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研究*

2010-01-06赵建斌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网络资源学习动机学习者

刘 冲,赵建斌,李 萍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研究*

刘 冲,赵建斌,李 萍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已经成为当今学习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者在面对大量信息容易出现信息迷航,出现网络学习低绩效现象。在充分了解网络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绩效的现状的基础上,网络环境下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绩效应从三个方面努力,即提高学习者动机、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环境;大学生;学习绩效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环境已经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之一,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已经成为当今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是网络应用的主体,高效地利用网络环境学习对于现代知识的掌握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表面上理解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多媒体计算机物理上互联,依据某种协议互相通信,实现软、硬件及其网络文化共享的系统。

文章采用的网络环境的定义是1999年毛新勇教授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对网络环境的定义,他认为网络环境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的组合。网络环境可以理解为“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

而今,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于学习领域,人们对网络环境的理解逐渐忽略其物理特征,越来越重视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教学材料、学习者与支持系统之间实现的有意义的交流。

2.学习绩效

学习绩效是指学习者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完成某一任务时所取得的学习业绩、效果和效益。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体现在学习效率与学习成果的质量、数量和效益方面。一个人的学习绩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自身的各项素质,它是个人素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绩效应该包含学习的效果和达到这些预期效果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具体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绩效还应该包括信息素养的提升、信息道德的养成、信息鉴别能力的培养和网络学习能力的提高。

3.网络环境下影响大学生学习绩效的因素

网络环境下影响大学生学习绩效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三个:学习者的动机、学习者的能力(指学习能力)、网络学习的环境。

学习者的动机是影响学习绩效的基本因素。一个人的动机水平决定其行为模式,有什么样的学习动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学习行为,较强的学习动机对学习绩效不断地正强化,使其学习绩效不断提高。

学习者的能力客观上存在差异,不同学习主体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因此在网络环境下研究大学生的学习绩效必须考虑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在客观上存在着基本的差异,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把学习者的能力作为网络环境下影响大学生学习绩效的重要因素。

网络学习环境是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物质载体。没有网络环境也就不存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网络环境可以认为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绩效的物质前提。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绩效的实践研究

1.实验设计

(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石河子大学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发放200份,回收197份,有效回收率98.5%。

(2)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有效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从中分析出当前石河子大学网络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分析出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因素。

(3)样本分析。本研究样本共197人。其中,男生114人,女生83人;文史类专业71人,理工类专业47人,农林类专业48人,医学类专业31人;大一44人,大二 58人,大三 83人,大四 13人;汉族学生182人,少数民族学生15人;生源地为东部地区的学生25人,中部地区的58人,西部地区114人。

2.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情况的现状分析

(1)网络学习经历成为大学生学习经历的组成部分。在被调查的197名大学生当中,有网络学习经历的有172人,占总数的87.3%,而没有网络学习经历的仅占到12.7%。这表明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环境成为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2)大学生在上网时真正用在学习上的时间相对不足。网络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依赖的主要环境,上网占据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相当一部分时间。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学生上网过程中用于查找学习资料的时间只有20%,54%的时间用在了娱乐休闲上,课外学习的时间仅为7%,而浏览新闻的占到了19%。数据表明,大学生上网过程中用于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对网络学习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

(3)网络资源成为大学生学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遇到学习困难时,首先求助于网络的有38.1%,向老师求教的只有16.2%,主动向同学求教的有45.7%。统计分析表明,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网络的重要性已经凸显出来,尤其是遇到学习困难时选择网络求助的超过了选择求教于老师。网络成为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解决疑难问题的主要途径。

表1 当遇到学习困难时的选择

(4)随着年级的不断增高对网络学习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大。研究发现一年级61.4%的学生把课本作为学习的资源;二年级的学生对课本的依赖程度降低,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加大,有29.3%的学生把图书馆作为获取学习资源的场所;三、四年级的学生对网络资源的依存程度明显比低年级的学生增多,尤其是大四学生对网络学习资源的依赖最为明显。

不同的年级对网络资源的依存程度不同,与其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有关。低年级的学生学习任务较重,用于上网的时间相对较少。大四的学生课程任务较轻,加上作毕业论文,所以对网络的依存程度明显较高。

(5)网络成为大学生收集资料的主要途径。在大学生当前的学习生活中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远远低于网络,收集资料的途径由传统意义上的依靠老师、同学、图书馆逐步向网络转移。在调查“除了教科书,通常使用什么方法收集资料”时,45.2%的学生选择利用网络搜索,网上求助的占7.1%,两者共计52.3%,超过了一半的同学会选择网络作为自己收集资料的途径,如图1所示。

图1 收集材料的途径

(6)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绩效不高。

图2 学习成绩

从图2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学习绩效不高,学习成绩很好的占5.6%,较好的占25.9%,中等的占57.9%,较差的占7.6%,差的占3%。被调查的197名学生学习成绩集中在中等水平,较好以上水平的仅占到31.5%,大部分是在中等及中等以下水平,这表明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绩效不高,学习成绩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1)网络学习动机不明确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绩效的主要因素。在网络环境下,网络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在被调查网络学习的动机时,认为是学习需要的有44%,不足一半。29%的学生认为是个人的兴趣,14%的学生认为是提高学习效率,还有13%的学生认为是附和老师的要求。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网络学习动机不太明确,没有意识到网络学习对提高学习绩效的影响作用,学习动机存在着多样化的选择,真正把网络学习动机定位于提高学习效率的学生仅有14%,所以当前大学生网络学习动机不明确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绩效的主要因素。

(2)上网过程中学习时间的利用不足。被调查的197名同学中,在上网过程中学习的时间占总时间50%以上的18人,占总数的9.1%;30%~50%用于学习时间的有61人,占总数的31%;10%~30%的有68人,占总数的34.5%;10%以下的50人,占总数的25.4%。总体来看,大学生在上网时用于学习的时间一般占30%左右,这就显得用于学习的时间明显不足。学习时间的不充分,将会导致学习效率的低下,影响学习绩效。

(3)网络学习效果不理想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绩效的重要因素。学习绩效是通过学习效果来表现的,学习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习绩效的如何。研究表明,65%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网络学习的效果一般,认为效果不好的有5.6%,认为效果很好的仅有28.4%。数据分析表明当前大学生网络学习的效果不理想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绩效的重要因素。网络学习效果不理想,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对网络学习的认识不足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在网络学习中缺乏有效的指导。

(4)大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下缺乏对网络知识的质疑和批判。网络在当今的知识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对网络的依存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在网络学习或是查询资料时很少有人对网络内容的真伪产生质疑,有时甚至把错误的内容当成正确的来识记和理解,这是导致学习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图3中可以看出,对网页内容产生怀疑的仅占10.2%,偶尔会产生怀疑的有59.4%,很少会和从来不会产生怀疑的占30.4%,这说明大家对网络内容的真伪怀疑能力远远不够,有迷信网络内容的倾向。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对网络内容的迷信是绝对不应该的,大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要勇于质疑网络知识的真伪,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网络内容,用合理、科学的态度对待和吸收网络知识。

图3 你会对网页的内容产生怀疑吗

(5)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关注度不够。从调查中发现,被调查的学生成绩大部分处于中等水平,并且在中等水平上的学生对自己成绩的班级排名只是有点在意,完全不在意占20.8%,很在意的占16.7%,非常在意的仅占5%。大学生对自己学习成绩的关注度低说明学习对他本身而言吸引力不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绩效。

从调查中还可以发现,学习状况存在着两极分化的倾向,成绩中等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是有点在意,成绩很好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是很在意的,较差的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一般是完全不在意。

三、网络环境下提高大学生学习绩效的对策与建议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绩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强化学习动机是提高大学生学习绩效的基础前提

学习动机是学习者内心深处对学习的一种渴望,唤醒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提高学习绩效的根本。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什么样的动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学习动机产生的是学习的行为,是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心理体验。学习者主动的学习态度对提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绩效作用很大。在网络环境下各种资源相互充斥,学习者要具备鉴别信息资源的能力,不能被诸多的信息资源迷失了方向,要不断强化自己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使自己的学习是有效的、高效的。

2.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是提高大学生学习绩效的保障

良好的网络环境是提高学习者学习绩效的有效保障。作为学校层面的教育机构,为学生创建符合自己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特征的网络环境是提高大学生网络环境下学习绩效的有力措施。以网络课程为例,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上,一些远程学习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会表现出一定的困难,但是这种学习者的认知“弱势”并非不能改变,只要教学方式适合其认知方式,学习者的潜能就会被充分发挥出来,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它就要求学校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设计多种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以便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良好的网络环境包括网络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部分。物理环境的创设容易达到,人文环境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人文环境的营造就是要积极营造虚拟空间的“大学气息”和学习氛围,组织学习小组,降低学员的学习孤独感,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人文关怀的缺失。

3.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是提高大学生学习绩效的有效途径

网络资源丰富多彩,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尤其是学习资源,对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作用明显。在网络环境下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信息和资源鉴别能力,有效和高效地利用对自己学习有利的资源,摒弃阻碍自己学习的一些无效资源。

在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要加强教师对学生网络环境利用的引导。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在网络环境下很容易背离学习的主题,偏向于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高校要重视教师对学生网络环境下学习的引导,给予必要的建议,这对提高大学生学习绩效有很大的益处。

四、结束语

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当今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也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是当今大学生学习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学习绩效会产生影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绩效是诸多研究者共同关心的话题。本研究认为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绩效应从三个方面努力,即提高学习者动机、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1]王淑娟.远程职业教育学习绩效评价的探索[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6).

[2]王冬.学习绩效的内涵及其评价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8,(2).

[3]钟志贤,林安琪,王觅.学习契约:远程就学习效果评价的书面协议[J].开放学习,2007,(12).

[4]陈晶,李迎春,姜国刚.高校学生学习绩效测度方法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1).

[5]张豪峰,卜彩丽.学习设计:信息时代提高学习绩效的关键[J].现代教育技术,2007,(7).

[6]贾俊兰.网络环境对研究生培养模式影响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7]姚远峰,王丽.绩效视野中的学习探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6).

G642.47

A

1008-469X(2010)06-0026-04

2010-09-24

刘冲(1986-),男,河南商丘人,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网络资源学习动机学习者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