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企业青年工作创新研究

2010-01-01杨素梅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5期
关键词:团员青年成才团组织

杨素梅

(辽宁省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辽宁 铁法 11270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以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未来的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制约。因此,我们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障碍,才能破解我国发展的新老难题,实现新形势下党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一句话,只有符合食物成长客观规律的发展,才是科学的。新时期企业青年工作的客观规律是什么?只有研究透彻了才能使共青团工作既让企业党政满意又让广大青年满意。

1 对青年成长客观规律的研究

青年的成长,从物质的角度看,就如同世间万物一样,由细胞、胚胎到婴儿、童年、少年……一直成长起来,这就是客观的自然规律。青年的成功,却是主观努力的发展结果。所谓坎坷人生,就是既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这是随机性很强的变化概率。青年的成才,更是相对的动态过程。既然在人生的道路上,成功与失败共存,那么,挑战和机遇也是同在。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一个青年只要有了基本的环境,就能够生活下来,生存下去,成长起来。一个青年是否能够成为一名成功者,就得靠自己的努力与奋斗。一个青年要成才,更要不断的奋斗和拼搏。现代社会已经为当代青年提供了比我们的父辈、祖辈、良好得多的生存、生活环境,勤奋+努力+机遇,就能成才。坦率地说,除了机制上仍然存在着的不利因素外,意识和观念上的弊端,是障碍青年成长、成功、成才的最大因素。只是具备了学业、知识和美好的理想,却不知与国情、省情、地情相结合,就期望有大的作为,这显然是青年人生道路上的误区。一些成功者,被社会所承认,为他人所崇拜,往往沾沾自喜的将成功归结为个人的才干,这还是青年人生道路上的误区。须知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离不开社会;青年的每个进步,都叠合着社会的每一刻变化;青年的成长、成功、成才,更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常怀“感激”之情,常葆进取之心。一些挫败者,往往会埋怨他人、埋怨环境,或者强调客观的、自身以外的因素。自以为怀才不遇,进而怨天怨地,今天叫喊这个不公平,明天大嚷那个不公平。这更是青年人生道路上的误区。归结起来,上诉误区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青年的趋利性较强了些,而前瞻性偏弱了些。也就是说,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历程中,功成名就的价值观念会诱惑着人们;而在现实社会价值的奋斗中,荆棘和坎坷又会吓倒不少懦夫和胆怯者。然而,成才始终是广大团员青年共同的愿望。

2 企业对共青团的要求及对企业青年工作客观规律的研究

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宗旨是“服务企业,服务青年”。服务企业,就是要深入到安全生产内部,为企业生产、组织、管理服务。共青团作为群众组织,参与安全管理建设的机会很少,其作用在于组织各种文体、学习、宣教活动,活跃团员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90年代,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多姿多彩,参与方式和渠道灵活多样,团组织通过主题活动来凝聚青年的作用越来越小,工作转向“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如开展“双争”“双创”等活动);进入21世纪,随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入,企业管理越来越规范,团组织服务企业生产的路子越来越窄。通过搞突击劳动来体现青年突击手作用,已不适应现在的“标准化作业”模式;如果再发展突击劳动,只能说明生产组织是无序的,广为责任是不明确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内部,员工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同样竞争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成长成才是广大青年的需求,引导青年刻苦学习,建立学习型团组织是共青团的重要工作任务。共青团组织只要切实为青年服务,提高青年素质,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搭建舞台,同时服务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才有活力,才能找准切入点。

3 共青团组织如何开展既符合企业要求又满足青年成长需要的工作

共青团组织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把自己定位于“服务型团组织”。团组织生产的产品是服务,销售的对象是青年,市场就是广大团员青年的需要。通过服务企业生产,投身企业改革实践,带领团员青年做先进生产力的实践者;服务企业的文化建设,投身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带领团员青年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服务青年成才需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做青年根本利益的奉献者。

3.1 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投身企业改革实践,带领团员青年做先进生产力的实践者

服务企业就是应该时刻把握住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深入到安全生产内部,为企业献计献策,组织团员青年更快、更好地完成安全生产工作,创造更好的工作效益和安全效益。这就要求团组织必须组织青年,尤其是团干部学习企业生产组织、安全管理知识,借用安全生产组织的方式、方法,树立安全的理念,了解全局、准确定位,系统思考,精心组织。要通过“青年科技创新”“青工技能振新计划”等活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加强青年人力资源开发;要通过“争创青年文明号”等活动提高青工的安全意识;要通过查找质量隐患等活动提高青年的质量意识;要通过征集“节能五小”等措施提高青年的节约意识。

3.2 服务企业文化建设,投身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带领团员青年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西方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企业文化,是以形成最佳的经营管理机制为目的,以人为管理的主体,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群体行为为基础的新管理思潮。对内,它是职工的精神支柱,是企业内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对外,它具有塑造企业品牌、增强企业无形价值的作用。服务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广大团干部必须以先进文化武装自己。对内,组织一些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联络感情,增加工作兴趣,使职工“人格得以提高,只是得以培养,身体得以锻炼,精神得以焕发”,使职工在每日固定的工作后得到休养,以为次日工作储备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挖掘潜力。

3.3 服务青年成才需要,桥梁和纽带作用,做青年根本利益的奉献者

共青团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就要做好竭诚为青年服务的工作。成长成才是团员青年的共同愿望。团组织只有将广大青年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才能得人心、暖人心、聚人心,从根本上成为服务青年利益的奉献者;只有关心青年成长成才,关注他们提出的问题,及时收集青年反映的信息,并向有关部门汇报,尽最大努力维护青年权益,尽可能的制定有利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政策,营造更加宽松的成长成才环境,才能服务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需要。要服务青年,首先要为团干部服好务,要把他们培养好、使用好。通过多层次、多方式的培训,使团干部成为了解企业管理模式、掌握生产、质量、成本、设备、人力资源等方面知识的综合型人才,从而站在企业全局的高度开展共青团工作。这样的思路,正符合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现代企业要求的人才是综合素质强、知识面宽、专业性深的“图钉式”人才。只有知识面宽,图钉帽的面积才更大;专业性深,图钉才更尖更长,才容易在某一领域扎得深、扎得稳。帽的面积越大、钉越尖越长,在某一领域才扎得更轻松、扎得更稳。这就要求团干部以丰富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为目的,多读书、读好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以多元化、全方位的科学知识丰富自己。读书要全面,既要读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识别错误观点和言论的能力,在复杂的局势中认清各种矛盾和问题;又要读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以便全面分析问题。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提高自己的修养;要读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提高自己掌握先进技术的水平;还要读本职岗位方面的业务书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1]闻靖.要认真抓好青年职工的思想教育[J].中国建材,1981,05.

猜你喜欢

团员青年成才团组织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如何创新基层团员青年工作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团员青年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
用新媒体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发挥群团组织带头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吴洪芹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
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