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媒体鼓吹强硬对中国

2010-01-07

环球时报 2010-01-07
关键词:人权制裁伊朗

●本报驻美国、加拿大、德国记者 萧达 陶短房 青木 ●本报记者 王跃西 雷达 ●郑润宇 汪析

中国不按西方的主意在伊朗问题上出牌,正在激起西方舆论对中国的新怨愤。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业遂5日表示,现在制裁伊朗的时机尚未成熟,由于中国是本月安理会轮值主席,急着想在新年初就通过联合国成功捆住伊朗核计划的西方人感到沮丧。美国《华盛顿邮报》称,中国抵制制裁伊朗的立场最近几个月愈加强硬,《沃芬顿邮报》抱怨中国“碾碎了”美国的希望。新年的头几天,西方媒体上攻击中国“傲慢”的言论十分集中。伊朗核问题、英国毒贩阿克毛被处决、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以及中国宣判异议人士几个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件被很多西方媒体和政客强行捏在一起,他们的结论就是中国面对西方“越来越强硬”,西方应当“警醒”。中国曾反复因人权、贸易遭西方舆论鞭挞,但西方带着如此受伤的情绪指责中国“傲慢”和“强硬”,却是从未有过的。“西方习惯了中国的沉默甚至忍气吞声。因此中国一些正常的表现,都会被他们看成是挑衅和冲撞。今后10年,很可能是双方在新的实力基础上相互磨合适应的10年。”一位中国学者6日对《环球时报》说。

媒体鼓动对华“以硬制硬”

如何解决伊朗核问题,国际社会存在分歧,西方力主制裁,中俄等倾向于外交谈判。5日,张业遂在记者会上说,现在制裁时机还不成熟,因为外交努力还在进行当中。《华盛顿邮报》评论说,中国的表态凸显美国号召国际支持其惩罚伊朗的努力所面临的挑战。该报援引“安理会外交官”的话说,近几个月中国抵制制裁伊朗的立场“愈加强硬”。《今日美国报》在标题中抱怨“中国给制裁伊朗设障碍”,《沃芬顿邮报》则称,中国“碾碎了”美国的希望。

美国《达拉斯晨报》网站5日称,过去10年来中国被网开一面。美国的注意力被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威胁所吸引。同时,中国专心于自己的事,发展经济,他们的行动游离于我们外交政策的前沿和中心之外。但下一个10年不再如此了。可以想象,中国将在我们的外交政策中占据中心位置,与华盛顿对恐怖主义的重视不相上下。鼓吹认真对付中国的声音远不止于此。号称“美国最受推崇、影响力最大的经济学家之一”的克鲁格曼这几天连续在西方媒体上撰文就汇率问题指责中国,《华尔街日报》说,克鲁格曼“实际上在喊着要和中国打一场贸易战”。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一名教授日前在西方媒体上撰文提醒中国应从日经指数崩盘学到什么。他说,永不会忘记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感受,当时它处于权力顶峰,自信和傲慢更是爆棚。20年前,日经指数升至38916历史性的最高点,但2009年2月日经指数跌落到7568.42点,2009年底仅过10000点。

给中国扣“傲慢”帽子时,西方把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中国处决英国毒贩阿克毛等事件都当成了证据。法国《费加罗报》2日称,希望经济开放能使中国对世界其他国家更加彬彬有礼的梦想已宣告破灭,以前的中国会为获取好处而做出让步,但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强国之后,中国具有了无人能敌的贸易和金融打击能力,它开始变得更加自信。更不在乎他人的利益。欧洲和美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2010年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个转折点,“中国的经济腾飞不仅扼杀了中国政权内部必将松动的神话,还使欧洲希望在各方团结负责的基础上实现世界治理的梦想破灭”。欧洲议会负责民主与人权的副议长斯科特3日在英国《独立报》上呼吁,“我们需要新力量来控制中国”,“在阿克毛被野蛮处决后,从2010年起,欧盟在外交关系中的新角色必须取决于它的价值观”。他还推荐欧盟对华新外交政策:遵循一种新的政治激进主义路线,就像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萨科齐在西藏问题上的做法,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和欧洲议会议长因人权问题而抵制北京奥运会所表现的那样。

法国《世界报》新年第一天刊出一组文章,呼吁“以强硬对待中国的强硬”,“软弱只能让中国更加有恃无恐”。该报还质问“赚中国的钱和民主自由价值孰轻孰重”,认为倘若美国和西方其他大国不“挺身而出”,将无人能阻遏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增长。一些反华势力借机推波助澜,在中国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的“民运”分子魏京生4日在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挑拨说,“北京严厉判决民主改革人士的做法凸显中国对西方和人权的轻蔑,奥巴马需要对抗这个独裁傲慢”。他还煽动说,“奥巴马如何对这种挑战作出反应,不仅关系到他自己的荣誉和地位,也关系到为西方民主价值体系捍卫21世纪意识形态领袖地位”。

谁对谁失去耐心?

新加坡《商业时报》6日说,奥巴马上任后,曾迁就中国,淡化中国人权,拒绝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不过,这种政策没有明显成效。中国在哥本哈根和其他地方的行动表明,中国认为没有必要再像以前那样留意美国。欧洲国家尤其对中国在哥本哈根的行为不满,这些迹象表明,西方国家正在失去对中国的耐心。奥巴马现在可能准备采取更强硬的立场。

猜你喜欢

人权制裁伊朗
数字时代的人权何以重要:论作为价值系统的数字人权
制裁之痛
中国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我国发表《2018年美国的人权纪录》《2018年美国侵犯人权事记》
微软向人权高专办提供500万美元 利用新科技帮助实施推动人权项目
人权蓝皮书
过于逼真
欧盟对白俄罗斯制裁延长一年
投 缘
自产自销——原载“伊朗漫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