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浅析

2009-12-31

关键词:跨国资源企业

黄 涛

摘要: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有实力的企业带来了跨国并购的良机。近年来,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越来越活跃,笔者通过分析这些跨国并购的原因来说明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必然性,同时也试图给我国企业从跨国并购的模式上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跨国并购可持续发展风险

0引言

任何一个企业在全球化时代,都必须具备全球化的视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施蒂格勒曾经说过:“所有美国的大企业都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并购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企业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为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提供了机遇,由于人民币升值及我国企业受经济危机影响相对较轻等因素,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也随之活跃。仅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就达到521.5亿美元,同比增长96.7%,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06.5亿美元,同比增长63.6%。2003-2008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70.2%。据渣打银行估计,2009年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有望首次超过引进外国直接投资额。然而,国外研究机构的大量研究也表明,仅仅十分之三的大规模企业并购真正创造了价值,依照不同的成功并购标准,企业并购的失败率在50%到70%之间。这就是说,并购既是企业成长壮大必须采取的方式,又是复杂程度最高、风险最大的战略行为,尤其是跨国并购。近期,中铝公司确认,我国最大的海外投资因力拓毁约宣告失败。四川民企腾中重工收购通用悍马,则遭到了不少质疑。一个想收购海外优质资产,却被无情拒绝,另一个则可能拿来不良资产,想买的,对方不卖了,不良的,买了不放心。这似乎表明,我国企业眼下进行的跨国并购并不顺利。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都大量涌现,这使我们不得不更理性的思考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

1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原因

1.1我国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消费能力不断增加,我国对各类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多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1995-2008年的平均实际GDP增长率达到了年同比9 7%,特别是自2003年以来,实际GDP增长率均保持在10%以上,2007年更是达到了年同比13.0%的历史较高水平。尽管2008年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是依然保持在9.O%这一远远高出发达国家水平的经济增长率。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幅增强了我国的消费能力。然而,我国本身资源有限,需要靠大量进口,这些需求使有能力的企业不断去寻求跨国并购机会。

1.2我国企业具备跨国并购的实力。很多有实力的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虽然自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利润增长率大幅下挫,但依然实现了盈利。这些企业近年来所积累的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为其进行海外并购提供了条件。

1.3我国政府对国内企业跨国并购的政策支持。为进一步落实“走出去”战略,中国政府出台多项措施支持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如,2009年3月16日,商务部发布《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将境外投资审批权进一步下放到地方政府。另外,截至2008年底,我国政府积累了1.9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一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并且在必要时可以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支撑。

1.4我国健康的金融体系和充足的流动性也能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融资活动提供巨大支持。目前我国的银行业状况良好,截至2008年12月,中国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仅为2.5%,贷存比仅为65.1%。这使得我国的银行业能够在许多国家的银行正在被迫去杠杆化之时,不但无需降低杠杆率,还能扩大杠杆率,为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融资支持。

1.5国际金融危机导致部分海外企业经营困难,部分经营不善的企业资产价值大幅缩水,资产严重贬值。为缓解流动性短缺,迫不得已大量出售资产,导致资产价格下跌,折现能力严重下降,现在这种价格是购买的绝好机会。此时进行跨国并购不但可以解决被收购企业的燃眉之急,也可以大大节省我国企业的收购成本。

1.6海外并购的监管和审查放松。在过去数年,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计划多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企业的“国有”背景让海外企业家和政治家担忧不已。不过,金融危机的到来,为筹集资金而疲于奔命的欧美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都放松了对中国国有企业的监管和审查,减少了跨国并购的政治障碍和隐性成本。

2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模式

面对机遇,我们更需冷静,对外投资是对企业综合竞争力很大的挑战,虽然在资金充裕、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海外资产会显得相对便宜,但便宜不应该成为购买的理由,如果资产不能带来效益,再便宜也没有价值,甚至有可能因“消化不良”而背上沉重的负担。我国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是必然趋势,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注意规避和防范风险。面对海外的并购机遇,我们只有找到适合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才能能最大程度的保障企业的利益。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为切入点,去进行跨国并购。

2.1对实体产业的投资,买缺少的东西是明智之选。仅以中国石油天燃气公司近期的海外并购为例,今年6月21日,公司公告,以694亿元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的股权已经完成,公司可能对其余的股权做出强制性全面现金收购要约,预计收购总额可能达到1 52亿元人民币左右;公司还有可能从法国道达尔公司的手中接手伊朗南帕尔斯气田上游开发,而中石油集团或将为此支付47亿美元(约322亿人民币)。另外,中石油、中海油也正在以40亿美元的价格竞购美国公司KOSMOS能源处于非洲加纳沿海jubilee油气田30%的股权。不仅是中石油,我国其它一些行业,如钢铁、有色金属等对资源依赖性比较强的行业也趁机对海外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并购。这些将极大地缓解我国长期浪费所造成的资源紧缺状况,增加我国战略资源储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了能量。

2.2技术是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当务首选。去年年底,湖南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搞掂国内轨道交通行业首例跨国并购案。以不到1亿元的代价,控制全球排名第六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企业丹尼克斯,同时拥有高压绝缘双极型晶体管制造这一与时代电气主业关联颇大的核心技术。时代电气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融资平台,解决丹尼克斯资金难题,而利用丹尼克斯的技术生产的高压半导体元件,正是我国基础建设大量需要的。另外,吉利今年初对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DSI)的收购更是技术并购的经典。其收购的是国内目前最缺乏的、最核心的自动变速箱产能和技术。同时,DSI的大扭矩自动变速箱技术正好与吉利掌握的现有自动变速箱技术形成互补,对未来吉利全面掌握中高档车核心技术和竞争力大有裨益。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在选择海外技术并购的时候,并不一定要并购最先进的技术。技术上具有适当的领先性、能够解决企业技术瓶颈,是选择海外并购目标的基本原则,能使企业得到飞速的发展。

2.3用长远的眼光,为实现全球化战略而进行跨国并购。今年6月,海尔集团公告,将参与新西兰斐雪派克公司一项股权融资计划,计划完成后,海尔集团将成为斐雪派克第一大股东。与以往海外并购不同的是,海尔这一次更加注重市场资源和供应链资源的利用合作,一改往日海外扩张中重视制造资源的做法。双方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即在全球范围内互补和强化双方技术优势,共享双方市场资源、供应链资源,发展高端家电产品,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全球基础上加强售后服务合作。海尔此番之所以愿意付出国内市场资源和国外相应资源的代价,是因为海尔现在正在全球化布局的过程中,公司更加看重能的是全球资源,包括技术、市场、供应链资源,来实现其在全球的发展战略。

从商务部的统计可以看出,我国企业走向海外的步伐正在加快,而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现在的确是一个进行跨国并购的好机会,但前提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进而制定自己的策略,使跨国并购真正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动力。

猜你喜欢

跨国资源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跨国大瀑布,一起去探秘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光明日报《留学》杂志—跨国采访实战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