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与经济结合在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2010-01-01李凤华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7期
关键词:工程项目工程造价工程

李凤华

(普兰店市工程预决算审查中心,辽宁 普兰店 116200)

所谓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是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将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以内。具体说,要用投资估算价控制设计方案的选择和初步设计概算造价;用概算造价控制技术设计和修正概算造价;用概算造价或修正概算造价控制施工图设计和预算造价。以求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从组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从组织上采取的措施,包括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造价控制者及其任务,明确管理职能分工;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包括重视设计多方案选择,严格审查监督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从经济上采取措施,包括动态地比较造价的计划值和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采取对节约投资的有力奖励措施等。

开发单位要功能,要效果,更要效益。因此,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方面加强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 加强工程技术人员的造价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的技术与经济是相分离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知识面,跟外国同行相比几乎不分上下,但是工程技术人员缺乏经济观念,设计思想保守,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落后。并没有像国外的工程技术人员那样时刻考虑如何降低工程造价,我方的工程技术人员则把它看成是与己无关的造价人员和审计部门的职责。而造价人员的主要责任是根据工程人员签发的签证,按照造价规范办事,他们往往没有现场人员熟悉工程技术知识,也不能充分了解工程进展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往往单纯地在工程人员签证的工程内容上审核费用开支,难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为此,要不断强调和督促工程技术人员以提高工程造价效益为目的,加强造价人员和工程人员的协调关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把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提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工程造价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

2 加强设计阶段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手段

据研究表明,这一阶段影响基本建设投资的可能性占75%~95%,因此,重视加强这一阶段的管理是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的关键。在设计工作中,重视技术开发,注重挖掘技术潜力。项目建议书是确定建设工程造价的源头,其投资估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及项目整个建设期的投资。要控制基本建设投资必须从项目建议书抓起,要依据建设的总体规划,建设期的预算安排,合理编制投资估算,投资估算要有准确性,如果误差太大可能会导致项目的决策失误,给项目后几个阶段的投资控制留下隐患。建设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可研报告、初步设计对投资控制具有决定性作用,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要对拟建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调查分析、进行经济评价,作出科学的论证,使项目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实施上可行,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为了做好设计阶段的建设投资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

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设计质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功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的满足。方案优化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的多少,而且在建成交付使用后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建设单位在审查设计单位的设计时,要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在选择工艺技术方案时,应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以提高投资效益为前提,积极而稳妥地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案和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据国外统计资料表明,在项目前期方案优化过程中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为80%左右,所以,要真正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就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前期方案优化工作上。通过方案优化,使工艺流程尽量简单,设备选型更加合理,从而节约大量资金。

对工程项目实行限额设计以控制工程造价。

分解投资和工程量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在设计过程中采用限额设计,而分解投资和工程量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它是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分解到各个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各分部工程,通过层层分解,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控制和管理,同时也实现了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数量、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的控制。

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也是限额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工程各实施阶段,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如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需修改图纸,其他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如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以上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可能要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为此,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是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3 应用新工艺,多咨询专业意见,建设绿色节能建筑

对于现代建设,各开发单位应充分挖掘各工艺效果,以人为本,利用新工艺,建设绿色节能建筑。比如土木领域、材料领域等,这些专家掌握着前沿的技术知识,多咨询专家,采纳好的建议。比方,新建工程要挖桩,制定方案和评标时,可以请来岩土方面的专家,了解最新的工艺,并论证怎样挖桩更省资金和更有效率。

4 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有效进行技术与造价管理结合管理,加强建设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的信息技术应用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信息技术的进步不仅解决了工程造价管理中信息量不易采集、加工、发布的矛盾,提高了原有工作效率和预决算编制精度;而且能够及时、准确地使用材料价格信息,并且已深入地拓展到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工程造价信息化从功能上划分,由四大模块组成:动态价格信息采集、处理与发布系统,造价资料积累、储存与分析系统,计算机辅助计算系统,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目前各地造价管理机构建立的"工程造价信息网"定期发布的材料设备价格信息、工程造价指数等,方便了造价人员市场信息收集工作。工程画图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软件、造价软件在画图、工程进度安排、工程计价等方面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各开发单位工程技术及造价人员要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及科技平台,有效管理工程项目的建设。

5 做好工程建设效果评估体系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移交开发单位管理,发生维修由相应物业负责,但是,目前,项目建设后,工程项目总体情况的建设效果评价却很少有单位来做,这种体制下,没有整体的建设评价,经常造成各部门争执矛盾,因此,工程项目系统应该建立建设效果评估体系,在使用二年或三年后,进行建设效果评价,分析建后造价及使用二年或三年内发生的维修改造费用。由造价处出面,建立工程项目网络平台,强制各类建设的典型工程造价指标、技术指标、维修费用指标公开公示,既能约束各类建设腐败现象,又能给其他开发单位提供技术经济指标。

[1]杨秀丽.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05-30.

[2]方国平.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J].施工企业管理,2001-09-15.

[3]连勇.工程造价控制中应该技术与经济相结合[J].福建建材,2007-12-15.

猜你喜欢

工程项目工程造价工程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子午工程
工程造价之旅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工程项目与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