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的认识

2009-12-31张志强

关键词:本质矿井标准化

张志强

摘要: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形势下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笔者就如何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本质安全型矿井内涵

0引言

煤矿行业是我国最危险的行业之一,近几年来,我国煤矿企业发生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有所下降,但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企业相比,仍然是触且惊心,所以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迫在眉睫。神华宁煤集团提出用3-5年的时间创建“五型企业”(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其中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是”五型”之首,本质安全从根本上抓住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机制,创新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理念,是抑制各类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是企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煤矿安全生产不单纯只是人员、装备、环境、管理、技术等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是各种因素相互牵连的组合体。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建立健全一套动态的人、机、环境、制度、管理和谐统一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人的本质安全、物的本质安全、系统的本质安全和制度规范、管理科学,以减少和消除伤亡事故。

1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内涵

本质安全这一概念最初用于区别煤矿电气、仪器设备的隔爆构造设计。若将其内涵扩大,将人、装备、作业环境上升到本质安全范畴内,就形成了全新的本质安全理念。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它是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核心。二是物装备、设旌、原材料等的本质安全。三是系统工作环境的本质安全,煤矿有提升、运输、通风、压风、排水、供电等主要系统及分枝的单元系统,这些系统本身应该没有隐患或缺陷,且有良好的配合。四是管理体系的本质安全。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

狭义上的本质安全是指实现了人的本质安全、物(设备系统)的本质安全等。对于煤矿企业而言,本质安全型矿井是通过追求人、机和环境的安全和谐统一,最终实现管理无漏洞、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人员无“三违”、安全无事故的恒久性安全目标。

广义上的本质安全,则是将上述人、物、环境、管理等诸多要素的本质安全有机地融合起来组成的集合体,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综合反映,是生产过程中诸多要素的最佳集合。

2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途径

2.1推行质量标准化作业,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质量标准化建设,是煤炭企业的基础工程、生命工程和形象工程,也是建立长效安全机制的重要内容和根本途径。其实质在于规范质量标准,强化质量管理,完善安全保护,有效遏止重特大事故,使安全生产建立在可靠的工程质量、设备运行质量和工作质量基础之上。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打造一个安全文明的生产环境。质量标准化,是企业顺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然之举。我们应结合矿井实际,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

首先,从人的行为标准化入手,制定各工种、各岗位操作标准,在班组中开展了作业规程标准化、生产工艺标准化,生产装备现代化、安全设施标准化、作业环境人性化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明星班组”创建活动,在全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质量标准化成为职工潜意识的自觉行为。

其次,对装备、设施进行标准化管理。建立严格的矿井设备检测制度,加大对设备安全运行实时监测,消灭电气设备和器材失爆,确保安全运转。

最后,对生产环境进行标准化整治,使职工的工作环境保持安全状况。即在各工作面推行文明化、标准化、洁净化和有序化生产,实行人性化管理,陶冶职工的情操,凝聚职工的力量。

2.2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推进员工行为本质安全化当前矿业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职工的本质安全化应从以下2方面入手:①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针对现今煤炭企业的一线生产职工,大多是农民工、合同工、临时工,文化水平低,缺乏专业技术知识的现状,应该采用集中培训、班前会学习、现场提问和到其他单位参观学习等形式对员工进行安全、技术、岗位及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培训,更新员工知识,培养员工学习能力,提高员工素质。注重提高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每位员工熟练掌握岗位操作基本知识,具有安全技能,具有专业岗位知识,能遵守制度,能正确操作设备,明确辨识危险源、预防化解危险源、科学处置危险源,创造安全环境。②严把领导干部选拔关:领导担负着安全管理的组织、指挥、执行、监督责任,干部违章指挥是造成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可以说领导干部因素决定着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能否真正建成本质安全型矿井。对此,我矿在科、队、班干部任用上严格把关,严格执行对煤矿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工作经历、接受培训等准八条件的规定,从德、能、勤、安、绩、廉6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使全矿各级干部都重视安全,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2.3先进的装备是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重要前提一个煤矿技术装备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矿井安全系数的高低。设备、设施、安全系统应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当其发生故障时能自动消除故障部件而同时启用备用部件或实现安全制动并发出警示,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从而保障煤矿现场的安全生产。所以实现矿井生产系统完善与最优是本质安全的根本保证,新设备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本质安全的最佳手段。

2.4建立合理、高效运作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机制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企业负责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治理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保障发展规划和新项目的安全“三同时”。在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上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各级领导干部、职能部门和基层生产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进行完善,做到“~职一责”、“一岗一责”、责权明确具体。

3结束语

随着煤矿企业近年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煤矿安全监察力度的加大,煤矿实现本质安全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但矿山安全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井下作业人员多、作业分散、自然条件恶劣、作业环境复杂、不安全因素多等特点,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我们仍需要结合安全生产实际,以构建数字化矿山、安全管理新模式为主线,进一步转变观念、优化环节、创优环境、精细管理,确保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努力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围绕人、物、系统、管理四大要素,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只有经过长期的分阶段的努力和创新,本质安全型矿井最终才能实现。

猜你喜欢

本质矿井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回归本质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童年的本质
煤矿矿井技术改造探讨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交通运输标准化
矿井提升自动化改造
临时主要通风机在基建矿井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