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半岛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形成机制分析

2010-01-22于慰杰

中国矿业 2010年6期
关键词:山东半岛半岛城市群

于慰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北京 100083)

1 研究背景

从自然地理上讲,山东半岛是指由寿光小清河口到日照绣针河口以东的部分,包括潍坊、烟台、威海、青岛、日照五市。此外,淄博、济南属于胶济、兰烟铁路沿线的城市密集地区;东营则属于国务院规定的山东沿海经济开放区。所以在兼顾左右的基础上,2002年山东省政府将这八个城市纳入统一的战略群体,提出“半岛城市群”战略,来促进整个山东经济的发展。而在地处山东省中西部的济宁、泰安两市的旅游资源丰富,并且拥有两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仅三个)。所以,本文研究的地域范围也包括济宁、泰安两市,包括8+2共10个城市。

1.1 山东半岛8+2城市旅游发展现状

山东半岛旅游圈10市,聚集了山东省内最优质的旅游资源。区域内文化底蕴深厚,包括了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既有丰富的传统旅游产品,又有许多现代旅游产品。2008年,山东半岛旅游圈10市,共实现旅游收入1698.2亿元,占山东省旅游总收入的84.7%。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31943.4万美元,占全省的94.8%;国内旅游收入1606.6亿元,占全省的84%。全年接待国际游客238.8966万人次,国内游客18928万人次,分别占全省的94%、78.7%。可以说,山东半岛10市是山东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心,10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决定了整个山东省旅游产业的兴衰。长期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10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山东省由旅游资源大省跨入旅游产业大省做出了重要贡献。

1.2 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的基本概念

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是随着城市群或城市带的形成而带动发展起来的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具体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旅游城市及相当数量不同等级的国家旅游区、星级饭店等各类旅游企业。依托一定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条件,以一个或数个旅游经济发达的核心旅游城市作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借助于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不同类型旅游交通运输网,组成的综合旅游交通通道的通达性;发生在旅游城市之间、旅游企业之间、旅游城市与旅游区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旅游地域空间组织。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是由旅游城市、旅游企业、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与城市旅游相关行业、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社会经济文化要素等组成的区域旅游空间有机体。

2 山东半岛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形成机制分析

2.1 共同的人文与自然基础

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的重要特征,是可以看作是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的区域。因此,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需要有共同的自然与人文基础。

2.1.1 旅游资源空间互补性是山东半岛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的资源基础

山东半岛旅游资源丰富,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山东半岛10市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以曲阜、邹城为中心的齐鲁文化、以淄博为中心的齐文化,吸引着中国乃至世界人们的眼球;青岛、烟台、周村等中国近代较早的开埠地区,至今仍保留着众多的开埠文化遗存;蓬莱的神仙文化和神化传说、刘公岛的海军文化、潍坊的风筝和木板年画等传统民俗文化等,都极具吸引力。

(2)海滨类旅游资源竞争力强。山东省半岛10市共拥有3000km的海岸线和299个大大小小的岛屿,日照、青岛海滨以及烟台黄金海岸、威海银滩等区段品味一流,具有吸引国际度假游客的潜力;黄河三角洲河入海口滨海湿地,是中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以入海口湿地为主体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山东半岛10市拥有黄、渤海分界线,独享“朝看黄海日出,暮赏渤海日落”,拥有丰富的海洋和海产资源。

(3)山岳类旅游资源分布均匀。山东半岛10市自西向东,分布着几十座大小高矮不同的山地丘陵,总量占据全省的一半多。其中,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崂山以“海岸名山第一”、“全真第二丛林”而闻名;沂山有“华夏五镇之首,天下雄狮第一”的美誉;庐山则被称为“鲁中真自然”。

山东半岛10市旅游资源相互之间具有互补性,但在整体上又被感知为具有丰富山水风光与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的旅游胜地,具有整体性。这种旅游资源的互补性与整体性,是山东半岛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形成的重要机制。

2.1.2 交通区位条件优越是山东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形成的基础条件

山东半岛旅游圈,北融环渤海经济区,南近长三角经济区,西连内陆腹地地区,东与日本、韩国两个亚洲旅游客源输出大国一衣带水,旅游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山东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主要沿海城市陆、海、空交通立体发展,交通比较优势十分明显。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发达,山东省与京津地区和山东半岛地区等国内各主要客源市场之间交通连接通畅。京沪铁路、京九铁路及京杭大运河纵贯山东中西部,将山东省与沿海及内陆各省连接起来,胶济铁路把省会济南与沿海地区连接起来。沿海城市还有通往周边邻国的海上航线。比较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2.2 城市旅游空间的相互作用力

城市旅游空间活动中各旅游要素的关联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功能上的联系,反映在旅游要素功能上具有的互补、协调、配合等关系;二是反映在城市旅游空间组织关系上,旅游要素在城市旅游空间上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确定了它们的空间组织与关联形式及其空间组合形态。

2.2.1 旅游者流

近年来,山东半岛10市的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比较稳定,入境旅游市场比重小,并以日本、韩国和港澳台地区为主;国内旅游市场,以本省市场和周边省份市场为主。2008年,国内游客占到了接待总人次的98.97%,入境游客仅有1.03%。亚洲是山东入境旅游市场的主体,2008年占到了81.8%,其中,韩国和日本是山东半岛10市最主要的客源国,比重分别为50.9%和21.1%。欧洲和美洲市场所占比重为16%。大洋洲、非洲各国虽然所占比重小,但增速快,2008年分别同比增长26.95%和32.56%(图1)。

山东半岛10市的国内游客绝大多数来自本省,比例占到了48.1%。除此之外,最主要的客源市场来自华北和华东,如江苏、北京、河北、河南等省市(表1)。

从表1可以分析:①山东半岛客源有48.11%来自山东省内。山东半岛区域内旅游者流流量较大,反映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较强。②山东客源周边省份比较多的是江苏、北京、河北、河南等省份。四省市占山东半岛10市国内客源的19.3%,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山东半岛10市与区域外的客源地之间的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小于其他城市与区域外的客地之间的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强度。

2.2.2 山东半岛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

Pi、Pj为城市的国内旅游总人次;Vi、Vj为城市的国内旅游总收入(这里Pi、Pj、Vi、Vj采用山东省2008年统计数字);Dij为两城市最短的交通距离(交通方式以2008年区域内的公路、国道、高速公路距离,单位为km)。山东半岛各主要中心旅游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Dij如表2所示。

表1 2008年山东半岛国内旅游客源分布情况

表2 2008年山东半岛10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 单位:亿元·万人次/km2

由表2可知,山东半岛10城市之间存在着或强或弱的联系。济南与泰安表现出最强关联,其次为淄博、济宁、潍坊,最弱的为青岛、烟台、东营、日照、威海。济南与泰安间的旅游经济关联,要明显强于济宁与泰安。青岛与山东半岛城市之间,具有明显较强的旅游经济联系的城市为潍坊、烟台、日照、威海。烟台与威海两市表现出山东半岛最强的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日照与青岛表现出强烈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其次为潍坊。东营除与潍坊表现出最强的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外,与山东半岛其他城市的联系度均较低。

2.3 快速、复合的旅游交通通道

发达的交通网络是山东半岛10市内各空间主体之间联系的良好通道,是山东半岛城市空间集聚群形成和良性运行的重要前提条件。山东半岛10市内部的各种资源、要素的流动,都通过交通通讯等设施进行转移。旅游者必须凭借交通通道进行空间转移,完成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再回家的空间转移。因而,各个城市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旅游的可进入性,与交通通讯的发达程度是紧密相关的。目前,山东半岛10市已经形成了由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纵横贯通的铁路网络、港口众多的水运、蓬勃发展的航空和首屈一指的跨海轮渡等多种运输方式相互补充的立体化交通网络。

可见,山东半岛城市群通过胶济通道、青烟通道等实现城际联系。据山东省“十一五”规划,除了现已通车的胶济线电气化铁路,济青客运专线、青岛-烟台-威海-荣成城际铁路、黄岛至日照铁路都将陆续开建,意味着青岛与烟台、威海、潍坊等城市间都将实现1h到达,这对于构建半岛城市群旅游圈具有重要的意义。省际联系,主要是通过胶济通道转向京沪通道与京津、山东半岛和苏北等地区联系。外向型联系,主要是向东通过飞机、轮渡等与日韩等客源国交接。且针对空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问题,山东省决定进一步加快济南、青岛机场建设,增加航线、航班,增强国内外旅客输送能力。到2010年,开通国内航线378条,国际(地区)航线52条,通航城市230个,旅客吞吐量2247人次。

3 推进山东半岛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形成的政府力量

3.1 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养

充分发挥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作用,建议山东半岛10市把城市旅游业作为一种支柱产业来发展,在城市旅游发展政策、旅游用地政策、旅游投融资政策、旅游产业政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教育培训、旅游规划等旅游科研活动的支持等方面,都从有利于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角度考虑。各种城市旅游发展政策的制定,对促进城市旅游快速健康发展及旅游产业集聚与扩散具有重要影响,继而对山东半岛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3.2 各城市主动进行城市旅游联合

政府力量在对城市旅游空间集聚区形成的作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山东半岛各城市主动开展城市旅游联合发展,并就城市旅游联合发展问题制定相关政策,并签定相关城市旅游联合发展协议。山东半岛10市的区域旅游合作,是从2004年开始的。2004年9月15日,“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合作联席座谈会议”在青岛举行。各市旅游主管部门签订了《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合作宣言》,从加强区域合作,构筑半岛城市群旅游圈;整合半岛城市群旅游资源;联合促销宣传,共同开拓旅游市场;建立半岛城市群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推行“齐鲁金穗旅游卡”,实行十个城市一张票,联合打造半岛无障碍旅游区;建立联席会议等方面进行区域协作,标志着山东省半岛城市旅游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11月5~7日,半岛10市在青岛联合举行了“半岛城市群8+2海外旅游推介会”,向来自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旅行商、记者等推介山东旅游产品,扩大山东旅游的整体影响。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合作模式,将是半岛城市群区域旅游合作的目标。山东10市在整合半岛旅游资源时,集体面向新亚欧大陆桥及黄河流域、京津唐区域、沪宁杭区域、珠三角区域、辽东半岛城市群及东北区域、成都与重庆区域、环武汉区域等地进行区域旅游招商,并相应地增加半岛城市直通这些地区的必要的空、海、陆快速交通工具,以便更多的国内游客来游山东半岛、游齐鲁大地,使山东半岛真正成为新亚欧大陆桥和黄河流域旅游带的龙头,成为京、津、唐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后花园。

3.3 推行半岛旅游城市公交一卡通

充分发挥半岛城市群区域旅游合作在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优势,建议山东半岛10市实行半岛城市公交一卡通制度,支持半岛人游半岛和山东人游半岛。作为区域资源整体吸引国内游客到山东半岛来旅游,实行半岛城市公交一卡通制度,是逐步建立和发挥同城效应,支持全国人游半岛和山东人游半岛的有效办法之一。在实行半岛公交一卡通时,可给持卡游客一定的优惠,以鼓励半岛人游半岛和山东人游半岛。这对启动山东内部有近亿人口的旅游市场能起到促进作用。作为启动阶段,也可以先在济南-青岛之间、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之间先进行试验,逐步启动市场,最终达到在10市实行公交“一卡通”。

[1] 山东统计年鉴编辑部.2009山东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 陈绍友. 重庆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 经济地理,2006(9):861-866.

[3] 郭利平,陈忠暖.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分析和类型划分[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3):88-91.

[4] 卞显红. 城市旅游空间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3):93-96.

[5] 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192.

[6] 邓冰,俞曦,吴必虎.旅游产业的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5(6):23-26.

猜你喜欢

山东半岛半岛城市群
蛇口半岛
“半岛骑遇”,5月阳澄湖半岛上演最欢乐骑行记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公元前500年前后意大利半岛的居民
基于熵权法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中集约用海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中集约用海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山东半岛南部海岸一次局地极端降雨过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