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平江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途径

2010-01-15吴树人

时代农机 2010年11期
关键词:平江县平江农机化

吴树人

(平江县农机局,湖南 平江 414500)

平江县位于湖南省东北角,地处湘鄂赣三省交接的幕阜山脉南麓。土地总面积41.2万hm2,其中丘陵23万hm2、占56%;耕地面积4.67万hm2,其中水田3.73万hm2,占耕地面积82%。全县辖27个乡镇,775个行政村、25个居委会;总人口104万,其中农业人口72万、农村劳动力49万个。2009年,全县农机从业人员近2万,实现农机作业服务总收入2.6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63%。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新农村的具体措施。近年来,在中央惠农政策支持下,平江县农业机械化“十一·五”规划目标基本实现。在“十二·五”规划制定之际,探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方法、途径,对于促进与保障平江“十二·五”农机化规划的顺利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1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迫切性

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指农业生产中使用机器设备作业的数量占作业总量的百分比,一般按作业项目分别计算。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因素有:农机装备水平、地形条件、作业水平、安全水平、科技水平和服务水平。根据平江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平江的农机工作者、农民及党政干部都应进一步认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迫切性。

(1)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节约环保型农业”转变的关键。传统农业表现为:规模小、效率低、消耗高、环境污染大,以及有毒、有害残留控制能力差。“节约环保型农业”体现在:复种指数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耕地作业量减少﹙包括免耕技术的应用﹚、水资源消耗降低,以及种子、肥料和农药等物资的消耗减少等方面。农业机械化不仅使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而且可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2)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稳定、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基础。通过高效率、大规模地使用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数大幅度减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年均收入提高。

(3)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需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实现国家“新增粮食生产规划”、减少耕地抛荒、保证粮食安全的需要。根据2009年国家“新增粮食1000亿斤”规划,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和地位不可替代。特别是农业机械在防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当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2 平江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平江县农业机械化事业起步于上个世纪60年代,现在农机管理、技术推广、安全监管、教育培训、科研开发等农机化事业及农机总动力都有较大发展。至2010年10月,全县农机总动力达55万kW,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56台、全喂入式收割机780台、小型耕整机2万台、农产品加工机械(含饲料加工机)8150台、茶叶加工机械210台。机耕面积46万hm2,机收面积3.1万hm2,机械化植保1.47万hm2,机电排灌能力3.1万hm2。农机化综合水平达54%,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已降至38%左右。按国家农业部关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评价标准,目前平江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已跨入中级阶段(中级标准:综合机械化水平进入40%~70%之间,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40%~20%之间﹚。

(2)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化的推进。表1为2005~2009年平江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统计,5年间全县共获得国家农机购机补贴资金1470万元,拉动农民投入农机4978万元,新添农机具7818台套。表2为2005~2009年期间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五项主要指标,机耕机收作业面积、综合机械化水平、农机作业服务总产值逐年提高。

表1 2005-2009年平江县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统计

表2 2005-2009年平江县农机化水平五项主要指标

3 问题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

(1)存在问题分析。一是发展不平衡。从区域看,安定镇、加义镇、长寿镇、伍市镇和向家镇发展较快,其它乡镇相对慢;从生产环节看,机耕、机收发展较快,农产品加工机械化程度低、机插刚刚起步、烘干机械化为零。二是机械化应用水平低。表现为相同机型作业量差异大,不同环节作业效益相差大。调查表明:同型号拖拉机年耕作量高低相差4~5倍;不同作业项目纯收入差异也较大,如耕田作业纯收入比收割作业低15%~20%。分析这些差异与问题,发现主要原因是:农机科技培训及推广服务不到位,三包服务跟不上等。

(2)发展潜力预测。国家确立改造传统农业、力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必将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一是高性能高效率大中型机械会得到发展:由于农田基本规划和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田土丘块面积增大,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因此,大中型农业机械拥有量将有新一轮的增长。至2015年,预测全县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将达到500台,收割机保有量将达到1200台。二是水稻插秧机将成为发展亮点:人们对机械化插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全县3.73万hm2水田按早稻一季计算,机插水平若提高至30%,其作业面积达到1.12万hm2(16.8万亩),需要插秧机300~400台来完成;若机插水平提高至50%,其作业面积达到1.87万hm2(28万亩),需要600~800台插秧机来完成。未来5年,插秧机将成为平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三是植保、烘干机械发展空间巨大,渔业机械、茶叶机械、粮食及饲料加工机械前景看好。据测算,2015年,全县农业机械作业服务收入将达到4亿元。

4 提高平江农机化水平的途径

(1)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能为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须采取宣传推动、政策扶持、利益导向,基地示范等措施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目前,平江县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5家,承包土地面积2167.7hm2。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任务是:增加合作组织数量,扩大经营规模,规范经营行为,提高经营效益。

(2)加快农田基本建设。平江为典型的丘陵县,田块小,机械作业效率低。规划整理后的农田,可使农机作业效率提高25%~30%。如长寿镇大水、新建、民胜和金龙4个村,目前已完成土地改造面积335.6hm2,改造后的丘块面积在0.2hm2以上,机耕道路畅通,为土地规模经营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创造了条件。

(3)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扎实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使补贴款实实在在贴到购机农户手上。通过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使农业机械的运用渗透到农、林、牧、副、渔业各个领域和各个生产环节。到2015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应达到78万kW、年均增长8%,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60%。

(4)引进推广农机化新技术。积极引进推广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农业机械,如有机肥、缓释肥和高效低毒农药施用机械,节能型动力机械,精量播种和节水灌溉机械;计算机、微电子、自动化、智能化和机电液一体化等高新技术将在农业装备上广泛应用。引进科技含量高,又适合平江丘陵山区使用的轻便农业机械,提高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率。

(5)加强农艺与农机配套技术研究。2010年仅在向家镇推广水稻插秧机2台,水稻机插秧尚处于试点阶段。与周边县市甚至与广西、湖北等地比较,平江机插秧推广起步晚、力度小。平江水稻种植面积基数大,又是全国产粮大县,推广机插秧技术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建议县政府牵头,农机、农技部门密切配合,迅速组成农艺与农机配套技术专题组,制定机插秧技术推广方案,争取立项,突破机插秧和配套育秧技术“瓶颈”。

(6)农机部门要在管理中做好服务。政府农机化主管部门应当争取资金投入、加强部门协调,促进全县农机化平衡发展。特别要在管理中做好服务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及服务体系建设,在技术培训、“三包”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为目标责任,促进平江现代农业发展。

猜你喜欢

平江县平江农机化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贫困地区县域整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鹰岩崖居——自在平江野奢酒店
童心艺海炫彩未来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强制捐款
平江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