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80后教师生存状态的新教师培训策略研究

2009-12-31赵洪琴陈樱霞

关键词:培训课堂教学教师

赵洪琴 陈樱霞

【案例一】武汉硚口区教育局将区内631名80后教师单列出来,利用周末进行长达9个月的特训,引发热议。连日来,一封质疑该做法的帖子——《愤怒的80后教师》,在汉网论坛上受到追捧。网文作者称,在培训班上,80后教师被称为“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自私、自我、没有团队意识……”“80后青年教师职业理想缺乏、奉献精神不强、探究专业不深、教学研究不够……”(2008年7月23日《武汉晨报》)

【案例二】吴先生的儿子刚上小学,开学前,班主任老师来家访。一看儿子的班主任是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吴先生全家都急得不得了,到处托人、找关系,千方百计想把儿子转去老教师带的班。“一个年级共有6个班,就我儿子班是年轻老师当班主任,以后怎么跟其他班的孩子比啊?”吴先生觉得,眼前的这个80后女老师自己都像没长大的孩子,肯定不如老教师有经验、有责任心。一学期后,吴先生的儿子就转学去了一所民办小学。而像吴先生这样想把孩子送到老教师班里的家长,几乎所有的学校都遇到过。(搜狐新闻网)

80后新教师指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教师。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80后新教师遭遇了信任危机。人们普遍认为这一代人中独生子女多,娇生惯养、不负责任、以个人为中心,所以当前社会上一部分人对80后能否胜任教师这一职业,能否担当起教育90后学生的重任,存在怀疑。因此,教师培训机构必须对80后新教师进行深度的了解和研究,适时调整培训策略,针对80后新教师的时代特点、生存状态、个性品质开展培训活动,使他们成为教师队伍中的崭新的富有朝气的生力军。

一、透视80后新教师的特点

(一)知识素养:知识面广而新

80后教师生长在信息爆炸性发展的年代,网络及其他各类媒体的信息使他们的知识素养呈现出与60后、70后教师完全不同的特点,那就是知识面广而新。他们除了在大学里学习系统课程知识外,更大量的知识是从网络和媒体中接受。他们能够熟练操纵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与互联网的关系也更加密切,总是和这个世界保持着同步的发展。从这一点上看,80后新教师与学生在沟通上更加顺畅,更能领会学生的思想和观念,更受 90后学生欢迎。但网络时代也带给80后新教师在知识接受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如对知识的接受往往浅尝辄止,读书不求甚解,过分依赖于互联网,养成“谷歌一下”“百度一下”的习惯,有的新教师懒得读纸质文字,因为“网上啥都有”。

(二)思维能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

80后新教师短短二十多年的生命历程,却经历了太多的变革,改革开放,尝试素质教育,高考改革(自费),人事制度的改革(双向选择)……一次又一次的变化让他们不得不调整自己去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社会使他们的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对教育教学界的新理念、新思潮,他们也更愿意关注和实践,如多媒体教学、赏识教育、挫折教育、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等等。他们又具有年轻人普遍具有的特点,富有朝气,精力充沛。

(三)情绪状态:热情而富有亲和力

80后新教师刚走出大学校门,还带着较浓的学生气,他们血气方刚,热情而富有朝气,对孩子们来说,他们显得更有亲和力。因此,他们更容易走近学生,更容易与学生搭建起心灵交流的桥梁。但是,某些家长则认为,80后新教师和学生走得太近,就像大孩子和小孩子的关系,失去了教师的威严,会导致管理失控、教学失范。甚至有部分家长认为,80后新教师缺少爱心、耐心、责任心,缺少对生命的关怀意识。于是,80后新教师普遍遭遇信任危机。

另外,不少80后新教师存在心理上的困惑和焦虑。大多数新教师必然分配到乡下,有一部分新教师甚至分配到一些边远山区。从热闹喧嚣的大城市到偏僻闭塞的边远山区,对于新教师来说,必然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心理落差。他们焦灼于何时能进城调动,困惑于所处的现实处境,在困惑中求生存求发展。

(四)个性品质:敢于怀疑,富有挑战精神

不断变化的社会也培养了80后敢于怀疑、敢于挑战的精神。他们从来不是“俯首帖耳”全盘继承的一代,他们有自己的主见和思考,不喜欢拘泥于成规,会用自己的方式建立课堂的学习秩序。比如,他们在评价学生时敢于创新,敢于采用五花八门的评价方式。他们是在激烈的竞争中长大的,中考、高考、就业,每一个关口都充满了白热化的竞争,因此,他们不惧怕挑战,敢于挑战,他们有张扬的个性、不羁的言行。我们在开展参与式培训时,从招贴画汇报和点评两个环节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他们自告奋勇要求担任汇报员和点评员,而且举止大方,口齿清楚,表达流利。同样是参与式培训,相比之下新校长上岗培训和德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在思维敏捷、语言的表现力等方面稍显逊色。

二、从80后教师特点审视新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新教师培训师训机构中起骨干支柱作用的多为60后教师,少部分为50后或70后教师。由于阅历、精力等多种因素,60后教师承担着新教师培训的策划、组织、上课的主要职责。各类师训机构都在探索若干师训的新范式,在培训内容和模式上都有所创新,但多数培训仍然沿袭此前学历教育中早已形成的一统化的师训范式。如此因循守旧的师训范式遇上个性鲜明、思维敏捷、主体意识强烈的新教师,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困境。

(一)培训内容与新教师的生存状态相脱节,漠视新教师的生存状态

当前新教师多分配到农村边远山区,办学条件相对落后,交通不便,生源相对较差,文化娱乐生活较为贫乏。这些生活在信息时代里的新教师,尽情享受过大学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文化娱乐氛围,习惯了父母的羽翼为之遮风挡雨,他们对于如此闭塞的农村环境、落后的教学条件,从心理上到物质生活上都无法很快适应,必然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在新教师培训中,我们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他们非常焦虑于进城调动。有一位新教师问,怎样才能调进城区学校。当我们告诉他新教师必须在农村任教6年之后才能参加进城考试,而且考试竞争非常激烈时,他脸上显出沮丧神情,觉得人生已没有希望了。教师培训机构必须针对新教师的这一生存状态、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命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引导其产生正确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帮助其认清生活的真谛,直面生活的现实,正确对待物质享受,教育他们保持乐观的情绪、平和的心态,立足山区,去发现、挖掘、创造农村教育的非凡价值,激励他们的职业意志力,把艰苦的条件作为事业成功的磨刀石,打造出作为教师的闪闪发光的生命价值。

(二)开展极端道德完美主义教育,忽视教师生命的需要

当前教师培训机构在对新教师进行培训时,师德是不可或缺的一块内容。但在我们的师德教育中,请来作报告的多是“燃烧自己,照亮学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之类有着忘我、忘家献身精神的师德标兵和楷模。如此师德培训遵循的是极端道德完美主义,忽视教师个体生命的需要。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普通的人,他们需要一定的物质享受,他们是食人间烟火的人,他们也应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但我们的师德教育总是想把教师培养成圣人,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因为它漠视生命。那些一心扑在教学上,不顾家中病危的妻子、嗷嗷待哺的儿女、年迈无人照顾的父母的教师,其伦理的出发点就值得怀疑,其生命价值观更令人怀疑。为了学生的成绩、升学率而漠视家人生命、自己生命的教师是缺少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的,他所唯一敬畏的是学生的成绩、领导的表彰,他所崇尚的是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但是,在我们的师德培训中,这样的楷模教师总是座上嘉宾,在台上侃侃而谈。我们在进行师德培训时,一方面要杜绝如此不人道的师德培训,另一方面必须考虑到新教师的道德需要和动机,不能对新教师提出不适当的过高过急的要求。

(三)忽视80新教师的时代特点、个性特点,采取一统化的师训模式

当前师训机构在培训目标、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结业考核方面,已形成一套固定的程式,年复一年沿袭下来,基本不变,完全忽视作为培训对象的“人”已经完全不同,忽视80后新教师特定的时代背景,忽视新教师作为“人”的特殊性、差异性、发展性,在实施培训的方法和评价标准上,偏重于机械传授、定量指标,从而导致新教师在培训中只能扮演被动的受训者的角色。这种“病变而药不变”的做法势必影响培训效果。

(四)忽视80后新教师生命的灵性和创造力,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的培养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是“让他人具有智慧”的专业人员。80后新教师已基本具备作为教师应有的复述性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应用性知识,他们缺少的是实践性知识和课堂教学实践智慧。因此新教师培训,应着力于使新教师获得更多的实践性知识,尽可能搭建平台,引导他们在培训活动中发挥生命的灵性和创造力,去生成和提升课堂教学实践智慧。但是,当前的新教师培训中,对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的培养着力较少,因为这样的培训活动所花的精力更多,对培训教师的要求也更高,见效则相对较慢。但教育是一项缓慢的工程,师训也一样,尤其是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的培养,更要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培养心理准备。

三、基于80后教师特点的新教师培训策略探索

“师本”是师训机构实施培训时必须遵循的理念。在新教师培训中,师训机构要做到眼中有“新教师”,在设计培训方案、选择培训模块和模式时,必须基于80后新教师的普遍个性品质、学识特性、生存状态等,有针对性开展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度调整培训方案和实施方法,最终使新教师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和教育激情。

(一)要实现培训教师的角色转变

当前的教师培训中,教师培训师到底是什么样的角色?以往的培训中,我们所请的培训教师或为来自教学第一线的名师,或为教研室的学科教研员,或为来自高校的专家学者。他们往往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或进行系统知识的讲授,或进行经验的传授。在讲座式培训中培训者是权威,是信息提供者,是标准答案的发布者或核实者,是传递上级行政命令的“二传手”;参培教师是信息和命令的接受者,是受训者。如此,培训者与参培教师之间是一种单向传递等级分明的师生关系。而在课例研究、论坛沙龙、参与式培训等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中,培训者与参培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培训者从“神坛”上走下来,成了参训教师的“协作者”“合作者”,与他们一起学习研究、共同提高;参训教师是培训内容和形式的主要创作者,是非常丰富的培训资源,是培训者的“合作伙伴”。这样,培训者与参培教师之间是一种双向互馈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作为师训机构的培训师必须及时调整心态,实现角色的转变。

(二)采用多样化培训模式,提高新教师培训的参与度

受学历教育影响,当前的师训机构多采用听专家讲座、专题报告、经验介绍之类的集会式培训,培训现场多为秧田式位置摆布,学员只需要一支笔、一本笔记本即可,不用动脑,缺少体验,完全处于被动受训的状态。这样的培训无视教师的主动性、创造力,因此,我们在选用培训模式时,无论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情商的培养还是课例诊断研讨,都可以引进多种培训方式,如参与式培训、外出考察、课堂观摩、论坛沙龙、远程网络培训等等。

参与式培训要求培训者和学习者共同承担学习任务,共同承担责任,受训教师不再是只带着耳朵和笔记本的被动听众和记录者,而是主动学习者。小组研讨式是参与式培训的主要方式,在思想和观点不断交锋的过程中共同研讨,澄清观点和认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培训模式重视新教师身上蕴藏着的非直观、非显性的巨大的精神资源,包括新教师日常教学中积累起来的经历和体验、教学感情和问题意识;培训的内容以新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思考为切入点,真正做到以新教师为本,解决新教师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培训活动中受训教师的思考、研讨贯穿始终,在思考和研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受训新教师的思考力、影响力和表达力。

不少新教师分配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教学任务重,有的还是包班,因此新教师培训中工学矛盾突出。针对这一特点,师训机构可以适当设置一些远程网络课程,通过网络开展培训,并逐步建立合理规范的网络培训考核制度。

(三)要着力于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情绪动力——情商和创新能力

80后新教师多为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抗挫能力相对较弱,生命关怀意识相对淡薄,因此,选择培训模块时,要注重设置有利于培养新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生命关怀意识、环境适应能力、意志力等方面的课程。比如,可以开展各类情商培训。教师情商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意志,具体体现为自我情绪的管理能力、对他人情绪的体察感受理解能力、人际交往沟通合作能力。鉴于80后新教师在气质、品性、情绪方面表现出来的特性,尤其需要开展情商培训。通过情商培训,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体察和利用他人的情绪,使他们从依赖外在规范强制的示范作用和由职业良心义务从教的层面,转到用情商素质自觉地管理和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上来。

(四)要关注新教师专业成长的生长点——课堂教学实践智慧。

80后新教师思维敏捷,反应灵敏,语言表达能力强,但对于走上讲台面对90后学生,他们仍然有些恐慌和心虚,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课堂教学实践智慧。课堂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有关教学的机智性理解和行动能力,它不同于理性智慧,不同于实践知识,而是二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完美结合。它具有内在的缄默性、动态生成性、个体的独特性、行动实效性等特征,因此,它的生成不是立竿见影的,不可能一步到位。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是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关键点、生长点,它最终将具体表现为教学创新、教学机智、教学幽默、教学风格。因此,师训机构在培训时要十分关注新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和培养。如开展一课多上、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课例研究和探讨活动,新教师诊断课、提高课研讨和反思活动,等等。总之要尽可能为新教师搭建各种平台,让新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打磨、锻炼课堂教学技能,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中获得启迪,不断生成和提升课堂教学实践智慧。

猜你喜欢

培训课堂教学教师
最美教师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教师如何说课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圆我教师梦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