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运营管理
2010-01-01叶茂军
叶茂军 何 平
(1、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南宁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2 2、广西公路技工学校,广西 南宁,530023)
1 公路桥梁运营管理现状
在公路行业,由于公路网繁多,遍及全国各个角落,管理制度建立较迟,管养队伍的建设和责任的确立严重滞后,且至今执行力度较弱,再加上管理落后、资金不到位、技术人员技术素质不高、运营管理观念落后等原因,造成公路桥梁运营管理及维修加固严重滞后,大部为桥梁尤其是80年代及以前修建的桥梁设计资料、运营记录、健康状况检测、维修加固实施记录等资料严重缺失。有些仅几年或十几年前建造的大桥,设计、竣工资料就已缺失,其历史和现状无记载、无检查,致使病害没有及时整修加固,以至小病、中病无人管,到大病成了危桥时才突感惊慌。
运营管理本身是一件难度很大的工作,又长期失控,尤其是严重超载,给桥梁造成极大的损害。桥梁一方面是遭到强力损害,另一方面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检查、养护和救治,使得部分桥梁才建好十几二十年,就因病害严重、承载力已大大降低而成为危桥。再加以技术人员素质不高,以致耗费巨资,将桥梁拆除重建;或对浅基础认识不足,防护不力,致使桥梁在暴雨洪水中被冲毁;或造成桥梁突然垮塌,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新闻报道的有:陕西安康市冷水桥、甘肃岷县大桥、甘肃天祝县大桥冀州南午照桥等。若运营管理制度健全、桥梁健康状况检测、桥梁维修加固及时,又岂会有此类事故发生。通过公路桥梁与铁路桥梁的强烈对比,发现公路桥梁的运营管理现状令人担忧。
2 公路桥梁运营管理措施
为了科学地管理桥梁,铁路工务系统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就建立了桥梁技术履历书,对该桥的技术特征及其变化均有如实记载。旧社会已丢失无考的桥梁基础资料,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已全部挖探清楚;对于钢桥均有丈量结构详图,并据以检定其荷载等级。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颁行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桥隧养护规则》、《铁路桥梁检定规程》、《铁路养路工作保证行车安全规则》、《桥隧建筑物状态评定标准》、《桥隧建筑物保养质量评定标准》、《桥隧综合维修验收标准》、《桥隧大修验收标准》等规章制度,有了桥梁定期检查(每年春、秋两次大检查)和特别检查(针对病害桥梁)的规定与习惯,有了桥梁试验、检定、大修设计、和大修施工队伍。在工务系统,有一批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由留学归国、名牌大学(如唐山交大、上海交大、北洋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毕业的技术、管理骨干。铁路桥梁不但内在大小病害得到了及时地整治、加固,而且那时已经进一步顾及到外表的整洁美观,实行了状态评分、评比制度。更重要的是铁路职工对规章制度的学习、贯彻执行已成习惯。这不能不说是铁路管理的科学、先进之处。
鉴于铁路系统对旧桥的运营管理经验,公路桥梁运营管理可对其成功之处予以借鉴。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车辆载重量、车速和交通量已大为提高,在过去三、四十年所建造的低标准的、长期失养的农用、公路桥梁能否继续服役并安全运营,已成为公路和城市建设决策部门的一件大事。但是,有病害、甚至病害严重的危桥,如果有正确的检查分析与诊断,以新技术、新材料给予加强、加固(配合必要的桥梁试验验证)一般是能够继续安全运营的,并且能使其原有载重等级得到提高。此项检查、分析、加固的费用,一般只是新建费用的10%一20%。而且在加固过程中,除少量重车短期绕行之外,无须全部中断交通,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其了然。这项工作能否顺利实施,还必须建立在以下工作的基础之上。
2.1 建立旧桥技术资料和履历表
各地方公路管理部门应该针对该管辖区的公路,进行桥梁普查,建立桥梁履历表。设计文件缺失的可采取据现场挖掘、现场测量获得外部尺寸信息,可采用钢筋扫描仪或其他先进仪器了解内部结构信息。设计文件存在的桥梁,应根据设计文件将桥梁技术信息予以整理汇总。
有些桥梁经过多年运营,一些主要部位出现如裂缝、错位、沉降、上部结构露筋等病害,某些桥梁因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而严重损坏,通过普查和走访,建立桥梁的运营信息及以往维修加固信息数据库。
2.2 对桥梁进行检测评价
许多桥梁由于运营多年,主要部位出现各种缺陷如裂缝、错位、沉降等,通过检测,确定桥梁各部位损坏的程度及实际承载能力,同时对桥梁进行检测评价也为维修加固提供了必要的依据。仿照铁路系统的管理方法,公路桥梁也需进行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测。
经常检查主要以目测为主,并配合简单工具量测,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检查的内容包括:桥面是否平整、有无损坏;桥面泄水管是否损坏、有无堵塞;桥面是否清洁、有无杂物堆积、杂草生长;栏杆扶手、引道护栏是否断裂、撞坏、锈蚀;伸缩缝是否填塞、破损、失效;锥坡、翼墙有无开裂、坍塌、沉陷;交通信号、标志、照明设施是否完好等。
定期检查以目测结合仪器检查为主,对桥梁各部分进行详细检测。定期检测的时间根据桥梁的不同情况设置为:新建桥梁竣工接养一年后;一般桥梁检查周期为三年,也可视桥梁具体技术状况没一至五年检查一次,非永久性桥梁每年检查一次;桥梁技术状况在三类以上的,应安排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的内容一般为:
桥面铺装:是否有坑槽、开裂、车辙、送散、不平、桥头跳车现象等;人行道、栏杆:人行道有无开裂、断裂、缺损;栏杆是否松动、撞坏、锈蚀和变形等;伸缩缝:是否破损、结构脱落、淤塞、填料凹凸、跳车、漏水等;排水设施:桥面横坡、纵坡是否顺适,有无积水;泄水管有无损坏、堵塞、泄水能力;防水层是否正常工作,有无渗水现象等;梁式桥上部结构:主梁支点、跨中、变截面处有无开裂,最大裂缝值;梁体有无空洞、蜂窝、麻面、剥落、露筋,有无局部渗水;横隔板是否开裂,焊缝是否断裂,钢结构锈蚀情况,变形情况等;圬工拱桥上部结构:主拱圈是否开裂、渗水、砂浆松动、脱落变形;拱脚是否开裂、腹拱是否变形、错位;立墙、立柱有无开裂、脱落,侧墙有无鼓肚、外倾等;)双曲拱桥上部结构:拱脚有无压裂,拱肋1/4处、3/4处、顶部是否开裂、破损、露筋锈蚀;拱脚与拱波结合处是否开裂;波间砂浆是否脱落、松散、横隔联系是否开裂、破损等;支座:位移是否正常,橡胶支座是否老化、变形,钢板滑动支座是否锈蚀、干涩;各种支座固定端是否松动、剪掉、开裂等;桥墩:墩身是否开裂,局部外鼓、表面风化、剥落、空洞、露筋,是否有变形、倾斜、沉降、冲刷、冲撞损坏情况等;桥台:是否开裂、破损,台背填土是否有裂缝、挤压、受冲刷等情况;翼墙:是否开裂,有无前倾、变形等;锥坡:是否考裂,有无破损、沉陷、开裂、冲刷、滑移等;河床及调治结构物:河床是否变迁,有无漂浮物堵塞河道,调治构造物是否发挥正常作用,有无损坏、水毁等;
特殊检测是指采用仪器设备等特殊手段和科学方法分析桥梁病害的确切原因和程度,确定桥梁的技术状态,以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一般在下列情况下作以下特殊检测:
在地震、洪水、滑坡、超重车辆行驶;行船或重大漂浮物撞击之后;桥梁定期检查难以判明损坏原因、程度及整座桥的技术状况时;决定对单一桥梁进行改造、加固之前或技术状况为四类者。
2.3 对桥梁进行维修加固
通过对桥梁进行检测评价,对已检测出的病害进行有效的维修加固,使桥梁始终处于健康的运营状态,延长桥梁的运营寿命。
2.4 新建特大桥梁的健康状况检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先进的检测仪器也用到了桥梁检测中。对于特大桥梁,我们不再满足被动的检测、维修,而要主动的掌握桥梁的实际运营状况。在特大桥梁的修建过程中,在梁根部、跨中、变截面处等布设传感器如光纤光栅传感器等,再加上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即可对桥梁的实际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使其更好、更安全的工作。
[1]王硕.桥梁运营荷载状况研究[D].同济大学,200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