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成为学生自我表达的需要
2009-12-31姚培基
姚培基
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作文教学见效慢是学科特点。但中学写作教学低效也是不争的事实,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在写作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多,目标缺失是写作教学低效的重要原因。
一、写作教学目标缺失的表现
(一)随意性
除了学校可能笼统规定每学期要写几篇作文外,什么时间写、写什么几乎都没有具体要求。教师往往想写就写,没有学期授课计划,更有甚者,懒得上课或者来不及备课就布置写篇作文。很多教师上阅读课会认真备课,上作文课却几乎不备课,信手拿个题目就让学生写。
(二)盲目性
训练一个优秀运动员都有一个几年计划。而我们的绝大部分语文教师恐怕既不考虑中学三年学生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达到什么写作水平,也不思考如何分步达成目标,建构能力体系;课前没有具体目标,指导没有具体策略,评改笼统地写几句评语,讲评只是拿几篇作文读一读。
二、导致作文教学目标缺失的原因
(一)教材缺乏系统的写作教学序列
以往的高中语文教材,重阅读轻写作,写作只作为教材中的一个点缀,列出的一些知识点只是零星地散布在一些单元专题知识中,没有形成体系。新课程之前的最后一套人教版语文教材,加重了写作教学的分量,每一册后半部分都设计了几个写作专题,但可能缺乏科学的序列,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新课程实施后,全国出现了多套语文教材:人教社版、语文社版、山东版、江苏版、上海版、广东版等等。这些教材开始有意识地强化写作教学,有的还编得较为成功,但总体而言还是缺乏明晰规范的写作教学序列。没有系统的写作教材,缺乏明晰规范的写作教学序列,会导致教师缺乏知识和能力的建构,导致教师写作教学整体目标的缺失。
(二)教师没有完整的教学计划
因为缺乏现成的可依据的高中写作教学序列,广大语文教师只能凭自己的爱好来“耕耘”自己的写作教学“自留地”,跟着感觉走。有的教师自己喜欢写诗,就让学生不断地写诗;有的教师紧盯高考,就让学生从高一开始不断地写所谓的高考作文;有的教师哪天报纸上看到了某个话题,就心血来潮地让学生写写“应景文”;也有的教师只是让学生一味地写随笔,以此代替有序的作文训练;还有的教师对写作根本不感兴趣,于是就干脆一个学期什么也不写。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既没有教学内容的计划,也没有教学进度的计划。既不考虑高中阶段学生要掌握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写作的哪些能力,也不考虑论说文写作的种种技巧,甚至三年下来从来不写应用文,更无需说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安排教学。学期初制订教学计划,把阅读教学安排得扎扎实实、满满当当,对写作却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教会学生什么、写什么、何时写都无具体安排。可以说,高中写作教学的随意性现象几乎随时可见、随处可见。这种随意,导致了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偏面性发展乃至根本性缺失。
(三)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要求
如果说缺乏系统的写作教学序列是教师的无奈,没有完整的教学计划还情有可原,那么,没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则是教师的不作为,是惰性思维所致。阅读教学每堂课有教学目标和要求,有教学重点和难点,但写作教学没有。很多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写,对每一堂课不作具体要求,不作专项分解,以为写了写作水平就会提高了。阅读教学效果往往能在上完一个专题或模块后通过测验来反馈,而写作教学因为缺乏专项训练,没有明确具体的短期教学要求,教学中缺乏有效监控,效果难以检测。教学效果检测不到位,也就是淡化了目标要求,这又导致了教学目标的缺失。
没有目标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无效的教学。清华大学校长曾告诫毕业生:“方向比努力重要。”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引用了一句西方谚语:“目标是罗盘,没有罗盘的船碰到的都是逆风。”正是因为写作教学长期处于无目标状态,“少慢差费”也就难以避免,三年高中读下来写起作文错别字连篇、不会写规范的议论文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如何确立高中写作教学的目标
(一)明确并落实新课标规定的写作教学目标
教师要认真领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写作教学要求和目标。要能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立写作教学的目标,既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精神。同时,教师要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表达和交流”的教学要求和目标落实到高中三年的教学中,形成完整的教学序列。笔者近几年几经努力探索出了一套写作教学序列。该序列以高中生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为主线,以文学类、论述类、实用类三类文体的能力点为节分点,并借助一个个人文专题将点线交织起来。
【高一】
专题1:告别过去/心系成长。落实诗歌能力点之一:诗歌的情感与生活(情感来自自己的生活:在我的年龄写属于我的诗)。
专题2:青春之歌/感知梦想。落实诗歌能力点之二:诗歌意象的传承(传统意象的运用:选择有固定象征意义的意象)。
专题3:人生计划/学习计划。落实实用文类能力点之一:计划的写法。
专题4:俯瞰大地/花开声音。落实散文能力点之一:实写性描述与感觉化描述(实写性描述注重细节场景描写,注重人物、事件等描写;感觉化描述注重心灵的感觉和体验)。
专题5:大爱无言/爱的代价。落实诗歌能力点之三:诗歌意象的创造(展开想象联想,赋予传统意象新的意义,创造全新的象征意象)。
专题6:岁末小结/期中小结。落实实用文类能力点之二:总结的写法。
专题7:亲情之恋/一封家书。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一:情节的基本安排以及安排的原则(顺叙、倒叙、插叙:以情感为情节安排的原则)。
专题8:故土乡音/家长里短。落实散文能力点之二:概括性描述与具体化描述(调动具象文字、字句准确到位,运用感觉体验、化虚为实的修辞技巧)。
专题9:人性光辉/人生巧合。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二:情节的巧妙设置(悬念与呼应:欧·亨利式的结局)
专题10:申请加入/申请得到。落实应用文类能力点之三:申请书的写法。
专题11:欣赏生活/ 感激生活。落实诗歌能力点之四:诗歌的形式(段落句子和谐、语句音节和谐:诗歌既是听觉艺术也是视觉艺术)。
专题12:书海遨游/走进经典。落实论说文能力点之一:读后感要叙议结合。
专题13:产品说明/项目说明。落实实用文类能力点之四:说明书的写法。
【高二】
专题1:珍爱生命/亲情无价。落实散文能力点之三:锻炼文采(换用词语,炼句筑段,化用诗词语句,营造诗词的意境)。
专题2:美丽人生/直面缺憾。落实诗歌能力点之五:诗歌的语言(多义性、跳跃性、可感性、音乐性)。
专题3:激情飞扬/真心英雄。落实论述文能力点之二:演讲词要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专题4:仲尼授业/学生宿舍。落实戏剧能力点之一:人物语言要有个性,如身份、年龄、角色、地位、性格等。
专题5:值得品味/云外天香。落实散文能力点之四:韵味的冶炼(精选特征、裁出空白、善于寄托、营造意境、化理为象、以情炉冶)。
专题6:父亲小传/隔篱长者。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三:选取合适的叙述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
专题7:楼上楼下/球声乒乓。落实小说能力点之四:环境、场景对于小说的意义(人物在场景中生活:风景与风景中的人和谐一致)。
专题8:密林惊魂/美丽邂逅。落实戏剧能力点之二:情节方面要有矛盾冲突。
专题9:毛遂自荐/交友自荐。落实实用文类能力点之五:个人简介的写法。
专题10:城中闲人/心灵之舞。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五:如何塑造生动的人物(细节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
专题11:红衣女孩/最美的笑。落实小说能力点之六:人物与生活原型的对应(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专题12:科研调查/实践报告。落实实用文能力点之六:调查报告的写法。
专题13:阿Q新传/我的故事。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七:古典人物塑造与现代人物塑造(平面人物与立体人物:即成性格与性格发展变化)。
【高三】
专题1:艺海拾贝/重读经典。落实论说文能力点之三:文学短评该怎样选取角度。
专题2:精神家园/心灵小屋。落实诗歌能力点之六:诗歌的模式(象征模式、串珠模式、横断模式)。
专题3:静听天籁/走过四季。落实散文能力点之五:追求哲思之美(渗透性、象征化、朦胧感、普通的哲理之美)。
专题4:思考历史/生命绝唱。落实论述文能力点之四:思想评论要以小见大、针对性强。
专题5:南柯一梦/时间手杖。落实小说能力点之八:小说的重要手段——虚构(想象、联想、虚构是对现实生活的合理延伸)。
专题6:事件直击/我在现场。落实论述文能力点之五:时事评论要时效性强、思想深刻。
专题7:诗意生活/花开花落。落实散文能力点之六:扩展思维领域(调动形似、相关、意同、对比、延伸等各种想象进行扩展)。
专题8:人生储蓄/圣诞礼物。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九: 小说的主题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专题9:世相百态/热点透视。落实论述文能力点之六:杂文的语言要说理形象、议论生动。
专题10:财富论坛/生活广角。落实论述文能力点之七:论述文观点要新颖。
该序列基本涵盖了高中生在学习、应考和以后的生活中所需要的主要能力点,具有均衡全面的特点。避免了作文训练简单重复、目标不清、内容单一的时弊。
如果按照这个序列来安排教学,制订教学计划,把每一个能力点的教学落到实处,相信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每堂课要有具体的教学目标
很多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失之于笼统,如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思辨能力,提高议论文写作论证能力等等。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越具体越好,口子越小,目标越明确,效果越明显。如笔者在上《议论文怎样展开议论》一课时,把教学目的定为:强化文体意识,掌握议论文论证的一种方法——纵向展开的说理技巧,增强辩证分析能力。教学策略是:学生训练→习作讲评→经典范文示例→习作修改→交流→再训练,也就是讲练结合。教学中,笔者以“读书人是幸福人”为题,确定立意,让学生拟写提纲,并要求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等顺序展开论述,使文章的几个层次、段落或分论点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讲评学生习作之后,笔者下发了谢冕的《读书人是幸福人》,要求学生读完文章后思考以下问题:“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论证的?这几个方面是什么关系?如果把它们的顺序颠倒一下好不好?”学生经过讨论,进一步明确问题,修改提纲。
(三)作文批改要有针对性
语文教师批改作文往往失于全面,每次作文从文章的立意、内容、语言、结构到书写面面俱到进行点评。这种缺乏针对性的评改不能很好反馈教学效果,不能发现训练中的问题,反而会淡化教学目标,使学生迷失方向。学生如果感觉不到一堂课或短期训练的效果,体会不到学习的成功感,往往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所以,每次批改作文都要按照训练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比如训练学生“形象说理”的能力,批改时就关注这个能力点,这样就能突出教学目标,避免学生产生“每次作文都是重复的”之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综上所述,按系统的、规范的写作序列分解写作训练点,按计划实施写作教学可以从宏观上解决教学目标问题;每堂课多做专项训练、小作文训练,每次批改都有针对性可以从微观上解决目标问题,从而提高写作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