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中成长
2009-12-31蒋维云包朝龙
蒋维云 包朝龙
2009年5月20~21日,衢州市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在衢州二中举行,来自省级重点中学的11名选手参加了角逐,可谓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作为此次活动的评委,笔者不仅领略了选手们在课堂中的精彩表现,而且透过课堂教学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评比课到底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能起到什么作用?笔者认为,评比课能为教师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许多青年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评比课活动的开展,评比课的价值与影响对青年教师的成长不可低估。
笔者在课后曾与多名选手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获得一等奖的衢州一中江雷老师认为,通过这次赛课活动,他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首先,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要有理论引领。他说,要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高中化学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以外,很重要的一点还必须要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尤其是学与教的理论。新的课程标准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支撑,强调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然后师生、生生合作交流,最后由学生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如果没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就很难正确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在从事教学工作时就会失之偏颇。其次,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研组的团队协作和指导,如通过磨课,教师可以得到快速成长。同一个教学内容,可以由几个教师分别执教,同课异构,不同的思想碰撞往往能产生耀眼的思维火花。整个教研组集体评课,扬长避短,就可以设计出一堂好课,而所有参与者也会在整个过程中得到不同的感悟。也可以一个教学内容同一个教师上多次,上一次评一次,执教者再根据意见进行修改,再施教再评,一遍一遍地磨,也能促进执教者快速进步。再次,就具体的一堂课来说,好的教学设计是关键。在充分了解教材的地位、作用和学生情况后,要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地建构意义,形成化学学科知识体系,体验化学学科思想,应用化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悟化学学科的重要性。
江山实验中学的祝云燕老师说,这次比赛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收获却不小。对于自己执教的《乙醇》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她首先想到要从学生们熟悉的酒和酒精的用途入手,从他们感兴趣的方面展开教学,这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她说,这节课主要应抓住两个重点,一是乙醇结构的确定,另一个是乙醇化学性质的探究。另外,课堂上的内容和所准备的练习题都不能过难,尤其是对高一的学生。学生是有层次的,有些问题对层次高的学生来讲不算难,课堂上多讲一些、讲难一点,都不能说是脱离了课程标准,但是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如果在课堂上深奥的东西讲得太多,全班只有少数人听得懂,那么就会使多数人失去兴趣,就等于把许多学生的心赶出了课堂。
具有14年教龄的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钱峰老师,是第一次参加市优质课评比。他认为,这种开课前一天通知选手的模式还是很好的,与平常上课准备的时间不相上下,更能反映出教师的真实水平,集体的力量应该融入日常的常规教学中,而不是为一堂公开课临时大会诊。他认为,自己在这次比赛中没有发挥好的主要原因在于课堂上学生探究和实验的时间超出了预计,这不仅使课堂显得虎头蛇尾,也导致了忙中出错,出现了口误,表述秩序混乱,使一堂本来很有激情、学生参与度高的课大打折扣。另外,在课堂中,一些学生迸发的思维火花,没有及时发现和引导,如学生提到的乙醇钠的碱性可以用酚酞检验、从形成阴阳离子角度分析断键等问题,其实都是非预设性的意想不到的精彩火花,可惜为了课堂的预计进度没有让它们出彩,让自己深感遗憾。
衢州高级中学的叶时慧老师说,通过这次评课活动,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和实施水平有了一个飞跃。她认为,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束缚,必须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对各模块的功能定位,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探索多样化的教与学的方式。而且,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比如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理解教材的意图。当然,尊重教材不是照搬教材的一切,而是不拘泥于教材,比如互换个别知识点的呈现顺序、更换例题、更换探究实验设问或者使问题具体化等。总之,只要有利于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是允许的和必要的。
龙游中学的叶建新老师,近几年一直任教高三。他说,新课改给中学化学教学注入了动力,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也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而自己一直以来习惯于老教材的体系,教学中总想把知识面面俱到地教给学生,而新课程则体现了化学知识的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这次的评比活动,让他深刻地感受到只有理解了新教材编写的理念,才能去繁就简突出重点,让学生真正掌握主干知识。他说:“感觉到自己在新教材面前是一个全新的教师。评比课活动不仅对我是一次磨练,而且让我明晰了化学新课程理念和目标,让我看到了和其他教师的差距,感到观念要更新就要多去听同行的课。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实验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创新为目标。”
江山市滨江高级中学的周向琴老师认为,备课一定要充分,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引课要新,要言简意赅,及时步入主题;要抓住核心问题,开展探究活动;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余地。在难点问题的处理上,一定要将难点问题简单化,即以简单的、学生熟悉的问题为切入点,层层递进,化难为易。一堂成功的课,应该能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握该堂课的重点、难点,并能使学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开化中学的廖华敏老师认为,评比课活动对青年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学习的机会,这次比赛中,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实验没有成功,钠的颗粒太小了,以至于没有气泡,听不到爆鸣声。他说,课堂实验操作技能是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实验的操作是否规范、现象是否明显等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自己在这方面是弱项,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训练和提高。
在这次评比课活动中取得第一名的衢州二中的王飞老师认为,本次比赛采用临时抽签、一天时间备课的形式,时间紧,任务重,对上课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赛虽然结束了,但对自己的帮助还是很大的。首先,短时间的准备工作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括处理教材的能力、课件的制作水平(虽然可以借鉴)以及课堂驾驭能力等等,这些都很能反映一个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平时就应该在这些方面多锻炼自己。其次,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即要以学生为本,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在上课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次,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体现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最后,要有理念的引领,即要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离我们很近,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好化学可以健康生活,学好化学可以生活得更好!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课堂是教师成长的主要场所。离开课堂,教师将一无所有、一事无成;课堂是学生出发的地方,也是教师成长的基地和起点;教师通过课堂把学生带到高速公路入口处,此时,教师也将进入专业发展的高速公路。特级教师张兴华曾说:“不加思考地上一个学期的课,不如扎扎实实地上好一堂观摩课、研究课。”张齐华老师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典型的由公开课成长起来的教师”,他说:“从一节观摩课的打磨中,你会收获很多。这种收获又会对其他课的教学产生一种迁移。”成尚荣先生认为:“这种打磨,可以让你有从未有过的经历,让你有从未有过的体会,让你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有几个来回,让你走进课堂教学的深处,探寻到教学的奥秘。所以公开课的最大价值,不在课的本身,而在备课和研究的全过程。公开课表达了一种开放的心态,表达了一种研究的需求,表达了一种交流的姿态。青年教师正在在公开课的洗礼中成熟起来,成长起来。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1]
通过这次评课活动,笔者深深感到要上好一节课确实不容易,它需要来自多方的支撑,包括各种教学资料收集、教学媒体使用、校本教研的开展、同伴的建议和教师个人的努力和平时的积累。
参考文献:
[1] 成尚荣.生活在规律中的主人[J].人民教育,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