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看待“日美安保”转向
2010-01-20
庚 欣
1月19日是《日美安保条约》修订50周年纪念日。从1951年老安保与朝鲜战争,到1960年修订“新条约”与越南战争,直至1996年“日美安保共同宣言”及“周边事态法”与台海,以及2009年初日美议论重新定位“日美安保”与钓鱼岛等,“日美安保”几乎一直在牵动着中国人的神经。
2009年末,“日美安保”的历史似乎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日民主党上台后明确表达了“脱美”方针,从停止印度洋供油,到延迟普天间基地移设,看来是真要对“日美安保”“动手术”了。日本时隔50年针对“日美安保”的又一次大动作,可能带出一个极为复杂的变局。
日本以前一直是采取“搭美国车”的方式,到小泉时代达到了顶点,结果反而损害了日本在亚洲及国际上的声誉。民主党上台后,一改日本过去的作法,以“脱美”这样直截了当的逻辑,表明接近亚洲及国际社会的意图,目的还是要建设一个被人们接受的政治大国。民主党与自民党其实是“殊途同归”。
“日美安保”之变使日美关系出现了正常化的趋势,但日本还舍不得放弃长期与美合作中得到的好处;当然日本也明白不与美国划清界限,就永远也走不进独立的政治大国行列。这是目前日本面临的困境,但只要方向确定,剩下的就是方法与时间的问题了。在这个变局中,美国的“退”是必然趋势,美国要考虑的只是如何明智地“退而求其次”。
另外,美日对中国也有矛盾心态∶美国既希望与中国强化包括军事在内的各种关系,又疑惧中国在亚洲乃至全球的政治企图。日本则既希望中国成为其经济复苏、政治转型的助推器,又担忧中国在东亚竞争中更胜一筹。近来围绕印度洋供油的“日退中进”之猜测也反映出日本对中美军事等关系升级的关注。在将来的一段时间里,类似的问题还会不断产生。
“日美安保”这艘“船”正在转向,是可以肯定的。这个过程对于中国一定是利大于弊。50年前,中国就明确支持日本人民反对“日美安保”的斗争。但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日本保守势力的抬头,中美关系进展较快,而中日关系则显得有些逊色。在民间感情层面,与中美间好感度上升形成对比的,是中日间好感度的下降。这些无疑对于近十几年的中国外交政策及对日美态度形成重要影响。小泉时代的风波,更强化了上述反差。
今天中国很多人都会将“日美安保”作为“比较好”的选择,而对于日本“脱美”独立发展军事力量、成为政治大国抱有疑虑。然而,中国目前并无能力干预日美关系,也不便阻止日本脱离美国的努力。而且日本无论于情于理都将走向自主国家,这是中国必须面对的现实。中国应该对日本的努力及“日美安保”的变化,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而尊重日本人民的选择、注意与美日关系的平衡、促进中美关系的升级,应该成为中国今后一段时间的战略选择。▲(作者是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