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2009-12-31曹国栋李雅杰
曹国栋 李雅杰
摘要:人力资源作为医院发展的核心,要完善其管理系统是前提,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下,要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人力资源分析信息技术
0引言
随着医院管理机制的转变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医院信息系统不是简单地模拟现行手工管理方法,而是根据现代医院管理模式采用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理论设计建立的。因此,在建设医院信息系统前,医院必须首先规范自身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模式。建立医院信息系统的过程,应是医院自身规范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完善机制的过程。
1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是一种管理工具,是医院信息化的重要方面,所有的工作都是以人为本,院长提出的信息化建设也不能脱离这一重要环节。通过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员工进入医院后,管理者能准确掌握人力资源状况,为未来决策提供支持。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对大量人力资源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产生定期的报告,如员工年龄、学历分布状况、工资分布状况、员工考核情况、报酬系统的激励效果等。简洁明了的人力资源管理报告,不仅提高了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而且便于高层管理者从总体把握人力资源的管理状况。
2目前我院使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特点
我院属于国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人事部门仅仅是一个行政服务部门,还没有上升到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高度。且前人事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完成全员聘用聘任、职称评审、工资发放、年度考核、档案保管、人员招聘、人员异动、日常考勤等工作。医院人员众多、人员信息复杂、工作量大,医院采取使用现代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供人力资源人员使用。由于在使用中现代公司后续的并没有针对此系统进行及时升级,很大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因为在人事管理的过程中,所有人员的查询数据、统计数据都从系统中报出。由于查询的条件设置非常繁琐,如果每查询一次都去设定条件的话就非常麻烦,存在由于条件设定错误造成数据不准确的情况。并且无法嵌套相应的卫生系统人事部门要求的年度报表,更不能满足一般统计工作需要,无法保证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
同时医院整体的信息化框架还没有完全建立,只是在某个或某些部门使用了简易的操作程序,各个程序之间并没有统筹设置,也没有建立关联。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较差,数据信息不能共享。导致数出多门,统计数字不准确。系统缺少模块,退休职工在退休后在系统内直接删除,无法查询到此人信息。
对于人员信息查询方面,建立存档模式。因为很多信息要求不是要你目前的人员信息,而是需要以前的数据信息。这样如果你的存档模式没有建立,那么准确数据是无法提供的。存档模式就是可以反向查询,准确读取以前的数据信息。
3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分析
人力资源作为医院发展的核心,要完善其管理系统是前提,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下,要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比作人体内的循环系统。
心脏部分是人力资源部门使用的基于服务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
内脏器官部分是医院其他职能部门。根据各职能科室的特点,比如医院的党办承担着党员、干部的管理,将此部分管理权限开放给党办相关人员,由该部门丰富党员信息,即干部的培训、考核等信息。
躯干部分是医院各个临床科室。各科室从系统带来的人员信息,对科室所属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如考勤、培训、考核、变动、工作流程签核。
最细微部分即细胞,就是每个员工,他们自己可以通过员工自助系统,以个人用户名及密码登录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线完成个人信息及时更新,各种考试,晋级等的报名。
解决办法有3个:
3.1现代公司升级修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这种办法对原有系统破坏不大,数据不需要重新录入,及时使用周期比较短。但开发周期不确定,因为在本年度提出问题后,直至现在还没解决。
3.2购买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软件。这种办法的是可以较多的借鉴系统开发商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路和理念;缺点是不能很好地反映医院的需求,在某些管理环节上不太适用,导致很多功能能看不能用,实际操作性不强。
3.3客户化定制。医院根据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提出系统的需求,寻求软件开发商根据需求进行编制。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医院的需求,将医院的各项工作流程嵌套进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当中去。缺点是系统开发者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系统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