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巨无霸”脚步正在加快
2010-01-09□
□
周咏梅 摄
2009年,面对市场需求下降、阶段性供需矛盾突出、行业竞争明显加剧等复杂形势,中国石化炼油板块围绕“打好翻身仗、做出大成绩”工作主线,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千方百计保增长,想方设法创效益,由“拖后腿”一跃而为增效创收的主力,显现了扎实的功底和突出的竞争优势。
炼油业是中国石化的传统优势、竞争长板,如何着眼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在构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此,中国石化提出:炼油业务要加快布局优化,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加工适应性和灵活性,到2015年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千万吨级炼厂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前3名炼厂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个奋斗目标将炼油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信息表露无遗,让人感受到炼油已进入高度集中时代,建设“巨无霸”型炼厂的脚步正在加快。
为何要优化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
优化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是提高我国炼油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去年出台的《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站在宏观的高度,提出石化产业要以实现规模经济、提高产业集中度为目标,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和采用园区化、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模式,使产业布局结构更趋合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形成若干个2000万吨/年级炼化一体化生产基地。这一精神明白无误地传达了鼓励炼油产业高度集中的信号,为建设大型炼厂扫清了政策障碍。
有关研究表明,炼厂规模从600万吨/年提高到1200万吨/年,可节省投资23%~25%,降低生产费用12%~15%,提高劳动生产率25%~27%。这说明炼油工业是规模经济比较显著的行业,装置规模对提高竞争力有直接影响。因此,加快优化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塑造一大批超千万吨级的“巨无霸”型炼厂显得尤为迫切。
中国石化提出“十二五”期间炼油推进优化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完全符合《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中国石化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大型化、集群化趋势十分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三大集群+沿江产业带已初步形成。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三大炼化企业集群占中国石化炼油能力的73%,千万吨级炼厂达到了10家。
镇海炼化总经理江正洪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对规模化发展体会很深。镇海炼化从“九五”末的800万吨/年到目前的23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增加了1500万吨,投入仅为116亿元。而现在新建一个复杂程度、清洁生产能力和灵活性相同的1500万吨/年炼厂,投资将超过220亿元。依托老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来实现大型化,使我们用较少的投入建成了国内最大的炼厂。
燕山石化总经理王永健观点十分明确。他说,加快炼油产业的布局优化是统筹解决资源与市场问题的重大决策,为了提高企业在高油价时代的竞争力,我国的炼油业应当向油品消费中心和原油接卸条件好的地区集中。
他进一步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我国的炼油能力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产业布局较为分散,企业平均规模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部分区域内仍存在小型、低效、工艺落后、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的炼油企业或装置,在综合商品率、综合能耗、现金操作费用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整体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增强炼油产业集中度,按照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原则,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意义重大。
广州石化总经理冯建平认为,中国石化炼油产业向大型化、集约化发展是非常正确的选择。我国石油资源比较缺乏,石油资源对外的依存度越来越高,达到50%以上。怎样合理地利用宝贵的原油资源,其布局应该值得重视和研究。通过合理的区位划分和市场定位,能最大限度地节省物流成本,既利用好原油资源,又防止局部产能过剩。目前我国有几亿吨的原油加工能力,但质量不高,效率指标落后,竞争力不强。很多企业规模较小,特别是大量的地方小炼油厂,工艺落后、加工流程短、损耗高,对环境的危害也大。如果中国的原油加工能力是这样零碎地拼凑起来,那绝对没有竞争力。因此,不断进行区域优化,提高集中度,把炼油企业的规模做大,才能尽可能实现炼化一体化,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为何要提高加工适应性和灵活性
提高加工原油的适应性及灵活性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王永健认为,我国的炼油行业受国际原油市场影响较大,油种选择余地较小。受装置工艺、设备材质、产品质量以及安全环保等限制,一些炼油企业对进口原油,尤其是高硫、高酸劣质原油适应性较差。随着原油资源的减少以及油价的差别化,必然要求炼油企业提高加工原油的适应性及灵活性。
他说,近年来,燕山石化在总部的大力支持下,抓好装置改造和技术攻关,从单纯加工大庆原油,到加工俄罗斯原油,再到加工几十种外油,适应性、灵活性不断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和赢利能力显著提高,改善了原油结构,降低了采购成本,增强了炼化一体化的优势。
中国石化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大型化、集群化趋势十分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三大集群加沿江产业带已初步形成。杜志炎 摄
冯建平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近几年来国际油价也越来越高,用什么油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要根据国际原油市场情况来确定,如果加工适应性差,选择余地就小。选择的油种范围越小,成本就可能越高。任何油种只要出现集中购买,价格很快就会被哄抬起来。只有拓宽油种,才能有效控制原油成本。
规模化、集群化能直接改善和提升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集团公司年度工作会上明确提出到2015年,炼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千万吨级炼厂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前3名炼厂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对此目标,王永健十分赞同。他认为,这一目标的提出源于时代要求,基于中国石化实际,符合行业发展趋势,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我国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需要有自己的世界级石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中国石化下属的炼厂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必将对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江正洪说,炼油装置向大型化发展,既能减少投资、降低成本,保证市场稳定供应,又能增加经济效益,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可以实现企业间的原料互供优化配置,改善和提升技术经济指标,增强整体的竞争力。
从镇海炼化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来看确实如此。与2008年全国平均水平比较,镇海炼化主要指标全面胜出。2009年轻油收率为76.27%,而全国为69.7%;综合商品率为96.48%,而全国为91.4%;吨油取新鲜水为0.44吨,而全国为0.65吨;吨油废水排放为0.059吨,而全国为0.36吨;能耗为53.39千克标油/吨,而全国为63.9千克标油/吨。数据的对比更深刻地印证了加快布局优化、提高产业集中度决策的正确性、前瞻性,也说明这是把中国石化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能源化工公司的必然选择。
冯建平说,通过建设一批先进技术、先进工艺装备的大型的炼油企业,能有效提高整体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海南炼化和青岛炼化就是很好的例证。这样的现代化炼油企业,效率高,环保水平高,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很有竞争力,实现了大型化、集约化发展。
通过采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集团公司党组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和对行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切切实实看到了一批具有国际规模、国际水平的大型炼油基地正在中华大地上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