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研究与展望

2010-01-01周殿友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7期
关键词:农机具农机化机械化

周殿友 刘 勇

(黑龙江友谊农场八分场,黑龙江 友谊 155136)

1 农业生产的效益如何,是由成本和收入决定的

生产成本决定于农业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如种子、化肥、农药、劳动力、农业机械等,而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起着基础的作用,它参与了一列系的田间作业过程,从最初的土壤耕种到最后的收获,它的作业成本一般在总生产成本中要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发达国家,一般要占50%左右,在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农场,农业机器成本一般要占30-50%,它在生产成本中比重最大,因此要给予特别的关注。根据国内外的管理经验,农业机器系统配置水平的不同,将使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产生显著差异,因此,农业机器优化系统研究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农业机器优化系统的研究现状

农业机器优化系统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合理配置农业机器来降低作业成本,从而获得较高的农业生产效益,在以往的研究中,主要确定了以下几种不同的优化目标。

农业机器作业成本最低。在保证农业生产任务按计划完成的前堤下,投入的农业机器作业成本最低是投资者经常考虑的原则,这种方法可以不考虑机组选择和作物轮作方式的相互影响,一般仅能在人工完成配置的机组中进行选择,也不能处理拖拉机和农机具的合理配置问题,它把没能按农时要求完成作业而产生的适时性损失作为惩罚因子计入总成本中。如文献[3]从最小成本角度来选择合适的动力配置水平,种植作物为三种不同品种水稻、黄麻、小麦,输入变量为种植面积、轮作方式、田间作业次序、作物产量、产值、机器购买价格等,优化结果表明,动力配置水平将随着种植面积、轮作方式的变化而产生显著变化。文献都以农业机器作业成本最低作为优化的目标。

农业生产收益最大。投资者进行决策,总是希望获取最大收益,这种方法主要考虑了农业机器成本,也考虑了土地、产量、种子、化肥、农药、劳动力等成本要素,因而以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比较符合实际决策背景,能直接指导投资者进行决策,决策结果也容易被用户接受。如文献[8]设计了种植作物为大豆、花生的农业机器系统比较和成本分析模型,输入变量为种植作物产量、产值、备选机器参数、田间作业次序、各项作业的起止日期等,通过计算农业机器成本、适时性损失等,可获得纯农业收入,比较得到最大的收益方案,可优化出相应的农业机器配置方案。文献也是以最大收益作为决策目标来研究的。

动力资源配置最少。有的学者基于能量的观点,以整个农业生产系统消耗的能量最低为优化目标,这种方法符合系统工程的思想,但在测算能量消耗时比较困难,也不直观,一般仅适合研究人员使用。

3 农业机器优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问题

农业机械装备不合理大中型农机具较少,小型、微型机具居多,配套率较低,农机作业范围较窄,从而制约农机具整体功能。在种植业和农产品粗加工领域,已基本上由机械取代了役畜生产,但是多数为小型机械,对农业提质增效作用不高,影响了农业由粗放型向生产集约化生产的转变。

农民的观念更新不够目前,广大农民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很难改变。农民对科技含量高的新机具、新技术的接受还处于观望状态,一些农户购机只为“面子光”,与今天的市场经济格格不入。

经济性制约农民收入低,买机用机都遇到困难。农业机械往往一次性投资较大,与世界主要经济强国比较差距很大。

农机化服务体系薄弱社会整体的服务程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完善,县、乡机构改革后,多数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撤并,农机推广网络出现断层,使其职能难以正常发挥。县、乡、村三级农机服务站缺乏服务力度,在农机作业过程中,服务水平与农机现代化水平不相适应,严重阻碍农业机械化发展。

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中国与竞争力强的国家之间的主要差距在于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均较低,农业装备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法制力度不够假冒伪劣农产品充斥市场,使农户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农具权益保证体系不够完善,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尚未健全,农机具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有力保护,农机化发展尚需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3.2 措施及对策

强化农机化科技创新。加大宣传力度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各级地方政府都要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从宣传教育人手,支持开发引进具有市场需求的农业机械产品,力争在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机械化生产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提升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

建立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培植农机龙头企业、农机专业户,加强组织协调和引导服务,帮助其优化机具配置,拓宽服务项目,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其在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中的各级作用;二是要鼓励和引导各类农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纽带作用,提高农机利用率和农机经营效益;三是要加强农机化公共服务工作。建立和完善信息搜集、整理和发布制度,为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

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进一步完善法制化管理机制2004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开始实施,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农机化发展缺乏有效法律保障的历史。农机部门要运用一切宣传手段和相关执法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宣传和落实农机法律、法规的热潮,使之家喻户晓。地方农机管理部门也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配合立法机关做好农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真正使农机化发展纳入法制化管理。

实行区域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为机械化连片作业创造条件农业机械化是以区域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为基础的,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引导农民在一定区域内从事某种产业开发,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

加大国家财政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机械化我国已进入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国家财政有能力加大对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力度。

全面推进农机装备结构调整,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全面推进大型农机具的发展速度,使多种机型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机械,努力实现农机从低性能向高性能,单一作业向复式作业转变,从单纯发展大宗作物农机具向兼顾经济作物农机具转变。

4 农业机器优化发展方向

4.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已能方便地用LINDO,LINGO软件来处理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问题[。计算机摸拟技术发展很快,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会有较快的发展和应用,它是由多个神元连接而成,可以用来摸拟人脑思维行为,作出科学的决策。

4.2 在国外,已有一些比较成熟、方便用户使用的应用性成果,这些成果大都以决策支持系统的形式出现,方便用户使用,在生产实际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加拿大,Murray等也开发了一个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用于管理加拿大主要农作物生产过程的多个方面,用于管理主要农作物生产过程的多个方面,如作物种类选择、作业机器选择、种植计划、作物轮作、施肥、病虫害管理、残余物管理、收获、土壤保护等过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在意大利,Massimo Lazzari等开发了一个“农业机械系统评测”的模型,从战略和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意大利农场的农业机械化问题,输入作物品种、轮作时间和每一种作物的田间作业过程,模型能给出农业机器系统的配套方案。在丹麦,Sorensen开发了决策支持系统,重点用于制订作物田间种植计划和作业计划。

4.3 我国在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基础薄弱,目前尚无广泛应用的应用性成果,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1]孙立群,孙福田.新型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协调关系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06-25.

猜你喜欢

农机具农机化机械化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农机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选购农机具要“六看”
浅析如何实施农机具推广工作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