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枝皮果胶提取的试验研究

2010-01-03费建明占鹏飞施国方李玉峰冯建琴朱祥瑞

蚕桑通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桑枝色泽果胶

费建明*,占鹏飞,施国方,李玉峰,冯建琴,朱祥瑞

(1.浙江省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州313000;2.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29)

桑枝是蚕桑生产中的主要废弃物之一。近年来,桑枝利用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进展,如桑枝加工木地板等,但在利用桑枝生产地板过程中仍有大量桑枝皮产生,若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源,不仅可以减少废弃物,还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1~4]。

桑枝皮中含有大量纤维,是优良的纺织原料。植物纤维用作纺织原料,一般均需要进行脱胶处理,所脱的主要就是果胶。单从制备纤维的角度来看,脱胶工艺条件可以比较强烈,此时脱下的果胶利用价值不大[5~7],如果要利用这部分果胶,则需对脱胶条件进行一些调整。本试验从提取果胶的角度出发,优化提取条件,对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新鲜桑枝皮(“湖桑197”,采自浙江大学华家校区池西大门桑园),新伐桑枝条剥皮处理,桑枝皮剪切成2~3 cm长条,80℃恒温鼓风干燥2 h,袋装保存备用。

1.2 试剂

37.5 %浓盐酸(杭州大方化学试剂厂)、85%浓磷酸(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5%乙醇(杭州大方化学试剂厂)、蒸馏水。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3 仪器

定量分析滤纸、DHG-9146A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上海精宏试验设备有限公司)、TC-15恒温电热套(海宁市华星仪器厂)、电子精密天平、精密pH试纸 1.4~3.0。

1.4 提取液配制

pH=2.0盐酸溶液配制:量取蒸馏水1500 ml,移液管移取37.5%浓盐酸1 ml注入,调节pH至2.0。

pH=2.0磷酸溶液配制:量取蒸馏水1500 ml,移液管移取85%浓磷酸1 ml注入,调节pH至2.0。

pH=2.0盐酸/磷酸混合溶液配制:量取上述溶液各500 ml,混合摇匀,调节pH至2.0。

1.5 试验设计

正交试验 以提取时间、提取液设计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桑枝皮中果胶的最适提取条件。试验设计表如表1。

提取预处理 称取干燥桑枝皮约5 g,清水浸泡30 min,加热至90℃,恒温5 min脱色,滤去多余水后备用。

加热提取 将预处理后的桑枝皮装入1000 ml圆底烧瓶,加入提取液150 ml,轻轻震荡使桑枝皮被提取液充分浸没。恒温电热仪加热至微沸,开始计时,按试验预定时间回流提取,不断摇动圆底烧瓶,防止焦化[8]。

过滤、浓缩和沉淀 趁热过滤,提取液先以脱脂棉过滤2次去除碎屑,再以滤纸过滤,取滤液。滤液加热浓缩至约25 ml,室温冷却,以蒸馏水定容至30 ml。加入210 ml(7倍体积)95%乙醇,轻轻搅拌均匀,静置、沉淀、过滤,滤渣以95%乙醇冲洗数次尽量洗去残余色素。70℃恒温鼓风干燥1.5 h,称重[9~11]。

表1 正交试验设计表L9(34)Table 1 Orthogonal design table L9(34)

表3 方差分析Table 3 Analysis of variance

2 结果与分析

2.1 桑枝皮果胶提取正交试验结果

根据正交试验表的设计,试验结果如表2。

从上表的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最适组合为提取时间为120 min,提取液为磷酸pH=2.0。

方差分析表如表3。

2.2 提取时间对得率的影响

方差分析显示,F0.05(2,4)<FA<F0.01(2,4),提取时间对果胶得率有显著影响。随提取时间增加,果胶得率呈上涨趋势,上涨快慢与提取酸的种类有关。

这一现象可解释为,桑枝皮中果胶含量固定,由于不同酸提取能力不同,提取相同量果胶所需的时间不同,提取能力强的酸(如磷酸)提取时间相对就短,果胶得率受提取时间影响变化不大,而提取能力弱的酸(如盐酸)提取时间相对就要长,果胶得率受提取时间影响变化很大[12]。

试验发现,无论用何种提取酸,1 h提取的果胶得率都较低,这与目前工业提取果胶的1 h提取时间不符。应当注意到,工业提取果胶均对原料进行粉碎处理,本试验目的是综合利用桑枝皮的纤维和果胶,因而未对桑枝皮进行粉碎处理,原料与提取液接触有限,因此提取时间必须延长。

2.3 提取酸种类对果胶得率的影响

方差分析显示,FB>F0.01(2,4),提取酸种类对果胶得率的影响极显著。结合具体数据,磷酸提取的果胶得率(7.6%~8.8%)明显高于盐酸提取的果胶得率(2.4%~5.6%),盐/磷混合酸提取得率(5.0%~7.1%)则介于两者之间。

这一现象主要由两种酸的不同挥发性和H+携带量引起。本试验果胶提取方法为传统的酸提取法,果胶得率直接受提取液实际酸度影响。一方面,盐酸为挥发性酸,在微沸状态下随着提取进行不断挥发,使得提取液实际酸度不断下降,果胶得率也随之降低;而磷酸为非挥发性酸,微沸状态不挥发,提取液实际酸度变化不大,果胶得率自然高于前者;另一方面,盐酸是一元强酸,相同pH下携带的H+有限,而磷酸是三元中强酸,所携带的H+更多,在提取过程中逐步解离,使得提取液实际酸度提高,果胶得率高于前者。另外,磷酸还能与Ca2+、Mg2+结合成不溶性磷酸盐,减小对果胶的封团作用,利于果胶溶解[13]。

2.4 提取条件对果胶形态、色泽的影响

各组试验中,试验条件对果胶形态无明显影响,由95%乙醇沉淀出的果胶均为细小絮状颗粒(果胶含量少时沉淀为细小絮状,含量大时沉淀为大朵絮状,如柑橘皮提取的果胶)。

不同条件下,所得果胶干燥后色泽有所差异,用肉眼可以直接观察到。由磷酸和盐/磷混合酸提取的果胶色泽微黄,而盐酸提取的果胶略带褐色,提取时间对色泽基本无影响。

果胶色泽差异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色素残留,二是浓缩和干燥过程中的褐化。各组试验的浓缩和干燥条件完全相同,理论上对色泽影响相同,但所得产品却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差异,有理由认为这种差别主要由色素残留量不同引起。盐酸与无机盐(主要为Ca2+、Mg2+)作用基本不生成不溶性盐,色素不伴随沉淀,所得果胶中色素含量较高,色泽差;而磷酸与无机盐作用则生成不溶性磷酸盐,部分色素会伴随沉淀,使得果胶中的色素含量降低,色泽较好[14]。盐/磷混合酸提取中也有色素伴随沉淀,所得果胶色泽较好。

2.5 桑枝皮残余部分

本试验考虑综合利用桑枝皮中的果胶和纤维,还需对残余纤维进行观察。三种提取液提取后的桑枝皮残余状态基本相同,均有一定粘性(少量果胶残留),纤维结构完整,无明显断裂,纤维间容易分开,满足纺织用纤维的要求,进行进一步脱胶处理后可以用于纺织生产。

3 讨论

通过实验可知,桑枝皮中可以提取约7%的果胶。这不仅可以为综合利用桑枝皮,而且为进一步利用桑皮纤维提供了可用的数据。

综合分析试验结果,磷酸提取在各方面要优于盐酸提取,主要体现在果胶得率高,色泽较好,提取时间短,两者混合提取的效果则介于两者之间。考虑到磷酸的价格高,作为工业生产原料成本过高,不适宜大规模生产,而盐酸和磷酸的混合提取效果也能满足生产需要(本试验所用混合酸2 h提取得率可达到7.1%),生产中采用盐酸为主,加以少量磷酸进行提取是完全经济可行的,具体的配比可以结合实际进一步试验加以确定。提取时间上,60 min和90 min的得率相差并不多,而120 min的得率明显高于前两者,可初步确定生产的提取时间为2 h。提取后残余纤维结构完整,有弹性,无明显断裂,符合纺织用纤维条件,进一步脱胶处理后可用于生产。

就本试验,应注意沸水脱色时间不宜太久,避免果胶损失,降低得率;加热提取过程中震荡必须及时进行,防止焦化,否则所得果胶色泽很差;沉淀过程搅拌要轻,避免破坏果胶的自然沉淀结构;桑枝皮中果胶为细小絮状沉淀,过滤时须以少量95%乙醇及时冲洗漏斗内壁防止粘结损失。

[1]Beda M Y,Bernard W,Michel P.Comparison of alcohol precipitation and membrane filtration effects on sugar beet pulp pectin chemical features and surface properties[J].Food Hydrocolloids,2007(21):245~255

[2]Karr-Lilienthal L K,Kadzere C T,Grieshop C M,et a1.Chemical and nutritional properties of soybean carbohydrates as related to nonruminants:A review [J].Livestock Prod Sci,2005,97(1):l~12

[3]田三德,任红涛.果胶生产技术工艺现状及发展前景[J].食品科技,2003(3):53~55

[4]Claire G,Piece C duM,Yves A,et a1.Removal of metal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 on low cost natural polysaccharides sorption mechanism approach[J].React Funct.Polym,2000,46(2):135~144

[5]Mykola T K,Liddiya A K,Batyr K V.Evaluation of pectin binding of heavy metalions in aqueous solutions[J].Chemosphere,1999,38(11):2591~2596

[6]詹晓北.食用胶的生产性能及应用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72~73

[7]孙元琳,汤坚.果胶类多糖的研究进展 [J].食品与机械,2004(6):60~64

[8]臧玉红.从苹果渣中提取果胶的工艺研究 [J].食品科技,2006(9):303~305

[9]张燕.离予交换树脂法提取桔皮中果胶 [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3(8):52~55

[10]贾艳萍,何爱民.微波法萃取橘皮中果胶的研究 [J].中国酿造,2006(3):52~55

[11]郑志花,曹端林,李永祥.用微波加热技术从向日葵盘中提取果胶[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3,24(4):300~302

[12]刘成梅,游海.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66~276

[13]李春明,管春梅,郑晶,等.果胶对大鼠血脂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4,(6):87~89

[14]赵艳,李风亭.天然果胶的絮凝性能研究 [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S1):226~229

猜你喜欢

桑枝色泽果胶
大型桑枝粉碎机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桑枝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人生的色泽
西装新色
从五种天然色素提取废渣中分离果胶的初步研究
桑枝屑香菇种植基料配方的筛选试验
T-501色泽分析方法的建立
卵磷脂/果胶锌凝胶球在3种缓冲液中的释放行为
桑枝化学成分的研究
提取剂对大豆果胶类多糖的提取率及性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