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欠费问题原因分析与对策

2010-01-01陈立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1期
关键词:学费助学生源

陈立新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311)

1 高职院校大学生欠费的特点

1.1 高年级学生欠费情况比低年级学生严重

一年级基本不欠费,二年级起欠费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班欠费人数和欠费金额最大,存在等到领取毕业证再交费的现象.以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为例,截至2009年10月31日,对该院全部欠费学生进行统计显示,大一学生占欠费总人数7.3%;大二学生为17.6%;大三学生为32.8%。

1.2 欠费学生分布存在明显的班级差异

班风、学风好的班级欠费数较少。从班级分布情况看,班级管理不规范、班风比较差欠费的人数普遍较多。在班风差的班级,甚至出现以欠费为荣的现象,有些学生看见别人不交学费,也就揣着钱不交。

1.3 欠费学生中,成绩差的比成绩优的多

欠费学生的大部分是学习成绩、日常表现较差的学生。例如,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欠费学生中53%以上是成绩较差、品行欠佳的学生,他们整天沉迷于网络,经常旷课或迟到,还有一部分学生把心思花在谈恋爱上。

1.4 欠费学生中,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高职高专的生源有其独特性,那就是来自老少边穷、贫困地区和城市下岗职工子女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根据教育部的调查显示,大部分的贫困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0%-20%之间,平均为15.5%,特困生在5%-10%之间,平均为7.3%。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贫困生比例甚至达到30%以上。”高职高专院校贫困生所占比例要比这还高。欠费生主要在以上这部分人群里,占到全校学生总数的5.8%-6.5%左右。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学生的缴费能力紧密相联。

2 高职院校大学生欠费现象产生的原因

2.1 高职院校学费收缴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各高职院校为了加强对学生收费管理,一般都制定了从新生入学学籍注册到毕业离校各个收费管理环节的管理制度。但由于种种因素使得这些管理制度执行乏力、形同虚设。校内部各职能部门普遍体会不深、经验不足、制度不全、措施不力,缺乏统一认识,各部门工作步骤缺乏协调,很少采取强制措施,出现了刻意拖欠学费的现象。

2.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交不起学费

高职学院是我国推行教育大众化的主阵地,生源大多来自农村。对于经济贫困的学生来说缴清学费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不能让一个特困生因为经济困难而退学”绿色通道政策,允许高校中的贫困生缓交、部分免交或全部减免学费。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校欠费生的数量。

如我院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或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家庭,有的父母一方患重病而无劳动能力,有的城市父母双双下岗,有的是多子女家庭收入有限等。虽然国家推行“奖、助、减、免、补、缓、贷”等方式帮助贫困生,但分配到个人也只是杯水车薪。从统计数据看,这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欠费大约占60%左右。

2.3 部分学生及其家长缴费的意识比较淡薄

《高等教育法》第六章第五十四条规定:“高等学校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高校收费办法》第三条规定“: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学费。”小部分学生恶意欠费,存在有钱不交或迟交的现象,认为学费缴与不缴对上学也无多大影响。有的把学费用于购买电脑、手机、名牌衣服,有的把钱存入银行获取利息,有的用于“投资”、炒股、做生意等等。还有一部分学生看见有同学不缴纳学费也照样上课、考试、评优、评先,导致主观缴费热情不高,存在侥幸和逃避心理。

2.4 毕业生人教剧增,就业压力大

近几年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学生的就业率却不是很高,很多学生无法找到对口专业的工作,毕业证书一时用不上。还有现在毕业证书网络化后,毕业证书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有的学生就以证书丢失或造假来重新获得。毕业证书逐渐失去“现实意义”。

3 高职院校学生欠费问题的对策

3.1 学校落实各项助学的措施

《高等教育法》规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高职院校应对经济困难学生,特别是特困生,通过多种方式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国家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2009年河北省全年发放国家奖助学金12.91亿元;学院设立专门的助学基金;师生和社会的捐款;企业的赞助等等。学生需通过学习、工作或其他的形式有偿获得,如我院设有学院奖学金,受益面高达28%,一方面勉励学生勤奋学习,通过努力得到奖学金来完成学业,另一方面积极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让学生边学习边打工,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解决学生部分的生活费用问题。

3.2 地方推行生源地助学贷款

经济困难的学生可到当地助学贷款经办银行办理担保贷款,以河北省为例,2009年共发放高校国家助学贷款1823万元,惠及3550名学生;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首次突破亿元,达到10032万元,惠及1.84万名学生。贷款学校由原来省内的68所公办高校扩大到全国2000多所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最高限额为每人每学年6000元,偿还贷款的学生在校期间利息由财政全额贴息,毕业后的利息则由贷款本人自付。生源地贷款申请手续简洁、方便、资金到账时间及时,生源地贷款的全面推广,可以将现有贷款制度面临的问题迎刃而解,减轻学校承担的学生欠费压力。

3.3 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把诚信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入学、毕业教育之中,积极引导学生“以诚实守信为荣”,强调诚信是每一位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做人之本。可以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学院文体活动等多种渠道进行教育,让学生懂得按时缴费是大学生应尽的义务,也是一种诚信的表现。

3.4 建立对恶惫欠费学生的惩罚机制

高职学院应该及时出台有关收费政策,研究制定解决办法,形成制度后以学校文件的形式下发各部门并收录进《学生手册》。制度中要明确规定对欠费学生如何处理,比如:实行缴费奖励制,开学时一次性交清一年学费的班级可享受缴费奖励,奖励比例可控制在5%以内,用于班级活动费,鼓励学生按时缴纳学费。

对无故欠费的学生建立“曝光台”,向学院学生及社会公布。与家长建立联系制度,学院规定一定期限内的催告期,在学生德育积分中的“加减分”中扣分;无故欠费学生不能获得奖学金、不得入党、不得评优、评先等;对于恶意欠费的学生一律取消其考试资格。

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与特殊情况不能及时缴费的学生签订欠费承诺书,方便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催缴费,将学生的欠费情况记录在诚信档案中。一次给予通报批评处分,两次及以上的可以加重处罚。对恶意欠费的毕业生扣发毕业证、档案,不向用人单位推荐工作;个人联系工作单位的,学院不向用人单位介绍该生综合表现情况,不在就业协议书上签署学院意见。

3.5 做好招生就业工作

高等职业教育直接面对的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市场经济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充满了激烈紧张甚至残酷的竞争。学院需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利用学校的科技成果服务社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教学环境和实习场所。学生就业与否,就业好坏直接关系到缴费问题,学生只有找到工作,找到好工作,才有能力偿还欠费和国家助学贷款。

[1]陈金平.浅析高职院校大学生欠费问题[J]现代交际,2009,(12).

[2]孙建国.高职院校学生欠费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J].会计之友(中 7 刊),2009,(7).

猜你喜欢

学费助学生源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我的兴趣班学费
“孔子曰”之孔子的学费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
大学学费“涨声”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