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砌体结构裂缝的施工因素分析及防治

2010-01-01张富林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1期
关键词:砌体砂浆房屋

张富林

(周口市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周口 466000)

近年来,类似砌体裂缝、砌体倒塌等主要原因引起的建筑案件或纠纷屡屡发生,所以砌体裂缝病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砌体结构裂缝原因与治理措施谈一些看法。

1 引起砌体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1 地基不均匀沉降

地基沉降差大,造成砌体下部出现斜向裂缝;地基局部塌陷,使墙体出现水平或斜向裂缝;地基冻胀造成基础埋深不足;填土地基浸水产生不均匀沉降;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基,因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引起附加沉降。

1.2 温差收缩变形

温差影响不同材质或同一材质不同部位线膨胀差异;北方寒冷地区,砌体胀缩受到地基约束。

1.3 设计不当或设计构造处理不当

设计安全度不足,受到砌体强度安全系数小于设计规范的规定;任意改变砌筑砂浆的品种和强度等级;任意改变建筑物的用途或构造,例如把横向承重的小开间改用为大开间,把非承重是纵墙当成承重墙,如在设计时,在节点构造处理时省去梁垫;建筑盲目加层,加大了承重墙的荷载;任意改变挡土墙的填土料,或排水、泄水构造不良,致使挡土墙抗剪强度不足,引起砌体水平裂缝;变形缝设置位置不当或缝宽过小,应力致使墙体开裂;建筑物整体刚性较差,混凝土圈梁不闭合交圈;不同结构混合使用或新旧建筑连接不当。前者如在钢筋混凝土梁上砌砖墙,因梁挠度引起开裂;后者新旧建筑的基础分离,新旧砖墙结合处产生裂缝。

1.4 承载力不足

砌体承载力不足,主要原因是砌体的强度不够和砌体的稳定性差,存在这两个原因就容易砌体裂缝。

造成砖砌体抗压强度不够的施工因素:砖和砂浆的标号是确定砌体强度的两个主要因素。在施工中如降低了标号,势必降低砌体的强度;砖的形状和灰缝厚度不一,会影响砌体的强度。如果砖表面不平整或厚簿不均匀,就会造成砂浆层厚度不一,引起较大的附加弯曲应力,使砖破裂;砂浆和易性差、灰缝不饱满也会增加单砖内受到的弯曲和剪切应力增加,降低了砌体的强度,据有关科研单位试验结果表明,当竖缝砂浆很不饱满或完全无砂浆时,砌体的抗剪强度会降低40%~50%。

影响砌体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墙、柱的高厚比超过了规范允许的高度比,使其刚度变小,稳定性差;砌体受温差收缩变形影响,当收缩引起的应力超过砌体的抗拉强度时,容易在纵墙中部沿砌体高度方向产生上下贯通的竖向裂缝,降低砌体的稳定性。

砖砌组合不当。砖通过一定的排列,依靠砂浆的粘结形成一个整体(砌体)。如砌体是在受压状态承受压力,为了使所有砖均能平均承受外力和自重,必须使将受到的压力沿45°线向下传递,使整个砌体由交错45°。应力线联为整体。如果在砌筑砖砌块时,排序不合理,就会降低砌体抗压强度和稳定性,引起裂缝。

在砌筑石料时,因料石自重大,表面又不规则,没有使石料的重心尽量放低,又忽视设置拉结石,或设置了拉结石没有相互错开,或每0.7m2墙面拉结石少于1块,会造成砌体不稳定。此外,造成砌体裂缝,还关系到使用方面的原因。

砌体常见裂缝的产生原因大致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温度变形造成的裂缝:裂缝的位置。多出现在房屋顶部附近,以两端最为常见。

裂缝的形态。常见的为斜裂缝,裂缝呈一头宽一头细或两头细中间宽,其次是水平裂缝,形态为中间宽两头细,呈断续状;再其次是竖向裂缝,缝宽不均匀。

裂缝出现的时间。多数出现在冬夏两季以后。

裂缝的变化。裂缝会随温度变化产生裂缝宽度和长度的变化,但不会无限制增宽和增长。

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缝:裂缝的位置。多数出现在房屋下部;对等高的一字形房屋,裂缝一般出现在房屋两端;其它形状的房屋,裂缝多数出现在沉降最为剧烈处;一般裂缝都发生在纵墙体。

裂缝的形态。常见为斜向裂缝,位于门窗洞口处较宽;贯穿房屋全高的裂缝呈上宽下细。地基局部塌陷呈水平裂缝,缝宽比较大。

裂缝出现的时间。一般发生房屋建成后不久出现,施工期间出现裂缝不多见。

裂缝的变化。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裂缝增多增宽增长,地基变形稳定后,裂缝不再变化。

砌体承载能力不足造成的裂缝:裂缝的位置。多数出现在砌体应力较大部位。轴心受压柱裂缝常发生在柱下部l/3处,如梁或梁垫下的因局部承压强度不足出现裂缝。

裂缝的形态。裂缝方向与应力一致,裂缝两头细中间宽,受拉裂缝与应力垂直,受弯裂缝在受拉区外边缘较宽,受剪裂缝与剪力作用方向一致。

裂缝出现的时间。大多数裂缝发生在荷载突然增加时。

裂缝的变化。随荷载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裂缝宽度增大。

2 主要防治措施

加强地基的挖槽验槽工作。对于较复杂的地基,在基槽开挖后应进行验槽,如果地基不符合设计要求,应有设计人员变更方案,将软弱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合理设置沉降缝。凡承受不同荷载(如房屋存在高差),长度过大,平面形状复杂,同一建筑物处理方法不同,有部分地下室的房屋,应设置沉降缝,使其两边各自沉降。

加强上部结构刚度,提高抗剪强度。在基础顶面处及各层窗口上部设置圈梁,减少建筑物端部门窗数量,由于上部结构刚度较强,可以适当调整地基的不均匀下沉。

适当加强基础的刚度。如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在砖基础配置钢筋,在砖基础上部设置钢筋混凝土基础梁等。

根据季节变化,适时安排屋面保温层施工。屋面施工应尽量避开高温季节,提高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设置保温隔热层。

及时改善屋顶圈梁或顶层屋面板与墙体的变形约束条件。

按照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在适当距离 内应设置伸缩缝。

整体加固。当裂缝较宽且墙身变形明显或内外墙拉接不良时,应加设钢拉杆或钢腰箍。

设计时要采用装配式屋盖,忌用现浇整体式屋盖。

当承载力不足导致砌体裂缝时,应变化结构类型。最常见的是柱3-2001改为加砌一道墙变为墙承重,或采用钢筋混凝土代替砌体。

以上笔者根据裂缝的性质及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预防和控制裂缝的措施。期望今后在砖混建筑结构施工中,对保证和提高砌体的施工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吴兴国主编.《质量事故分析》,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2]彭圣浩主编.《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杨南方主编.《建筑工程技术措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砌体砂浆房屋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竖向开槽砌体墙燃气爆炸动力响应及加固
UMAMMA历史房屋改造
转租房屋,出现问题由谁负责?
论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现状及前景
采高对砌体梁关键层位置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