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奶促销“组合拳”的策划与执行
2010-01-18程晗
文/程晗
一、“单拳”式促销与“组合拳”式促销
拳法中,单拳固然能打击对手,但若不能击中要害,可能会反受对手一击。组合拳就大不一样,它是若干单一拳法经过合理组合形成的一套拳法,可以进行连续攻击,致对手于无反击之力。显然,组合拳能发挥出比单一拳法更巨大的威力。
在任何一个城市的卖场终端,此起彼伏的促销活动正如一场又一场的拳斗,各个乳品品牌竭尽所能,打败竞品,赢得胜利。然而,仅仅特价或买赠等的“单拳”式促销提供的价值较为单一,对精明的消费者已经难以奏效。
促销活动,从其本质上来看,主要起着与消费者沟通和向消费者提供价值等两大作用。促销活动首先是与消费者的一种沟通,比如说,通过特价促销传递出让利的信息,通过免品传递出产品的品质信息等等。而通过促销活动向消费者提供的价值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的价值有价格上的优惠、免费得到其他好处等等,比如说,通过买赠促使消费者尝试其他产品或者得到其他利益(如购物袋);隐性的价值体现在促销人员的热情服务、堆头带来的美观感受,甚至是感受到浓烈的节日氛围等等。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单拳”式促销渐渐失效的原因主要来自于顾客价值与竞争两方面,首先,单一促销方式提供的是单一的价值,如特价仅仅是价格上的优惠,人员促销仅仅是更好的服务。对于寻求价值最大化的消费者,这并不足以促成购买行为,更不用说成为忠诚顾客。其次,不同品牌液态奶之间的竞争,使单一的促销方式成为不断探底的恶性循环。精明的消费者早就学会了货比三家,特价促销: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买赠促销:没有最好(的礼品),只有更好(的礼品);人员促销:没有最多(的人员服务),只有更多(的人员服务)……然而,对于多数乳品企业,来自终端的“更低、更好、更多”的压力已成为利润不断压薄、品牌形象不断弱化的元凶,陷入“进不能赢、退不能守”的尴尬境地。“组合拳”式的促销恰恰能弥补单一促销的多种不足,在不多花费销售费用的情况下,准确打击竞争对手,抢夺市场份额,某些促销组合甚至能发挥提升产品及品牌形象的作用。
“组合拳”式的促销是若干种促销方式的有效组合,或者叫做促销组合,如最为常见的“特价+堆头+人员促销”。“组合拳”式的促销通过更丰富的促销方式、更完善的促销方案和更集中的促销表现,营造更具吸引力的现场氛围、提供更全面的价值、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实现更大的效果。
通过近期对全国卖场的研究,我们区分出了两类主流的促销组合。其一是以人员促销为主体,结合特价、买赠、免品、堆头等的促销组合,这种促销组合的优点是形式灵活、容易操作、增量显著,缺点是对品牌及产品形象贡献有限,短期效应明显,在促销活动结束后,难以维持高销量。其二是以店中店为主体,结合特价、堆头、免品、人员促销、广告、互动活动等的促销组合,尤其适用于以提升产品及品牌形象为主要目的的促销活动,但缺点是店中店带来的制造成本、超市费用等较高。
二、促销“组合拳”的策划与执行
促销组合的策划并不难,只需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是思维的问题,其次是费用的问题。
为什么思维的问题要首先解决呢?长期以来,在终端中各大乳品品牌就单一促销方式的竞争此起彼伏,导致了销售人员的思维定势,即“只要向消费者提供实惠了,消费者自然会买账,销量一定胜过竞品”,因此出现了更低的特价促销,更好的买赠促销,更多的人员促销,更大的广告投入,等等。长此以往,尽管利润不断压薄,销量却停滞不前。要策划成功的促销组合,首先要打破 “更低、更好、更多”的单一思维,培养“更丰富、更完善、更集中”的组合思维。任何促销活动策划之初,必然有明确的目标,因此相关策划人员要从促销目标出发,寻求尽量丰富而且合适的促销方式,设计更为完善的促销方案,力求糅合多种促销方式,使其成为行云流水而威力巨大的“组合拳”,最后在终端以尽量集中的促销表现来实现。这一系列的策划思维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在执行促销活动之前,已确保了“组合拳”的胜利。
费用当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所谓“拿多少钱,办多大事”。促销组合看似因为使用了多种促销方式,使促销活动的成本成倍地增加了,但实际上,并不尽然。首先,从效果来看,据我们近期对全国卖场的研究,有效的促销组合对销量的提升作用远远超过单一的促销方式,短期增量甚至达到60%。其次,大多数促销组合是将分散的促销活动集中于一个或几个单品,也就是说,在固定的促销预算内,重新分配了各单品的促销费用而已。
下面我们具体说说这两种促销组合分别如何策划。
促销组合一:以人员促销为主体的促销组合
在这类促销活动中,促销员是整个活动的中心。为了使人员促销的效果达到最大,可以结合堆头、免品、特价、买赠等促销方式,比如说通过至少两名促销员的配合,利用话筒、喇叭、促销台、促销广告等助销物,一名促销员在邀请消费者进行免品、完成免品服务的同时,不断用话筒宣传产品特色、促销信息等,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意愿;另一名促销员向接受免品的顾客宣传买赠的优惠,如买两个产品还附赠一个购物袋,促使处于犹豫期或决定买一个产品的顾客产生批量购买的行为。需要注意的,特价和买赠在这种情况下,是起着互为补充、互相增值、使促销活动的吸引力达到最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促销活动会以促销员为中心,集中大批的顾客,但这不利于远处的顾客了解情况,因此大面积的堆头、较高处悬挂的促销广告牌及高音喇叭就发挥了作用。蒙牛及一些区域型领导品牌在卖场终端中较多地采用此类促销组合。
促销组合二:以店中店为主体的促销组合
店中店往往具有一定的促销主题,或以店中店为载体,举办特定主题的活动。这样的主题决定了店中店的造型风格,决定了以怎样的视觉效果给予消费者第一印象。这类促销组合在提高销量的同时,更能够提升产品及品牌形象,是具有实力的乳品企业的必备“组合拳”。在策划这样的促销活动时,首先要选择一个明确而且适当的主题,举个例子来说,近期伊利在一线城市的卖场中推出了以“世博会”为主题的促销活动,主题的明确性体现在店中店的设计风格中,所有店中店均以世博会中国主题馆“东方之冠”为原型,造型别致,红色醒目;伊利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乳品唯一赞助商,消费者对此身份有充分的认可,因此这一主题非常合适。当然,店中店作为载体,其他的促销方式也是不可或缺,这有助于在向消费者提供隐性价值的基础上,增加顾客的显性价值和消费者体验。在此,特价并非一个首选的促销方式,但是买赠、特殊堆头、人员促销及互动活动都较为合适,能够与店中店一同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特别是互动活动,店中店能够为互动活动提供充足的场地,促销员能够起到很好的活跃现场气氛、主持活动的作用,摇奖活动或者DIY活动能够增加促销活动的参与性、趣味性,极大地提升促销活动的效果。拿上述伊利“世博会”主题的促销活动来说,伊利设计了多层次的摇奖活动,消费者购买指定产品满一定金额,可摇动指定方块1次;满更高金额,可摇动奖品更多的方块1次,并均有奖品加倍的机会。从现场效果来看,伊利这招“促销组合拳”让其他竞品的促销活动“黯然失色”。
以上两种主流的促销组合,非常鲜明地体现了“更丰富、更完善、更集中”的组合思维,在促销活动还未执行之前,已实现了大半的成功。当然,要取得完胜,还需要有效的执行。执行促销活动,必须准确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组合拳”式的促销并不是创新的事物,而是液态奶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在单一的促销方式已不足以向消费者提供价值的情况下,“组合拳”式的促销方式以丰富的购买体验、多重的顾客价值和“1+1>2”的综合优势,成为多数乳品企业的必然选择和必备“利器”。
一是选择和培训促销员,一个优秀的促销员要具有热情、外向、细致、勤快等性格特征及音量大、善于交谈等素质。通过培训要使所有参与促销活动的促销员对促销活动的目的、流程、产品知识、销售话述、目标人群、执行规范等了然于心,在培训后,宜进行简单的考核和演练。二是准备充足的终端助销物,如促销服装、促销广告牌、促销台、免品纸杯、免品托盘、话筒、喇叭等等,这能够保证和扩大促销活动的效果。三是保证产品的供应,避免断货现象的出现。
只要把握了以上三个要点,严格执行了促销组合的策划方案,那么,一场成功的促销活动就呼之欲出了。
三、促销“组合拳”特别奏效的几种情况
相对于“单拳”式的促销方式,促销“组合拳”具有多种的优点,但同时也可能占用了其他产品的促销资源或者提升了促销成本,因此,我们还必须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促销“组合拳”特别奏效。
短期冲量
面对终端中竞争品牌间的促销方式雷同,或者推出单一促销活动一段时间后,消费者没有予以关注、增量不明显的情况下,有效糅合了多种促销方式的促销组合特别奏效。
新品推广
为配合新品上市,乳品企业往往会投入相应的推广费用,这非常适合推出一个组合式的促销活动,特别是对于定位于形象产品及利润产品的新品。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类促销组合中,应尽量不使用特价促销的方式,以避免损坏新品的形象。
节假日促销
喜庆的节假日本身就是绝佳的促销主题,特别是对中国人具有重要意义的中秋节、春节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需求的分化,儿童节、端午节、重阳节也成为很多促销活动的主题。以节假日为主题,策划并执行一个丰富、完善的促销组合,能够很好地实现提升销量的目的。
重点市场突破
任何一个乳品品牌都不能独揽所有市场,某些市场的表现突出,某些市场的表现不尽如意,这是正常的现象。对于某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市场,在大力进行突破及巩固市场地位的时候,乳品企业就适于采取“组合拳”式的促销。
树立产品及品牌形象
单一的促销方式更多的是起到增加销量的作用,而对产品及品牌形象的贡献有限,甚至会起到损害的作用。而糅合了多种促销方式、具有明确主题、终端表现更为集中的促销组合则能在提升销量的同时,与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树立产品及品牌的形象。
“组合拳”式的促销并不是创新的事物,而是液态奶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在单一的促销方式已不足以向消费者提供价值的情况下,“组合拳”式的促销方式以丰富的购买体验、多重的顾客价值和“1+1>2”的综合优势,成为多数乳品企业的必然选择和必备“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