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游泳”
2010-01-19编译刘国栋张文华
编译/刘国栋 张文华
在新世纪的前10年里,迈克尔·菲尔普斯超越了人们的期待,树立了令人羡慕的光彩标杆。然而,已经拥有一切的菲尔普斯仍不满足。去年年底,菲尔普斯和教练鲍勃·鲍曼接受了国际泳联杂志欧洲主编、英国名记者克莱格·洛德的采访。
迈克尔·菲尔普斯反戴着棒球帽,好像有意让光线照在脸上。 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位运动员能够与24岁的菲尔普斯比肩,超越他所创造的人间纪录。这位超级体育大腕,专门为取得历史性成就而活。从这位大腕的成就和依稀可见的目标以及还不是最终的雄心壮志来看,他是一个渴望得到满足的人物。不过,他的愿望至今还没有完全得到满足。
1 关于纪录
你可能以为,让那些纪录菲尔普斯游泳生活的人着迷的统计数字,菲尔普斯会了如指掌——一次奥运会上获得奖牌最多的运动员,在不止一次奥运会上获得奥运奖牌最多的运动员,创造世界游泳纪录最多的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头衔最多的运动员;14枚奥运金牌和两枚奥运铜牌;在世界长池游泳锦标赛上获得过22枚金牌和4枚银牌……但是,事实上,对于上述史无前例的成就,菲尔普斯不甚了了。他说:“我对于那些事情不清楚。”
在菲尔普斯旁边的是鲍勃·鲍曼,他的身份是教练,导师,引航员,最终还是一位策划菲普斯式游泳交响乐的作曲家。这部交响乐的创造开始于一位11岁的男孩吹着口哨,穿过美国东海岸城市巴尔的摩一所浴室的门口。鲍曼说:“我们不时会提出某件事情进行讨论……他创造的纪录超过了施皮茨创造的世界纪录多少等等。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他们最新的“有趣的事情”是了解一下他们是否已经超过了美国国家冠军的纪录。美国游泳界的传奇人物特雷茜·考尔金斯获得过48个美国游泳冠军。菲尔普斯像一个男孩,掰着手指进行计算,回顾他每一次获得冠军的情形。鲍曼微笑着站在一旁。“在他11岁,12岁和更大一点时,他就知道他必须战胜什么,他知道所有的纪录。他知道他的目标何在。他坐在游泳池的地面上,记下了各种纪录,并且铭记在心。对于这么年轻的少年来说,这显然相当与众不同。”
2 与鲍曼的合作
菲尔普斯到达巴尔的摩青年游泳池对于鲍曼是一个机会。10岁时,鲍曼学会了演奏乐器。12岁时,鲍曼的父亲带他观看了游泳比赛。在这次比赛上,美国名将考尔金斯出尽了风头。鲍曼回忆说,观看考尔金斯比赛“好像听到了管弦乐队演奏。”最终,贝多芬迷鲍曼在大学里获得了发展心理学学位,并且成了马里兰州一家种马场的老板。
此前,鲍曼几次希望将音乐的严谨和不断重复运用到体育教练的实践中去,但是没有获得成功。在最初担任游泳教练时,鲍曼的节奏让诸多游泳少年颇为吃不消。鲍曼说:“我当时肯定热情过分了。”遇到菲尔普斯之后,鲍曼感到11岁的菲尔普斯是一位能够与他的训练节奏合拍的孩子。鲍曼说:“菲尔普斯最伟大之处在于他能够在面对压力时放松自己,并且能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他所面临的压力越大,他表现得越好。这一点实属罕见。他有能力在关键时刻发挥他自己的最好水平。”
菲尔普斯有能力忍受鲍曼称之为“比美国国内或者国外其他任何游泳运动员更为紧张的训练计划”。菲尔普斯每天训练时要游16公里到18公里,一周训练7天,其中6天要训练6个小时,圣诞节当天也是如此。自从14岁以来,菲尔普斯一直坚持如此之大的训练量。
“我参加伦敦奥运会的目标非常之高,而且这些目标非常富于挑战性。我认为,有些事情确实让我感到兴奋,而且我也知道我希望得到什么。如果我实现了我的目标,我就能够回顾说,我已经做到了我在体育方面希望做到的一切。”
3 成功的秘密之一、二、三
在学校时,菲尔普斯被同学嘲笑为“听力困难”,语言表达笨拙。他的母亲回忆说,她的儿子“发育不均衡……先是他的耳朵,然后胳臂长得特别长,然后是身上的某个其他部位……”还是孩子的菲尔普斯听到小伙伴嘲笑他时,感到“深深受到了伤害”。但是,他将他的愤怒倾注到游泳训练中去了。
将消极因素变成积极因素的能力是菲尔普斯获得成功的秘密之一。鲍曼说:“我给菲尔普斯取的绰号之一是动力机器(Motiwation Machine)。无论情绪好坏,他都能够摆平任何事情以得到收益。成功使他得到了动力,他喜欢游得很快;当他游得很快时,他就会回去训练得更好。失败、金钱、人们对他的评头论足都会成为他获得成功的动力。他所遇到的任何事情都会促使他训练得更为艰苦,游得更好。充分开发和利用他的能力是菲尔普斯最为伟大的品质之一。”
鲍曼早期就发现了菲尔普斯身上隐藏的潜质。鲍曼说:“在年龄不大时,菲尔普斯就具有了某种精神上的方法。他可以忘记任何事情。他能够将任何与游泳训练和比赛无关的事情拒之门外,置之脑后。”这种心理技术使他受益匪浅。
菲尔普斯还有一个内置的时钟。当他11岁时,鲍曼要求菲尔普斯写下三场他特别喜欢的比赛中希望达到的时间。6个月之后,他准确地完成了时间任务,准确程度达到了百分之一秒。“我不知道这种准确程度是如何产生的,但是事实确实如此。他总是非常好地感觉到他希望达到什么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4 不,不,我们再试一次
年轻的菲尔普斯身上充满了坚强的决心。鲍曼回忆说:“他游得非常之快。他不得不升班,与年龄比他大的运动员一道游泳……在训练结束时,也就是这堂游泳课最为困难的时侯,我看到一个小帽子向前冲去,随着每一个游泳动作的重复,他超过了参加训练的所有其他运动员,游到了最前面。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事情。当晚我兴奋得难以入睡。当然,我当时没有将我的兴奋程度告知菲尔普斯。”
反之,鲍曼不断给菲尔普斯增加训练强度,提出更高的目标。在一次特别忙碌的训练之后,菲尔普斯离开了泳池,开始向附近观看训练的女孩泼水。鲍曼回忆说:“我说,你应当非常疲倦了。你已经进行了一场非常艰苦的训练。我永远不会忘记,菲尔普斯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我,并且说道:‘我不累’。此刻,我确定了我的生活目标,看一看我是否能够完成这一目标。”
鲍曼带着菲尔普斯参加了少年游泳比赛。比赛期间,“菲尔普斯上午参加3场比赛,下午参加3场比赛,每一次比赛之后,他走出泳池,然后说道“我非常疲倦”。我就对他说:‘不,不,再看一看。我们再试一次。’每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菲尔普斯都会再次回到游泳池,再次游起来。
鲍曼拟定的每一项技术指标不啻是典型的心理学学者和深刻的思想家的作品。这位思想家不惜扮演严厉的教头,目的就是促使菲尔普斯达到和发挥最佳水平。鲍曼微笑着回忆说:“在2003年墨尔本世界杯游泳大赛时,我有意睡在了他的护目镜上。菲尔普斯说道,有人压了我的护目镜。我说,嗯,你恰恰需要锻炼一下没有护目镜参加比赛。”
当身材高挑,骨瘦如柴的男孩菲尔普斯首次参加美国全国青少年游泳比赛时,鲍曼注意到,菲尔普斯已经不再戴着护目镜了。鲍曼回忆说:“我看到了菲尔普斯的护目镜放在了我们游泳队的地方。我当时能够将护目镜拿给他,但是我决定让他的护目镜还放在原处,看一看菲尔普斯如何行动。因此,菲尔普斯没有戴着护目镜参加了比赛,而且获得了胜利。就像后来北京奥运会的200米蝶泳比赛一样(当时菲尔普斯的护目镜进水了)。”
鲍曼说:“无论在比赛还是在训练中,我总是想方设法找到方法,使菲尔普斯处于逆境,然后让他去克服这些困难,走出逆境。”鲍曼带着14岁的菲尔普斯参加晚上的比赛,要求司机故意推迟到达。鲍曼吃吃笑道:“这样的话,就无法得到晚餐,菲尔普斯必须自己解决这个问题。”鲍曼的有些诡计和策略来自于澳大利亚游泳导师比尔·斯维藤哈姆。鲍曼回忆说:“我在澳大利亚体育研究所(AIS)时,斯维藤哈姆正在训练澳大利亚少年游泳运动员。一堂课之后,这些运动员全都抱怨饮水器的水太热了。所以,第二天,那里没有饮水器了。”饮水器已经被拿走了。
菲尔普斯能够很好地对付这种心理测试。鲍曼说:“他经常在训练中解决压力问题。有些压力来自我本人。我们必须将他置于这样的状态之中,比如直到他游出了某个时间,训练才能够结束。事情必须绝对正确无误地完成,否则就必须重来。”
鲍曼说:“我认为,菲尔普斯是一位典型的游泳运动员。他面临的压力越大,他的兴奋程度越高,对付压力的能力也越高。随着压力的增大,他的表演水平将会提高,这种情况非常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