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开展体育文化节的必要性探讨

2009-12-31

关键词:文化节运动会校园

刘 浩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飞速发展,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快乐体育教育、终身体育教育和以人为本的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的今天,不难发现延续多年的传统体育田径运动会,已逐渐脱离了高校现行的体育教育方向和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立高校体育文化节就显得势在必行,本文就目前高校体育文化节建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高校体育文化节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校建立体育文化节可行性

0引言

国家提出的“阳光体育工程”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充分表明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发展根基,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有了保证,国家的发展才有了发展的可能,因此,“阳光体育工程”的提出是人文精神付诸实践的真正体现,将该工程落实好不仅是体育工作者的责任,还是学校管理者的义务。大学的使命之一是文化的传承,文化是一种生命的信念,一种带有时代特征的信念,高校是社会精英聚集的地方,大学生属于社会高知识层次的群体。怎样将体育文化建设以阳光体育工程建设为主线,以学校管理者的支持为平台,以体育工作者的实干为动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走上新台阶,是摆在体育工作者眼前问题。

1高校运动会的现状分析

现行的学校运动会偏离了学校体育竞赛的目的任务,把学校体育等同于竞技体育。现行的校运会成了“少人赛,无人看”的单纯竞技体育赛会。高校运动会采用竞技运动会的模式.偏离了对全体学生进行以培养体育意识与实践能力,提高体育素养为中心的全面素质教育的轴心。现行校运会都规定了参赛单位总人数和个人限报的项目数及每项限报的人数,而且那些比赛项目技术性强,难度大,使学生望而生畏,这就从客观上限制了参赛者,使一年一度最大规模的学校运动会成了大多数教工和学生的休息日。学校运动会本是传播价值观的理想载体,是培养学感、使命感、责任感、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的最佳途径,也是教会学生认识社会,了解人生以及如何面对挫折,面对失败,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最生动的课堂。但由于现行运动会片面强调体育的竞技性而漠视群众性,强调功利性而漠视教育性,就使得绝大多数学生丧失参加运动会去体验参与竞争的权利,扼杀了学生与生俱来的体育兴趣,从而在一个人身心发展最关键的时期错失了接受全面的体育教育的良机。

2建立高校体育文化节的目标

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高校体育节应根据素质教育、健康教育、终身体育教育和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的要求,以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重在参与”为基本原则,强化普及意识,淡化选拔意识:强化健身与娱乐,淡化竞技;为实现全民健身战略目标和终身体育习惯打好基础。面向全体师生,使每个人都享有参加的权利,并尽最大努力满足每个人的不同需要。指在学生主动参与、享受体育节快乐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参与体育节的筹备、组织和实施的全过程,使其从中受到更深层次的锻炼,并充分发挥个性和活力。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通过与其它学科文化的互相渗透、交融,陶冶个性,促进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实现生理、心理、社会化的和谐发展。

3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

高校体育文化是指在高校教学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创造出的高校文化形态之一,包括体育活动能力、体育观念、体育精神。高校体育文化结构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结构体,其要素和层次都处于发展的状态之中,并且这些生长的动态要素构成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动势。高校体育文化是在特定的社会人文环境和社会大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受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影响和制约,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进步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并且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同时,它遵循学校的教学要求,体现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与其它社会文化相比较,既有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大群体性:高校校内的一种思潮、一种价值观、一种时尚,往往是成千上万人心理碰撞反应最后相交融合的结果。鲜明时代性:时代的体育精神特点感染着校园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反映着时代的体育风貌。构成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内容、层次、形式组织的多元性方面。身体表征性:体育文化是一种用运动者的身体动作来表征和传承独特的非语言文字文化。先进纯洁性:大学师生是“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始终体现一种对崇高理想、优良作风、美好情感执着追求的精神。

4高校体育文化节在高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4.1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导向性

高校是最高层次的教育单位,他们对于各种社会现象、社会思潮比较敏感,具有一定得导向性,因而能迅速汇集、传播体育的各种信息,及时地反映或预示着体育动态和体育科技发展水平。因此高校,必须从自身特点出发,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使学生有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体验。

4.2对构建和谐校园有建设性作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征程。课外体育活动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推动和谐校园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运动的开展和体育精神的培育,对于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体育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学校体育是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社会的“润滑剂”和“减压阀”。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融洽人际关系;可以和睦班级关系、系别关系,调节紧张的学习;可以弥补学习、工作和生活等造成的人际疏离。

4.3有利于促进高校文化的多样性形成

高校体育文化节中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时尚体育项目会吸引广大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并能提高他们的体育活动能力,这为高校体育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高校体育节以全体师生为对象,并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广大师生参与的运动项目不同,所体验的感受也不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体育心理与观点。

4.4有利于促进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建设

文明孕育体育,体育促进文明。校园体育文化是个开放的体系,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决定了它具有其他社团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院系之间、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频繁而广泛的以体育为内容的交流和接触,开阔了学生的跟界,也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和媒体,对家庭体育,社区体育和整个社会体育的内容、形式和风气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全社会的文明素质产生一定得积极意义。另外学校对外的体育竞赛,不仅展示课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道德风尚,是学校向社会开放的窗口;向社会展示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办学水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对树立学校的社会形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高校体育文化节开展的物质基础包括体育建筑、运动设施、场地器材等,作为一种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形式尤其是体育雕塑、标识、符号等,凝聚和展示着人们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特质。

猜你喜欢

文化节运动会校园
龟龟运动会
第三届广灵湿地文化节开幕
春季运动会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