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2010-01-01罗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2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农业

罗辉

(贵州省镇远县蕉溪镇水利站,贵州 镇远 557012)

进入新世纪以来,“三农”问题愈来愈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近几年来,我县水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之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央1号文件精神,根据当前农村水利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为未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成绩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支撑农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1 要抓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全县各级政府要把农建作为冬春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认真制定建设方案,采取有利措施,层层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工作布置到现场,督促检查落实到工地,奖惩兑现到项目。水利、农业、林业、扶贫、农业开发等部门要超前谋划并当好参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与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对农建进行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指导和服务。计划、财政、国土资源、统计、气象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扎实有效地深入开展。

2 要抓投入,促进工程建设加快进度

要通过改革,进一步探索国家办水利与社会办水利相结合的路子,按照市场积极规律继续采取“政策融资、政府投资、银行贷款、社会筹资、个人捐资、利用外资”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水利投资融资形式,不断完善以“财政投入为导向,乡村农户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新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机制。

2.1 增加财政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公益性特点,决定其必须纳入政府的公共财政框架,才能有效地搞好农建,才能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和控制,才能充分显现财政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2 收好管好用好水资源费和土地出让金等行政性收费。全县各地要按照水法的有关规定和《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中明确的“每年从国有土地出让金中提取30%的资金用于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土地开发”的要求,本着“取之于水,用之于水”和“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原则。把这些资金安排和管理使用好。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做好与财政、地税等部门沟通,共同缓解水利、农建资金短缺和项目推进困难等问题。财政、国土资源、农业、水利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抓紧研究协作,争取让土地出让金提取的资金注入到农建当中。

2.3 在“规划在先”的前提下本着“渠道不乱、管理不变、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小农水、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土地出让、以工代赈等一些可以整合的资金统筹起来,按规划安排使用,并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使其充分发挥效益。

2.4 大兴民营水利,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建设、谁使用、谁收益、谁管理”的原则,聚集社会资金,吸纳民间资本,同时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深化已有的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管理制度改革,从而引导、支持、鼓励民营主体向农建投资。

2.5 广泛推广用水利工程建安营业税紧缺的矛盾。

2.6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基地建设与政府的扶贫帮助形式合力,有效牵引广大农户的投资意向,不断增加基地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3 要抓好发动,运用“一事一议”组织群众

农村税费改革后,推行“一事一议”制度,是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一项新的实践。首先,要从思想上明确,农民群众是农建的主要收益者,进行农建是农民群众的义务和愿望。实行“一事一议”制度是为了更好地尊重和保障村民决策、管理和监督等民主权利,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群众兴办农村公益事业的积极性,提高农建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促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蓬勃开展。其次,要在认识上搞清,“一事一议”是一个以民主为基础的科学集中过程,同时它又是在集中指导下实现的民主。实行“一事一议”制度不能弱化政府的只能,需要转变的是过去“包办代替”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强化政府引导和服务职能,把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通过政府组织协调和统筹调度,变为农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和现实。因此,开展农建建设需要轰轰烈烈,更应注重扎扎实实。要在观念上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硬性指标、强迫命令”的思维方式,掌握并运用“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方法,深入发动群众筹资筹劳大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4 要抓管理,确保农田水利建设质量

农建质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各级各部门要以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严格工程建设管理,加强施工检查督促,切实把住规划设计,施工质量、竣工验收“三道关口”,抓好材料设备采购、施工队伍选择、工程检查验收、资金管理使用、技术质量监督“五个环节”,做到建设一处,成功一处,发挥效益一处。同时,还要着重眼界工程建设与质量管理的机制完善问题,坚持“明晰所有权、出让使用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明确权属关系,落实责任主体,并按照“先建制、后建设”的要求,对投资较大的项目,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管理制、合同管理制和质量终身负责制;对小微型项目,明确制定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加强技术知道和质量检查;对农民自行施工的项目,分片派出技术人员帮助设计,现场进行施工指导,切实搞好技术服务。

[1]党国英.农村发展的公正与效率可以兼得[N].南方都市报,2004-06-22.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水利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水利工会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