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0-01-04秦如庆
秦如庆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关注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关注过程,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学策略,从而形成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创新意识,为自身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学习内容设计成若干与学生生活接近、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这样既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其中,又能向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我们在设计数学问题时,应该考虑那些贴近生活,同时在学生的平时活动中遇到过的图形、物体或者是问题,这样就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到通俗易懂。
二、精心预设教学过程,指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
1.重视例题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费赖登塔尔说:“数学知识既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在例题教学中,组织学生对数学现象开展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切实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模仿例题,反复训练”的单一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归纳,从而发现规律,主动获取新知,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改变教师角色。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3.提倡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必将大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
2.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交流。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与学生交心的老师将不再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育是非显露痕迹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
四、强化拓展,精心设计优化训练,引导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1.我们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维状态后,首先制订了适当的训练目标,让所有的学生通过练习能达到最基本的目标,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达到较高目标。其次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安排训练题的题型、题量、练习方法等等,以数学思想方法为训练主线,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
2.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安排学生当堂做作业,教师分层辅导。课堂作业题要有质量和数量的保证,要估计到由例题、变式题到拔高题学生可能产生的障碍点,使作业题有梯度,由浅入深。要避免重复劳动或坡度过陡。
五、加强教学信息反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
相对于每个学生而言,学习障碍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学习障碍多,成绩优秀的学生就没有。我们的学生每人都有一个“错题集”。学生平时在“错题集”上摘抄作业、练习、测试中出现的错误题目(学习障碍外部表现表态),记录错误的设想,注明错误的地方,然后诊断导致错误产生的学习障碍,并自主提出矫治方案。
在学生的“错题集”上,矫治方案的个性化使矫治工作异彩纷呈,许多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恰如其分的矫治措施,每个人都有了收获,掌握了一定的诊断方法和矫治策略,教师定期安排学生阅读和交流“错题集”,提高了学生自我诊断、矫治和群体诊断、矫治水平。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对学校管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育教学更加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