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坻57亿打造现代农业综合发展试验区
2010-01-08杨靖雯
杨靖雯
天津精神、天津速度和天津效益!
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努力强化大项目好项目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水平、做大经济总量的“引擎”作用。其中,就体现了天津精神、天津速度和天津效益。
在此,本刊将陆续介绍一些大项目好项目,以展示我们天津更多的亮点
打造现代农业综合发展基地
由天津滨海发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57亿元的现代农业综合发展试验区日前落户宝坻。记者在子项目现代农业创业园一期占地5万平方米的8座高标准智能化温室内看到,现代化的玻璃温室里微喷设备、暖气等设施一应俱全,种植的京栗红南瓜像一个个小灯笼挂满枝头、顶花带刺的新鲜黄瓜人见人爱……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种植的甜瓜、西红柿等绿色蔬菜已经先期上市,成为各大超市和酒店的抢手货,价格比普通蔬菜市场价高出近一倍。
作为本市农业重点项目,该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带动配套生产基地10万亩,1.3万个农户将纳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该项目将借鉴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先进经验,与著名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和知名农业工程公司、温室制造公司进行合作,引进一流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把现代农业综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成为以生态型、外向型、效益型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综合发展基地。
带动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产效益的提高
现代农业综合发展试验区规划占地9.6万亩,将建设包括现代农业创业园、科研中试区、仓储物流区、畜牧业特色养殖及沼气发电等综合设施,计划打造成国内规模较大的农业产业综合示范园区。
子项目现代农业创业园总投资3.5亿元、占地1460亩,计划建成一座以设施农业生产、科研为主体,结合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天津宝坻现代农业育种基地(一期)总面积490亩。温室区占地约250亩,其中:现代玻璃温室53040m2,约80亩;塑料薄膜温室65760m2,约100亩;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20160m2,建筑面积30亩,日光温室管理区2亩,总占地面积约50亩;加工配送中心6240m2,约10亩;雨水收集池2000m2,约3亩,仓储物流区5亩。研发管理区连同外围区共占地约100亩,核心部分占地70亩,包括科技研发大楼、综合管理大楼、现代农业培训中心、生态停车场、农业科技展示园及景观绿地等;后勤保障服务区占地约55亩,包括员工生活区10亩、燃气调压站3亩、给水厂8亩、变电站3亩、锅炉房20亩及内部道路等。道路、沟渠、景观、绿地及其他公共部分占地约85亩。
目前,子项目现代农业创业园一期总占地5万平方米的8座荷兰venlo式风格的现代玻璃温室和双层塑料薄膜联栋温室全部建成并产生效益,三年内加工配送中心、雨水收集池、仓储物流区、研发管理区、后勤保障服务区、商务会馆、养老公寓等其他相应设施将陆续启建。建成后的现代农业创业园将通过农业科技研发和示范推广,带动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产效益的提高;通过设施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探索现代高效农业的生产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方便的农产品,通过多样化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态化的农业景观,营建农业观光休闲和参与体验的场所。根据天津宝坻现代综合发展示范区总体规划和建设进度安排,现代农业创业园项目建设期从2008年开始启动,到2010年12月全部完成。
市场导向、龙头带动、基地生产、科技支撑
根据宝坻区总体规划,到2010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建成天津市的国家级安全食品基地,现代都市型工业生产和商贸物流基地,天津现代化生态城区。在《宝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宝坻区农业应按照“市场导向、龙头带动、基地生产、科技支撑”的发展思路,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实现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把宝坻区农业基本建设成为以生态型、外向型、效益型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综合发展试验区项目位于天津市宝坻区西北部牛道口镇区域内。项目用地北至鲍丘河,南至京沈高速公路北侧250米防护林带,东至宝平公路西侧绿化带,西边界距宝平公路约1300米,包括郭家深和焦山寺两个自然村。项目区位于津京冀交汇处,距离北京70公里、天津70公里、唐山80公里,与京沈高速公路和宝平公路相邻,交通十分便捷。现代农业综合发展试验区的主要功能和任务包括:农业高新技术研究的中试基地;成果的引进、示范与推广的中心;园艺作物种苗的快速繁育基地和高效设施农业的示范基地;农产品仓储物流及深加工中心。还将进行科技培训与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以及配套休闲、观光、餐饮娱乐等服务设施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