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蚁入侵中国的定性与定量风险分析
2010-01-12黄可辉黄振
黄可辉,黄振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福州 350003)
红火蚁入侵中国的定性与定量风险分析
黄可辉,黄振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福州 350003)
本文遵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PRA)准则,利用相关风险性分析模型,从国内外分布情况、潜在的危险性、受害对象的经济重要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及管理难度等 5个方面对红火蚁在我国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红火蚁的危险性综合评价的风险值 R=2.47,属于高度危险的有害生物,据此,提出了相关的风险管理管理措施,为防止红火蚁传播扩撒提供依据。
红火蚁;害虫风险分析;风险管理
前言:红火蚁 (Solenopsis invictaBuren)俗称入侵红火蚁,隶属膜翅目 (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家蚁亚科 (Myr micinae)火蚁属 (Solenopsis),是一种杂食性土栖蚁类害虫。红火蚁最早分布在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 (包括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是一种危害农业生产、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重要外来有害生物,同时,红火蚁能利用其巨大的生态位优势对被入侵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此外,红火蚁还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人被红火蚁刺伤后,轻者产生灼痛感,伤处出现脓泡并留下长期疤痕,重者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它是一种对农林业发展、基础设施以及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危害性极大的入侵昆虫,红火蚁已被认为是世界上 100种危害最为严重的入侵生物之一。为了对红火蚁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本文对红火蚁传入中国的风险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估红火蚁传入中国的潜在危险性,为制定检疫对策和实施检疫防御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1 红火蚁风险分析的开始阶段
1.1 风险分析的起点
红火蚁原产于南美洲的巴拉那河 (Parana)流域 (包括巴西、巴拉圭与阿根廷),从红火蚁的扩散、传播途径看,19世纪 30年初,红火蚁入侵美国南方的阿拉巴马州以来,每年以 198公里的速度扩散,在世界范围内,红火蚁呈迅速扩散趋势。于 1975—1984年入侵波多黎各,2001年红火蚁跨越太平洋,侵入新西兰和澳洲,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建立了种群,1999年入侵我国台湾地区,2004年末入侵我国广东省吴川等地陆续出现红火蚁疫情[1-2]红火蚁的风险研究、评估与分析研究从检疫性有害生物可能传播的途径开始。
1.2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
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地区是中国大陆。
2 红火蚁风险评估阶段
2.1 定性分析
2.1.1 国内外分布与重视程度 (1)国内外分布:红火蚁最早分布在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目前,巴西、巴拉圭、阿根廷、南美、美国东南部、波多黎各.南部加州、安提瓜和巴布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波多黎各、巴哈马群岛、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地区、香港、澳门、广东省吴川市、深圳、惠州、广州市,湖南张家界,以及福建省龙岩市等地有红火蚁记录或报道[3]。广东部分地区已有红火蚁记录或报道[4]。(2)国内外重视程度:是一种对农林牧、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外来有害生物[5]。倍受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农业、林业部门在组织专家进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和《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将红火蚁列入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并启动了《红火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于 2005年发布第 453号公告[6],口岸和内外检疫部门,加以检疫封锁控制,采取严格措施,严防红火蚁传入并统一部署疫情监测和防控。发现疫情,及时通报,严格除害。由于红火蚁造成的危害极大,我国大陆自入境货物中连续截获和发现红火蚁以来,政府和科学研究机构均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检疫防控和除害等技术研究,加以防范和减低风险。我国政府采取了极为严格的官方控制措施,并正采取严格有效的官方措施加以控制。因此,红火蚁符合风险分析的地理标准和管理标准。
2.1.2 传入的可能性 红火蚁能通过爬行、自然迁飞和随水流等进行自然扩散传播,红火蚁还可以形成漂浮的蚁团存活数周,通过受蚁巢污染的园艺植物、种苗、盆景、草皮等带有土壤的园艺产品和栽培介质。污染的车辆、原木和木质包装以及集装箱箱体中粘附带有蚁巢的土壤和垃圾堆肥等进行扩散作远距离传播,这是人为传播的主要和重要途径。所以,随着国际市场的开放,国际农产品贸易交流的频繁和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红火蚁可随农产品、花卉和苗木的输入和流动传入和扩散。2005年以来我国多次从进境物的废纸、木质包装、原木、苗木和水果中截获到红火蚁。
从全国口岸近几年来检疫截获的情况看,2003-2009年间,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口岸,也多次从废纸、装载货物、商品的集装箱、木质包装、原木、板材、花卉种苗等发现截获了红火蚁,所以,红火蚁从进境的物品、交通工具和包装物等夹带传入的可能性大。尤其是从疫区输入进口物品,是红火蚁作远距离传播和传入的主要途径。
2.1.3 定殖可能性 红火蚁可以在中国大陆 19个省区的 47个市、县 (地区)生存,其中在温湿度较高、降雨量较多的华南地区最适宜生存,其适生范围在 16.320N~41.330N,91.460E~122.010E[7]。在中国的分布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北纬 33.40以南的地区,最适宜的分布区是北纬 32.90以南。即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江苏、重庆、上海、浙江、贵州、台湾、海南全省,以及河南、陕西、甘肃、湖北、云南和安徽 5省的南部地区、四川的东南部、山东省的局部示,有安徽、福建、江西、广东等 16个省有红火蚁适宜的生存环境,也存在遭遇入侵的可能。我国地大物博,许多省份气候适宜尤其是南方地区,气温高、湿度大、常年雨量充沛。这些地理气候条件也适合红火蚁在我国的许多地区生衍,所以,红火蚁在我国许多地区定殖的可能性很大。
2.1.4 定殖扩散的可能性 红火蚁主要有自然迁移,随洪水、货物流通和旅客携带以及国际邮寄物等多种形式扩散,雌雄蚁可飞到约 90至 300米的空中进行婚飞配对与交配,完成交尾的雌蚁可以飞行 3至 5公里降落寻觅筑新巢的地点再行繁衍。红火蚁可以卵、成虫等多种形态混杂在草料、动物的毛皮、货物流通和旅客携带以及国际邮寄物等商业活动进行传播和扩散,其扩散速度很快,至今,该虫已从疫区发生地成功地向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扩散,并已经在部分地区定殖。自 20世纪 30年代红火蚁首次报道侵入美国以来,每年以近 200 km的速度扩散。至今,该虫已从疫区发生地成功地向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扩散,并已经在部分地区定殖。随着国际经贸进出口的快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往来日趋增多,如货物贸易、交通工具运输和货物的包装材料夹带等,都成为了红火蚁跨境入侵传播的有效途径,所以红火蚁在我国定殖扩散的可能性很大。
2.1.5 经济潜在危害性 (1)繁殖能力特强:一个蚁后一天可以产一千五百至五千粒卵,被认为是世界上一百种危害最为严重的著名入侵生物之一。(2)危害性大:红火蚁对入侵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对外贸易、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红火蚁是一种杂食性昆虫,捕食土栖动物,其攻击性较强,会破坏庄稼及攻击人畜,破坏生态环境,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8]。红火蚁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儿童、老人和过敏体质者是受红火蚁威胁的“高危人群”。因红火蚁蚁群种群数量大,分工严密,性喜群聚并好攻击,对其栖息地周边的生物也构成很大的威胁。台湾所发现的红火蚁,不仅大量出现在水稻田、蔬菜园、农舍、竹林等农用地中,还出现在都市中的公园绿地、行道树、草地、铁轨、空地等处。红火蚁侵害生物物种,影响和危及农林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态平衡。(3)影响进出口贸易:在进出口对外贸易中,发现红火蚁疫情,须进行严格的检疫除害处理,也势必对正常对外贸易产生许多较大的影响[9]。(4)难防治:由于红火蚁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能力,所以从红火蚁的扩散和危害的历史情况来看,由于它多为多蚁后制种群,繁殖力较强,是高度分化的社会性昆虫.与其它物种的竞争能力也特别强 ,且红火蚁个体小,传播途径多,且易隐藏在土壤中,具有较强适应性和抗逆性,适生范围广,检疫难度很大,一旦传入,在新的地区建群,则难以根除,且耗费巨大。一旦传入,后患无穷,势必严重影响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进出口经贸的往来,对当今国际经济一体化、经贸往来频繁的国家,潜在的经济危害性很大。
2.2 定量分析
2.2.1 红火蚁 PRA评估量化模型的建立 鉴于以上的分析,根据目前国际通用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参照黄可辉等建立的三裂叶豚草及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风险分析的评估体系[10-11]结合红火蚁的特点,构建了红火蚁的定量的风险分析一、二级评判标准的计算模型,见表1。
表 1 红火蚁 PRA评估量化分析指标评判标准
*注:加粗斜体并带下划线的赋分值为红火蚁的相应得分
2.2.2 PRA评估量化分析指标评判结果 P1=2,P21=3,P22=1,P31=3,P32=3,P33=2,P41=3,P42=3,P43=1,P44=3,P45=2,P51=1,P52=2,P53=3。
2.2.3 PRA评估量化分析一级指标的计算 计算方法如下:
P1值不变;
最终计算得出:P1=2,P2=3.5,P3=3,P4=2.22,P5=2.
3 风险管理
本文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对红火蚁有害生物传入中国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明确了红火蚁是危险性高的有害生物,建议有关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制定相关规定,以保护果蔬生产的安全。我国已成为WTO成员国,国际市场全面开放,进口货物等进出口量日益加大,要进一步严把进境检疫关,一旦发现虫源,对感染的货物要严格进行除害处理,严防红火蚁从疫区传入传播;加强检疫宣传,提高国民检疫意识,防止因人为因素造成红火蚁的传入及传播。对红火蚁的适生区加强监测,发现该虫,应立即灭杀。为防止红火蚁入侵、繁殖及危害,除了加强对红火蚁的虫情监测研究外,还要加强对该虫性诱剂的研究,为进一步建立外来入侵性红火蚁信息监测网打下良好的基础,排除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确保我国农牧业生产安全和对外经济贸易。
本研究建立的风险性综合评价体系为其它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风险评估提供了借鉴;研究的红火蚁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及潜在风险,为开展红火蚁疫情调查、诱捕监测、针对性检疫、有效防治以及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等提供科学依据;对防止外来实蝇传入、传播,保护果蔬生产安全,促进对外贸易和地方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李宁东,陆永跃,曾玲.广东省吴川红火蚁生境类型、空间分布和抽样技术的研究[J],2006,25(1):31~36.
[2]杜予州 I,顾杰 ,郭建波.入侵害虫红火蚁在中国的适生性分布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7,400):99-10.
[3]HungA C F,Vinson S B.Factors a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fireants in Texas(Myr micinae:Formicidae)[J].Southwestern Naturalist,1978,23(2):205-2 14.
[4]DasLRJ,Vande rM RK,PorterSD.Red imported fireants expand their range across the West Indies[J].Florida Entomolo—gist,2001,84:735-736.
[5]雷仲仁,罗礼智,郑永权,等.对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红火蚁的考察[J].植物保护,2005,31(3):64-66.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 453号[R].2005年 1月.
[7]薛大勇,李红梅,韩红香,等.红火蚁在中国的分布区预测[J],昆虫知识,2005年,(1):57-60.
[8]Yeager Frequency of fire ant stinging in Lowndes County,Georgia[J].Journal oftheMedicalAssociation ofGeorgia,1978,67(2):l01-102.
[9]杨伟东,余道坚,陈志粦,红火蚁对农业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J].植物保护,2005,31(5)75-78.
[10]黄可辉,郭琼霞,刘景苗.三裂叶豚草的风险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6,35(2):412-415.
[11]郭琼霞,虞贇,黄可辉,等.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传入中国的定量风险研究 [J].武夷科学,2005,21(1):81-85.
[12]梁忆冰,詹国平.进境花卉有害生物风险初步分析[J].植物检疫,1999,13(1):17-22.
RISK ANALYSIS ONSOLENOPSIS INV ICTABUREN IN CHINA
HUANG Ke-hui,Huang Zhen
(Fujian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 ureau,Fuzhou Fujian350001,China)
Following the Pest Risk Analysis(PRA)rules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PestMeasurements(ISPM)by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were carried out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Solenopsis invictaBuren risk levels.By use of relationalmodel of PRA,theSolenopsis invictaBuren risk levelwas investigated in five aspects,namely,distribution,potential damage degree,economical importance value of the damaged objects,settlement and diffuse abilities,and management difficulty.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ynthetical risk valuewas defined as 2.47,high risk pest.In thispaper,the riskmanagementmeasures were also proposed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Solenopsis invictaBuren
Solenopsis invictaBuren;pest risk analysis;risk management
S41-30
A
1001-4276-(2010)01-085-07
2010-12-09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项目:重大植物疫情监测和风险预警关键技术研究,计划编号:2008 IK264。
黄可辉 (1954-),男,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植物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