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网络传播新闻自由的现状及管理对策

2010-01-01浦伟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5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网民道德

浦伟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宝泉岭分局电视局专题部,黑龙江 鹤岗 154211)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这个第四大媒体的出现,新闻又有了另外一个传播的媒介。介于它本身所具有的许多传播优势及互动的新闻传播方式,使人们有了很大的自主传播新闻的空间,而随之也出现了许多相关问题。

2 网络传播新闻的自由问题的现状和问题

海量信息、瞬时信息、及时传播、互动参与是网络的显著特征之一。据最新调查显示,29%的网民每周至少通过互联网浏览新闻3~4次,10多年来,中国互联网取得了飞速发展,当前中国网民数量已达1亿多。网络新闻的广度和深度也日益提升。网络传播突破了原有新闻传播的局限性,没有了空间、时间的界限,而且有互动性很强,在2005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讲道:"昨天我浏览了一下新华网,他们知道我今天开记者招待会,竟然给我提出了几百个问题。我觉得他们对国事的关心,深深感动了我。他们许多建议和意见是值得我和我们政府认真考虑的。"而一些随意转载、恶意捏造的虚假新闻也应运而生,网络上的假新闻违背了新闻以真实性为第一属性的原则。诸如一些知名的各大网站也有恶俗化倾向,为了吸引网民眼球,增加点击率,使网络新闻变质,变得俗不可耐。网络传播如果将网络空间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网络传播新闻将更好的发挥其职能。

3 未来网络传播新闻的管理和展望

面对互联网对互联网上真正的新闻自由的实现任重道远,它既需要我们的职权部门把好关,做好外部工作,同时需要每一个互联网用户加强道德自律,共同建设互联网上的道德文化。职能部门要净化网络空间,采取强制力量新闻的真实性,加强对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监控,对于一些造成负面影响很大的虚假新闻要予以追究法律责任,更需要在互联网方面的法律加以健全,一方面就是要加强网民的道德建设,共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共建和谐的网络空间更是这样,道德在介于法律和媒体之间起了很大作用,采用法律手段强制性的会扼杀人们对网络空间的亲近,只有逐步提纲网民的道德水平,法律手段进行参与震慑。网络是一个自由酣畅的空间,很多网民就是因为享受这样的自由空间才跻身网络。未来网络传播新闻日益成熟,他将真正发挥“第四媒体”的作用,而且互动性和参与性更是其他媒体不能比拟的,网络有很强的舆论干涉性,网民有很强的“草根性”和匿名性,对与大众的观念起到一个整合的作用,从而削弱非主流声音,一个事件的发生,如果单凭传统的媒体传播新闻,是达到了传播新闻的目的,而群众的声音很难很快的反馈回来,因为没有这样的反馈空间,而在网络中传播新闻,第一时间就会有人将自己的看法反馈,未来人们会更好的运用网络空间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人人都是人大代表。对于新颁布的条文条款,政府的职能部门也能第一时间得到群众百姓的声音,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4 总结

网络传播中新闻有他的自由性,加强管理建设,将其引领到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来,未来,网络定会将以主流媒体的角色进入我们的生活。

[1]胡正容.传播学总论[J].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4.

[2]匡文波.论新闻传播学[J].国际新闻界,2001,2.

[3]童兵.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伟大指南[J].新闻记者,2001,7.

[4]陈力丹.不成熟的网络传播[J].新闻记者,2001,7.

[5]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4.

[6]梁杰.新闻爱好者(上半月)[J].2005,10.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网民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