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后一个甜甜圈

2009-12-31杨樱琪

作文世界(小学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冰箱玫瑰姐姐

青年节这一天,我和郑雨夕到《青年时报》实习。报社的记者“玫瑰”姐姐答应我们,实习结束后请大家吃甜甜圈。

终于,甜甜圈被送来了。这可是正宗的百滋百特甜甜圈,只有一盒!精致的包装盒一打开。一股浓浓的香气扑面而来。总共才六个甜甜圈,每个各不相同,个个都很诱人。我们一共有四个实习生,加上玫瑰姐姐,共有五个人,每人都吃了一个。大家都觉得甜甜圈很松软很好吃,我们四个实习生都舔舔手指头,还想吃,可惜盒子里只剩下最后一个甜甜圈了。

我很想拿到最后一个甜甜圈,就对郑雨夕说:“我很想拿一个甜甜圈回去给家长尝尝。你有没有这个想法?”郑雨夕马上说有。于是我们俩一起去找玫瑰姐姐,我说:“玫瑰姐姐,我想拿最后一个甜甜圈回去给妈妈尝尝,请问可不可以?”没想到玫瑰姐姐头也不抬,爽快地答应了。我小心翼翼地从台子上捧下装有最后一个甜甜圈的盒子,郑雨夕马上伸过手来拿甜甜圈,我左躲右闪保护宝贵的甜甜圈,但还是被她掰走了一大半。我大声嚷嚷起来,郑雨夕只好很不情愿地掰下一些小碎片,算是补偿。郑雨夕本来想把甜甜圈带给家长,可惜她实在忍不住了。舔了几下之后干脆一口把甜甜圈吃了。我只吃了雨夕还给我的小碎片。

下班了,我小心地拿着甜甜圈下了楼。雨夕爸爸妈妈开车来接我们,雨夕妈问我:“你还拿着甜甜圈干什么?”我说:“拿回去给妈妈尝尝。”雨夕妈问雨夕:“你有没有给我们留一点甜甜圈?”雨夕摇摇头,两手一摊,很无奈的样子。雨夕妈很失望,但她却对我说:“你吃掉算了吧,没有关系的。”雨夕也帮腔说:“就是嘛,就这么一点点吃掉算了,反正以后好买的。”雨夕妈又说:“要不我帮你吃?”我赶紧说不要,并用手保护住半个甜甜圈。雨夕爸说:“我帮你拿吧!”我仍旧保护住甜甜圈问:“你会不会吃掉?”雨夕爸说:“这很难保证。”我赶紧说不用他拿。

路上,雨夕妈让我给妈妈打电话,我向妈妈报告我有惊喜带给她,但是什么礼物暂时要保密,雨夕已经把她的礼物吃完了。妈妈马上知道是甜甜圈,而且听得出来妈妈很高兴。可惜妈妈这天值夜班,要第二天才回来。我真担心自己熬不到明天就把宝贵的甜甜圈吃完了。

回到家,爸爸已经在家了,我把宝贵的甜甜圈给爸爸看。爸爸问:“能不能给我尝一点?”我犹豫了一下,怕妈妈尝不到,但马上就同意了,分了一半给爸爸。爸爸一口就吞了下去,说很好吃。我也忍不住掰了一点,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剩下的部分已经很小了,我赶紧把它放进冰箱里,努力不去想它,可又忍不住去看它,看了以后又忍不住再掰一点尝尝。

第二天,妈妈回来了,问:“甜甜圈呢?”我说:“在冰箱里呢。”妈妈看了看说没有。我指了指剩下的小小的甜甜圈说:“不就是这块嘛!”妈妈笑了起来:“原来是这块啊!我还以为这是谁掉下的碎片呢!”

甜甜圈已经变硬了,不过妈妈还是很高兴地吃了这小块残存的甜甜圈。妈妈说:“因为这是女儿的心意,所以很好吃!”

特别推荐

读了杨樱琪同学的《最后一个甜甜圈》,编辑部的大朋友们都忍不住笑起来了6费了好大好大的劲,作者才让妈妈吃上了“小块残存的甜甜圈”,而且因为放在冰箱里过了一夜,第二天妈妈吃到时“甜甜圈已经变硬了”。可是妈妈还是吃得“很高兴”,“因为这是女儿的心意”。

读到此我们可以明白,本文要表达的还是敬爱父母的亲情。这是同学们笔下常见的题材,但写得感人可读的却不多。杨樱琪同学把这个常见的题材写得这样幽默可爱,让人读来忍俊不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在写作时借鉴了小说的情节描写的表达方去。

在习作中,作者没有说一句有关亲情、有关敬爱父母的议论或抒情,通篇都是记事,作者讲述了围绕甜甜圈所发生的一切。为什么会有甜甜圈,怎么得到最后一个甜甜圈,同学郑雨夕是怎样抢去一大半的,为了保护这一小半又是怎样拒绝郑雨夕的爸爸妈妈的,到家后又是怎样分了一半给爸爸的,直至最后,妈妈回到家只吃到了“这小片残存的甜甜圈。”小作者细致详尽地一一写来,有时甚至让我们觉得细致到了有点哆嗦的地步,但当我们读到最后,作者关爱妈妈,想给她一个“惊喜”的心情便非常生动、自然而又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加上作者对自己孩童真情的真实而幽默的描写,文章的可读性就不是一般般的啦。

猜你喜欢

冰箱玫瑰姐姐
没跪 玫瑰
玫瑰飘香
冰箱里的那些“食”
Cлово месяца
冰箱里的夺命派对
刺玫瑰
刺玫瑰
肩上冰箱
认识“黑”字
十声姐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