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靖边油田延长组长 2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2010-01-05向连格荆国强葛海影康晓燕仵康林

地质学刊 2010年2期
关键词:靖边储集层成岩

向连格,赵 虹,党,荆国强,葛海影,康晓燕,仵康林,王 萍

(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靖边油田延长组长 2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向连格1,赵 虹1,党1,荆国强1,葛海影1,康晓燕1,仵康林1,王 萍2

(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通过大量岩心铸体薄片、粘土矿物 X衍射、扫描电镜及物性等资料分析,研究总结了靖边油田长 2油层组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得出结论:辫状河、曲流河亚相沉积的长 2油层组储集层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的岩石学特点。孔隙类型为长石溶孔 -原生粒间孔组合;物性特点为中孔、中—高渗透型,部分地区为低渗透型;孔隙结构为大孔—中孔细喉型。影响储集性能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储集性在平面上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相带的控制;纵向上的分布主要受成岩作用的影响。

储集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沉积相;成岩作用;靖边油田;内蒙古鄂尔多斯

0 引言

靖边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带,区内以陆相中生代地层及第四系黄土最为发育且分布广泛。主要勘探开发目的层系为中—下侏罗统延安组延 9和延 10油层组,上三叠统延长组长 2和长 6油层组。其中,长 2油层组主要为辫状河和曲流河亚相沉积,河道砂坝、河漫滩及决口扇构成其主要微相。区内长 2砂体十分发育,构成靖边油田延长组的主要储集层之一。油田开发动态资料表明,由于储集条件不同,油田开发方案和开发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开展研究区延长组长 2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靖边油田今后进一步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丰富的岩心铸体薄片资料、粘土矿物 X衍射、扫描电镜、物性资料及压汞资料等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区长 2油层组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并分析了影响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

1 储层岩石学特征

1.1 成分特征

根据大量岩心铸体薄片资料分析,长 2油层组储层主要为浅灰色—灰色中细粒长石砂岩 (图 1),其矿物组分中长石含量 41.0%~61.6%,平均含量54.6%;石英含量 15.0%~40.0%,平均 31.9%;岩屑含量 7.5%~16.0%,平均 11.6%,岩屑以变质岩岩屑和岩浆岩岩屑为主,偶见少量的沉积岩岩屑;云母碎屑 1.5%~3.0%,平均 2.3%,以黑云母为主。填隙物以绿泥石、碳酸盐、长英质和黄铁矿为组合特征,含量平均约 7.9%。

图1 长 2油层组砂岩分类三角图

1.2 结构特征

根据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靖边油田延长组长2储层沉积结构特征表现为:以中、中—细粒砂岩为主 (图 2),主要粒径 0.55mm、0.02mm~0.40mm,分选好,磨圆度为次棱状,以薄膜—孔隙式胶结为主。

图2 长 2油层组粒度分布直方图

延长组长 4+5和长 6砂岩形成于河控湖泊三角洲体系中,而长 2砂岩主要形成于河流沉积体系,但延长组砂岩均在同一物源供给下,总体具有碎屑组分单一、粒度较细、分选好、沉积物结构成熟度高以及矿物成熟度低的特征。

2 储层物性特征

2.1 孔渗特征

根据大量岩心样品测试成果分析,长 2砂岩孔隙度主要分布在 12%~18%之间 (图 3),平均孔隙度为 16.5%。渗透率分布比较分散,最小值为0.046 ×10-3μm2,最大值为 218.17 ×10-3μm2(图4),平均渗透率为 35.0×10-3μm2,主要为中孔、中—高渗透层储集层为主,部分地区为低渗透层。从平面分布来看,研究区东部、南部物性较好,主要为白狼城和天赐湾一带,西部和北部物性较差。

2.2 孔隙类型

根据铸体薄片观察统计分析,靖边油田长 2油层组孔隙类型主要由粒间孔组成,次为长石溶孔,少量岩屑溶孔。粒间孔占总面孔率的 80%以上,孔径可达 0.02mm~0.35mm。长石溶孔约占 10%,岩屑溶孔占 2%~5%(图 5)。

从图 5可见,原生粒间孔在长 2储层中最为发育,为其主要孔隙类型,因此,长 2储层孔隙为长石

图3 长 2油层组孔隙度分布直方图

图4 长 2油层组渗透率分布直方图

图5 孔隙类型直方图

溶孔—原生粒间孔组合。

2.3 孔隙结构特征

根据研究区长 2砂岩样品的毛管压力测定,通过毛细管压力曲线特征 (图 6)对长 2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如下认识。

①排驱压力低,最大连通孔喉半径相对较大,具中等储集岩的排驱压力特点,排驱压力一般小于0.28MPa,最大连通孔喉半径大于 6.14μm,平均排驱压力为 1.07MPa。

图6 长 2油层组压汞曲线特征

②中值压力一般小于 2.3MPa,中值半径大于1.5μm,平均中值压力为 1.17MPa,平均中值半径为 1.6μm。

③分选系数偏大,孔隙结构较差,平均连通孔喉 2.16μm,孔喉分布为正歪度,平均分选系数为2.9,平均变异系数为 0.33。

④孔喉截距比变化大,体积比大,孔隙结构较复杂,平均退汞效率为 19.9%。

⑤长 2油层组储集层主要为大孔—中孔细喉型孔隙结构。

3 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3.1 沉积环境或沉积相的影响

储集层的平面展布主要受沉积环境,实质上即沉积相带的控制。不同环境中形成不同成因、不同规模的储层砂体,且不同成因的砂体在成分、粒度、分选性、杂基含量、成岩演化特征、时空展布规律不同,因而储层砂体孔渗特征不同。研究区延长组是潮湿环境下的一个完整的湖进 -湖退序列,长 2油层组地壳整体抬升,湖盆的收缩加剧,主要为河流相沉积,河道砂体为其骨架砂体,砂体平面上具有较好的继承性,砂体的延伸受沉积相展布控制。

3.2 成岩作用的影响

储集性好坏在纵向上受成岩作用的影响,成岩作用对储集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对储层孔隙既有破坏作用,又有建设性作用,直接影响着储集层的孔隙演化。根据研究区长 2油层组岩心及其铸体薄片的观察,结合扫描电镜、X衍射粘土分析等资料,认为研究区的成岩作用主要有机械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等。

3.2.1 机械压实、压溶作用 强烈的机械压实、压溶作用是孔隙结构变差的主要因素之一。沉积物被埋藏后随着压实、压溶作用的增强,颗粒间由点接触变成点—线接触和线接触,大大降低了孔隙度。同时,在压实作用过程中还有粘土矿物的析出,主要为呈薄膜状的绿泥石附着在颗粒表面,堵塞孔道,但这有利于孔隙的保存,并为后期溶蚀型次生孔隙的形成提供了有效的通道和空间。

3.2.2 胶结作用 胶结作用是物性变差的又一个主要因素。随着地层埋藏深度的增加,温度、压力的上升及孔隙水化学性质的变化,使各种成岩自生矿物依次析出,进而产生了胶结充填作用。

绿泥石是延长组储层中普遍存在的自生胶结物,它是微碱性水介质中析出的产物,通常与纤维状伊利石相伴生。绿泥石析出较早,一般以薄膜式胶结最发育。堵塞孔隙,降低物性,另一方面,薄膜状绿泥石增加砂岩骨架强度,保护了粒间孔,具有积极作用。另外,高岭石胶结物主要出现于长 2油层组砂岩中,其形成主要有两期:长石与粘土矿物蚀变而成,结晶较差,提供少量的晶间孔;另一种是在原生粒间孔中析出,结晶较好,堆积松散。

碳酸盐岩胶结是使储层物性变差、非均质性增强的主要原因,对渗透率的控制尤其显著。研究区砂岩中的碳酸盐矿物是仅次于浊沸石的主要胶结物,其主要对研究区储层物性起破坏作用。研究区延长组碳酸盐胶结早期以星散状方解石为主,晚期多为补丁状零星分布的铁方解石。在岩矿薄片中铁方解石充填于方解石的溶孔中,或交代方解石,说明铁方解石生成较晚。延长组储层中碳酸盐胶结具有多期性的特点。

3.2.3 溶解作用 溶解作用是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因素。成岩中晚期,碎屑岩中各种碎屑组分、胶结物和杂基在特定的成岩环境下都可发生溶解并生成次生孔隙。研究区内长 2油层组溶解作用发育,被溶解的组分有:①碎屑颗粒溶解,如长石、云母及不稳定岩屑等。②杂基粘土,如水云母、混层粘土和凝灰质等。③自生胶结物,如浊沸石、方解石、铁方解石、白云石和铁白云石等。④交代矿物,如浊沸石、方解石和方沸石等。

4 结 语

①长 2油层组为靖边油田延长组主要储集层之一,其属于辫状河、曲流河亚相沉积,河道砂坝为其骨架砂体,构成区内良好的储集层。

②长 2油层组储层总体具有矿物成分成熟度低、沉积物结构成熟度高的岩石学特点。

③长 2油层组储层物性表现为中孔、中—高渗透型,部分地区为低渗透型,孔隙类型为长石溶孔 -原生粒间孔组合。孔隙结构为大孔—中孔细喉型。

④影响储集性能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即储集性好坏在平面上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相带的控制,纵向上主要受成岩作用的影响。

[1]张小莉,赵四海.陕北三叠系储集层特征及意义[J].西北大学学报,2000,30(4):336-339.

[2]王平,周义.陕西靖边延长组长 2油层组成藏特征研究[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03,18(5):1-5.

[3]徐耀平.靖边油田张家沟井区长 6油藏储层特征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8,7(6):8-10.

[4]王洪宝,宋绍旺.砾岩油藏开发方式与效果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25(4):13-16.

[5]杨晓萍,裘怿楠.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浊沸石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与油气关系 [J].沉积学报,2002,20(4):628-632.

[6]柳益群,李文厚.陕甘宁盆地东部上三叠统含油长石砂岩的成岩特点及孔隙演化[J].沉积学报,1996,14(3):87-96.

[8]郑浚茂,庞明.碎屑岩储集岩的成岩作用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9]何自新.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10]裘怿楠,薛叔浩.油气储层评价技术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Reservoirs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Yanchang For mation Chang 2 oil layer in Jingbian oilfield

XI ANG L ian-ge1,ZHAO Hong1,DANG Ben1,JING Guo-qiang1,GE Ha i-ying1,KANG Xiao-yan1,W U Kang-lin1,WANG Ping2

(1.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Management,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54,China;2.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Beijing 100083)

The authors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of Chang 2 Formation reservoir in Jingbian oilfield through data of drilling cores,thin sectionsof the castings,X-ray diffraction of clay,scanning electronmicroscopy,aswell asphysicalproperty in the study area.Itwas concluded thatChang 2 reservoirwas characteristic of lowermineralmaturity and high structurematurity andwas of the porosity type composition of feldspar dissolution porosity and pr imal particle porosity and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represented that Chang 2 wasmiddle porous,medium-high permeable,and in some areas low per meable type.The structure of porositywas big-medium,fine pore throat structure,and the impact of reservoir properties of the main factors lay in the two aspects:the quality of reservoir distribution wasmainly affected in the plane by the control of sedimentary facies,and the vertical by the effects of diagenesis.

Reservoir;Petrologic characteristics;Physical property;Sedimentary facies;Diagenesis;Jingbian oilfield;Erdos,Inner Mongolia

P618.13

A

1674-3636(2010)02-0140-04

2009-08-24;

2009-09-02;编辑:陆李萍

向连格 (1984—),女,硕士研究生,从事沉积学与石油地质学方向研究.

10.3969/j.issn.1674-3636.2010.02.140

猜你喜欢

靖边储集层成岩
同井场气举工艺技术在靖边气田的应用
绿的靖边
靖边政务中心:“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能源领域中成岩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靖边小米
川中震旦系灯影组储集层形成及演化研究
花岗岩储集层随钻评价方法及应用
四川盆地普光气田须家河组四段储集层特征
多源多相复杂储集层预测——以春风油田新近系沙湾组一段1砂组为例
准中1区三工河组低渗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