NK-2.1553PK, R2=0.9958*,n=14,说明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是高度正相关。最高产量施氮量为14.5kg/667m2、施磷量4.5kg/667m2、施钾量5.0kg/667m2,产量达369.kg/667m2,最佳产量施氮量为13.1kg/667m2、施磷量4.0kg/667m2、施钾量3.4kg/667m2,产量在达354.1kg/667m2。
表7显示,啤酒大麦产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之间有显著的回归关系。所以,回归方程成立。
表6 各处理产量方差分析
表7 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
3.6 优化施肥参数分析
3.6.1基础地力产量和缺素相对产量。从供试土壤的肥力性状分析结果看,供试土壤在本地区属中等肥力水平,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钾含量中等。空白基础地力籽粒产量180.6kg/667m2,无氮基础地力籽粒产量179.3kg/667m2,无磷基础地力籽粒产量358.7kg/667m2,无钾基础地力籽粒产量357.8kg/667m2。缺氮相对产量为48.7%,缺磷相对产量为97.4%,缺钾相对产量为97.2%。
3.6.2100kg啤麦需肥量。100kg啤麦需肥量分别为:无氮区100kg啤麦需氮量2.147kg,无磷区100kg啤麦需磷量1.219kg,无钾区100kg啤麦需2.697kg,最高产量100kg啤麦需氮(N)量2.509kg,100kg啤麦需磷(P2O5)量平均1.351kg,100kg啤麦需钾(K2O)量平均2.817kg;空白区100kg啤麦需氮(N)量1.865kg,100kg啤麦需磷(P2O5)量1.480kg,100kg啤麦需钾(K2O)2.192kg。
3.6.3肥料利用率见表8。肥料利用率(%)=(完肥区作物吸收该养分量-缺肥区作物吸收养分量)/(肥料用量×肥料养分含量)×100。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产量×百公斤啤麦需肥量。
氮肥利用率:在施P2O55kg/667m2,K2O 5kg/667m2条件下,施N 7kg/667m2,氮肥利用率为47.1%;施N 14kg/667m2,氮肥利用率为38.5%;施N 21kg/667m2,氮肥利用率为24.6%。随施氮量的提高,氮肥的利用率下降。
磷肥利用率:在施N 14kg/667m2,K2O 5kg/667m2条件下,施P2O52.5kg/667m2,磷肥利用率为15.2%;施P2O55kg/667m2,磷肥利用率为10.5%;施P2O57.5kg/667m2,磷肥利用率为2.4%。随施磷量的提高,磷肥的利用率下降。
钾肥利用率:在施N 14kg/667m2,P2O55kg/667m2条件下,施K2O 2.5kg/667m2,钾肥利用率为33.3%;施K2O 5kg/667m2,钾肥利用率为14.4%;施K2O 7.5kg/667m2,钾肥利用率为8.2%。随施钾量的提高,钾肥的利用率下降。
由以上叙述可知,啤麦氮磷钾肥施用的越多,肥料利用率越低,适当控制肥料用量,有利于提高肥利用率。
表8 氮、磷、钾肥效应分析
表9 各处理对啤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7 对啤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从各处理籽粒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看,氮肥的不同用量处理对啤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最大,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2、3、6、11四个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依次为:10.7%,11.0%,11.7%和12.2%;其次是钾肥用量对籽粒蛋白质也有一定的影响,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也有增加的趋势,但没有氮肥增加的明显,8、9、6、10的四个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依次为:11.3%,11.6%,11.7%和12.0%;根据本次试验的测定结果,磷肥对啤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基本没什么影响。
另外,可能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今年啤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普遍偏低。试验处理中最高只有12.2%,所以,本次测定的氮肥对籽粒蛋白质提升的数据并不能代表常年水平。
4 结论与讨论
由以上得出施肥参数即可计算施肥量,如施氮量(kg/667m2)=(目标产量×单位目标产量需氮量-无氮基础地力产量×单位无氮基础地力产量需肥量)/氮当季利用率。根据田块土壤养分含量测定结果,划分土壤养分含量等级,根据肥料效应试验结果和上述施肥量公式,计算不同基础地力和产量目标的施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