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理一言珠峰高

2010-01-06李佩明

散文诗世界 2010年11期
关键词:散文诗总理鲁迅

李佩明

总理一言珠峰高

李佩明

2010年9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河北兴隆县六道河中学慰问农村教师时,偶然发现宓月的散文诗佳作《珠穆朗玛,太阳的骄子》,倍加赞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京华时报》《河北日报》、新华网、国务院办公厅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人民网等媒体纷纷予以报道。这不仅是对作者的鼓励,更是对散文诗这个文学品种的推崇和肯定。

—题记

一位大国总理,怀着激情,同52名中学生一道赏读青年女作家宓月的散文诗《珠穆朗玛,太阳的骄子》。这千载难得一现的景观。一时间,温暖了全国的老师和学生,激励了全国的作家艺术家,更让整个中国处于一种关爱的兴奋状态。与此同时,也传递了一个让全世界为之眼亮的信号。

2010年9月10日,对于河北兴隆县六道河中学的师生们来说,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上午10点整,语文课正式开课,教室里多了一位“新同学”——温家宝总理。老师给53名同学发了两张卷子,一张是由青年作家宓月写的一篇赞美珠穆朗玛神圣与壮美的散文诗——《珠穆朗玛》,以及与文章相关的藏域地理和文化知识链接,另一张是结合文章设置的一些有关知识和心得体会的问答题。

温家宝总理与同学们一起上语文课外阅读课

温总理一边读一边记笔记,十分认真。并在讨论时,与同学们真诚地交换了自己的学习心得,给了同学们很大的启发。

上课的语文老师王海艳对采访的记者说:“总理认认真真上完整堂课后,专门给我提了一些中肯的建议。总理告诉我,这篇文章的文化内涵很深厚,我还没有挖掘好,要我把文章中所要表达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民族团结、民族性格和生命的意义讲得更透彻。”她说,这是她和同学们一生中难忘的一堂课。

“珠穆朗玛,深海里站起来的女神,你屹立在世界最高处,不是为了第一,只为缩短与太阳的距离。

亿万个默默无闻的日子,无法消退你的情;亿万个寒冷与孤寂相伴的日子,无法摧毁你的爱。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经受最冷酷的考量。为了心中的太阳,纵然云遮雾锁,也从不放弃生长。

……”

这就是一种坚贞不屈的理想,人类从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走到今天的探月航天时代,正是被这种不屈不挠的理想鼓舞着。温总理说,《珠穆朗玛》这篇文章立意高远,写得很优美,我们要向作家那种为了追求太阳,追求光明不怕艰难困苦、不记得失的英勇气节学习。一个人同一个国家是一样的,必须有理想,有追求,必须具备无私无畏的坚贞品质,追求光明永不言败的气节。做人要有精神,没有精神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

温家宝总理对《珠穆朗玛,太阳的骄子》文中所描写的民族团结,对祖国美丽山河的赞美,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对作者飞扬的文采,纯净心灵世界的描写,给予了表扬。

温家宝总理到中学与同学们一起上课的事经各大媒体报道后,一时间,青年女作家宓月,也被人们广泛关注。

一个作家,能得到国家总理的赞誉,是作家之幸,更是文学之幸。文学,从根本上说,关注的是人的灵魂,塑造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

这不能不让我们想起,在中国文坛一个不可不提的名字:鲁迅。毛主席曾这样高度评价他:“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在近一个世纪里,鲁迅的作品一直温暖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鲁迅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宓月,原名宓君英,1976年3月出生于浙江绍兴,来自文学大师鲁迅的故乡。在绍兴街头,“鲁迅”的名字随处可见:鲁迅路、鲁迅图书馆、鲁迅中学、鲁迅小学、鲁迅幼儿园……可以想见,她不仅是读着鲁迅作品长大的一代,更是自小就受到鲁迅思想浸染的一代。在她的心里,一直有一座至高无上的文学殿堂。因为散文诗,她大学毕业没有回到富庶的家乡,而是选择留在了成都。她将全部精力投入了全国唯一一本专登散文诗的大型纯文学刊物《散文诗世界》的编辑工作和自己的创作中。

《散文诗世界》杂志在全国诗歌刊物中影响越来越大,而她自己的创作成果也颇为丰硕。先后了出版散文诗集《人在他乡》《夜雨潇潇》,长篇小说《一江春水》,诗集《早春二月》等。其作品如远山袅袅升腾的云雾,怎么看都是美不胜收的风景,那么轻灵而悠远。宓月的作品,总让人鼓舞,让人怀旧,让人想起自己极不情愿失去的初恋,让人想起生命中最美好纯净的部分,以及孜孜追求的梦想。

宓月在《珠穆朗玛,太阳的骄子》一文中说:“山,到达一定高度,已不仅仅是一座山。人,悟入一定的境界,已不单单是一个人。珠穆朗玛,你的美,让四周的空气都变得纯净、透明。被你的光芒折射的土地,都浸染着神的庄严与肃穆。”

我们知道,很高很高的东西,大都是干净的。比如珠穆朗玛,比如白云,比如蓝天,比如神灵。很高的东西,你就是污染不了她。青年女作家宓月的品性品质,同她的作品有共同的纯的基因和坚贞的基因。她的作品,基本上是她心灵的独白。她每次写作,几乎都对着一座干净的珠穆朗玛,或像山一样的父亲。宓月写出来的诗句,句句都像是祈祷,句句都像是女儿的心语,都是从心灵中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如同春花、夏荷、秋果、冬雪一样的自然天成,没有一丝的弄情和造作。人们说,同宓月在一起,如同与荷花在一起,她纯情幽香出自一种物种的本性,没有一丝雕琢的痕迹。读宓月的长篇小说、散文、散文诗、诗歌,犹如走进春天、走进万紫千红的韵味。而走进她的珠穆朗玛,恰如走进庄严与肃穆的静心。

朋友们说,宓月不属于我们这个世界,她的心与灵,早已上升在另一个生存空间。滚滚红尘不能动其心,物欲横流不能乱其情,各种虚名不能夺其志。很早很早以前,宓月就坚贞地生活在她自己选定的清爽而宁静的心灵深处,她不关心人世间的争斗,平平常常地守着只属于她的那份庄严与优雅。

可能今天没有人相信宓月生活得很幽静,很淡然。与她走得近的、为数不多的朋友,却又如此羡慕她的这种恬淡和纯净。

“男人是山,女人是水。这一点,永远不可以改变。女人可以像雨那样,滋润山的高度和威仪,像雪花一样,将山装点得漂漂亮亮的,金光闪闪的,但女人永远不能与山发生碰撞。”这就是宓月对男人和女人的认定。而且时至今日,她也不改变自己的这种固执的认定。宓月不允许自己的先生回家时做饭,不准自己的先生回家时洗衣服。许多人与宓月都不相识,但许多人总觉得特熟悉这个女子,为什么呢,因为她还守着中国往昔的脉脉传统,犹如今天的樱花情结,日本女人敬男人如敬神灵的那种味道。我认识的青年作家宓月,就是这样的别致。

温家宝总理到学校学习并赞美作家的作品,我体会有三:一是要真心实意地弯下腰来,与孩子们平起平坐地,与孩子们真心真意地交流,平等讨论问题,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不以长辈之尊一味地对孩子们指手画脚。二是要尊重孩子们的智慧,认识到他们所具有的发展潜力,毕竟,将来的世界要交付给他们。尊重孩子,就是科学地尊重未来的发展。三是要尊重作家的劳动成果,静心地倾听,深入地领悟作家描写的精神境界,最大限度地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提高我们的道德品质。做人,不但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更要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我相信,在宓月心中,一定早就有一座珠穆朗玛峰巅,她做的就是一个默默的攀登者,一个执著的追索者。

温家宝总理的肯定和赞美,无疑于是对一个攀登者和追索者的鞭策和鼓励。

对于年轻的宓月来说,路还很长,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正如她所从事的散文诗事业一样,充满着无限的可能。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有宓月这样年轻一代的坚守和努力,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将在他们的继续和发扬中,创造出新时期的民族精魂。

李佩明

2010年9月于成都

猜你喜欢

散文诗总理鲁迅
鲁迅,好可爱一爹
散文诗八骏
总理的“大屁蹲”
总理答记者问最『强』音
有一种守望等待你来陪伴(散文诗两章)
孔乙己
跟着总理去美洲
阿迅一族
散文诗漫议
当代散文诗的“突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