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情感教学探究

2010-01-01贾小芮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7期
关键词:创设文章情境

贾小芮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景福小学,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俗话说,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着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情感教学,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能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阅读能力,优化教育和教学效果。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之作,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怎样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拨动情感之弦呢?

1 创设情境,引发情感

情境,又称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用绚丽的色彩、生动的画面、形象的表演、富有感染力的音乐、饱蘸情感的文学语言,创设一个个亦真亦幻的艺术情境,让学生仿佛看到了,也仿佛听到了,整个心灵感受到了——课文中寄予情感的丰富的想象,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情感体验。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通过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体验。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以展示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引发学生相应的体验。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语文文本蕴涵丰富情感因素的特点,创设语文教学环境,可采用背景音乐烘托,幻灯、多媒体展示等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体味课文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实物演示、角色扮演或课本剧表演、现场参与、小品表演、语言描述等营造体验情境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争,课堂提问时,同样可采用以组回答的形式等营造了一种竞争合作的情感氛围。

2 情知交融,升华情感

我们要把握“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的相互融合,努力使教材中的“情感和知识”教育相互结合,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的目的,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情感,并使情感体验强化认知活动,使认知更清晰深刻,情感感悟更加刻骨铭心。教学的导入以“快乐、有趣、愉悦”为原则,组织课堂教学激起学生体验文章中的表述,从而产生成功的喜悦,并把这种情感体验带到下阶段的学习中去,产生正面的学习迁移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升华学习中的情感功能,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之达到一个文中有我,我与文融的一种水乳交融的境界,使情感功能能真正实现升华,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积极情感的教育。优秀的文章往往情景交融,情感体现字里行间,渗透在文章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之中,因而品赏词句就成为了教学的重要内容。此时,教师要抓住文中关键句,即文章和句子中能够画龙点睛,烘托氛围的警句,讲清深层内涵和东蕴意,让学生“披文入情”体会文章的味,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如抒情散文《海滨仲夏夜》一文中作者对大海的描写,其用意就是要表现人的生活,文中描写述说的是潮声,更是心声,时代声。“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成了一片熊熊燃烧的火焰,闪烁着,滚动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在这里,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反复使用“涌”、“闪烁”、“滚动”等动词,生动地展现了大海波翻涛涌的壮阔景观。《黄山奇石》中让学生欣赏着轻音乐,边听边朗诵,想象一下黄山的奇石、云海。古诗《山行》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想象诗中所指的意境,甚至可以让学生根据诗中描绘的景物绘制成一幅水彩画。

3 挖掘内涵,调动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包括爱好、快乐、嫌恶、愤怒、恐惧和悲哀六种基本情绪,有激情、心境、热情三种方式,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之有利于语文教学。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饱含着作者的深厚情感体验,我们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全面的情感因素,把累积的情感和知识内容的传播有机结合起来。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到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情感,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一夜的工作》最后两个自然段,作者满怀深情地抒发了周总理无比崇敬的感情,字里行间充满着一种抑制不住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对这一类课文的教学,要做到少一点分析,多一点有感情地朗读的指导。通过反复诵读,对总理的敬爱之情油然而生。又如《桂林出水》是一篇写景状物的佳作,语言优美,文中“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个排比句节奏明快,把漓江水的独特之处描写得惟妙惟肖,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景美”“情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激发了对桂林山水的赞美和热爱之情,那么学生品读时也就能读出韵味。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挖掘课文,把情感点化出来,展示在语文课堂之中,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趣盎然。

4 联系实际,加深体会

体验是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语文课堂中尤其是作文教学中引进体验教学思想,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倾吐真言。作品表达的是作者的感受,线索由于年龄尚小,社会阅历不多,可能一时还不能体会作者的感受,这是教师可适当介绍时代背景,联系一下当时实际,这对于加深学生认识,激发学生共鸣有很大作用。例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的意思很容易明白,但要让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就不容易了。不过,如果联系到古代交通极为不便、信息极不灵通、分别往往就是永别等情形,学生的思想就豁然开朗了,再读这首诗就会“砰然心动”了。介绍背景,是为了从认识方面增进学生对使中情感的理解;联系现实,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体验,从情感方面由此及彼地领会诗中的感情。如在一次口语交际课之前,教师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模拟在具体情境中扮演一个社会角色,如老人、妈妈、售票员、路灯管理员等等。体验其中的苦与乐。学生们兴趣浓厚,都能按要求不折不扣的完成。口语交际课上,学生们争相表演,表达了内心要讲的话,抒发了请求,抱歉,赞扬,悔恨等感受,整个课堂被一片真情包围着。课后,他们一气呵成,写出来的文章构思精巧,情节迭宕起伏,发人深思,引人入胜。

语文课是一片情感的花圃、一个情感的世界。在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做到情感互融,拨动其心中的情感之弦是最终目标,使作者、教者、学生、教材的情达到四情有机结合,和谐统一,促使学生情感素质的发展。实践证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能达到文、理、情相通的境界。

[1]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2]路海东主编.教育心理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创设文章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