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抗日部队中的神射手
2009-12-31韩博
韩 博
前一段时间热播的军事题材电视连续剧《我的兄弟叫顺溜》,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我新四军一位神枪手的故事。
这部连续剧的策划、著名影视评论家李洋说,产生创作该剧的想法是源于美国电影《兵临城下》(又名《决战中的较量》,描写的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联红军神枪手瓦西里与德军一位神枪手的生死较量),剧中的陈二雷(顺溜)是个虚构的人物。但是,在中国大地抗击日军的八路军、新四军中,像顺溜那样的英雄却真实存在。
在八路军与新四军中,不乏善射者,也就是如今意义上的狙击手,但当时不这么叫,我军统称这些善射者为“神射手”。他们在执行特殊任务时往往显示出惊人的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他们出没在山林中、高岗上、沟壑间,以其高超精准的射击技巧,对敌人高级将领、指挥官、重要目标进行无情打击,往往一枪毙命,用“百步之内取上将首级”、“一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形容他们是再确切不过的了。
可以说电视剧中“顺溜”的形象,是我军众多狙击英雄的缩影。从他的性格到事迹,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英雄的影子无处不在。
决死队 “第一枪”
——杨长顺
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中的杨长顺,似乎与“顺溜”颇有相似之处。杨长顺出生在河南下郏县。1937年,18岁的他抱着参军抗日的目的来到山西,参加了薄一波领导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为了练就一手好枪法,杨长顺非常刻苦,虽然他参军前就有在老家打野兔的经验,但他训练的时间还是比别的战友多出一两倍。他整天都抱着发给他的那支晋造三八式步枪,白天瞄树枝、瞄飞鸟,晚上瞄星星、瞄远处的灯火,他的射击成绩进步很快。杨长顺学习军事技术肯动脑子,他在训练中总结出掌握提前量的诀窍,特别擅长打运动目标。他曾说:“苦练枪法的目的,节约弹药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敌我对阵,动作要果断勇猛,一枪制敌,你一枪撂不倒他,他就要打倒你了。”
很快,杨长顺迎来了参军以后的第一次战斗。战斗打响前,杨长顺和排长去侦察敌情,发现一群日军正在300米开外的空地聚集,准备发动进攻,中间的一个挎指挥刀的日军军官正在指手画脚。排长指着那个军官问杨长顺:“小杨,看见那个鬼子军官了吗?试试你的枪法。”杨长顺二话没说,比划比划了距离,瞄准后只一枪就将那名日酋击毙,其他日军顿时大乱,杨长顺和排长趁乱安全返回。这件事轰动了整个队伍,之后杨长顺便有了决死队“第一枪”的称号。
1940年夏,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起了著名的“百团大战”。10月底,杨长顺所在部队奉命在山西省武乡县境内的洪岭一带阻击日军。杨长顺和战友们连夜进入了阵地。在天快亮的时候,他发现对面200多米的地方有3个敌人在修筑机枪工事。由于这个位置对我军的威胁很大,杨长顺决定把这个火力点干掉。当时天黑,加上对距离估计的不准确,杨长顺的第一枪没有打中,日军听到枪声后迅速缩回掩体,等了一会儿,见没有动静便继续出来干活。杨长顺又是一枪,这回打低了,子弹打在修筑的工事上。敌人以为“土八路”枪打不准,放心大胆地出来开始干活,一个军官模样的日军还拿了望远镜四处张望。这回杨长顺动了真格,在校正瞄准后,只一枪,就把那个日军军官打了个狗啃屎,然后又是两枪,其他两个日军还没回过神呢,就已经去见天皇了。敌人的工事最终没有修成,杨长顺也因此受到上级的嘉奖。
杨长顺为人耿直厚道,对自己的战功更是很少提起,一次,有人问他一共消灭了多少个鬼子时,他摸着头,憨憨地笑着说:“就三五十个吧。”
国产“兵临城下”
——孙存于
1942年10月底,日军对淮北抗日根据地发动了持续33天的大“扫荡”。12月9日,我新四军第四师二十六团在强袭青阳据点后,撤至洪泽湖畔的朱家岗进行休整。不料,次日凌晨,日军金子联队一部及伪军1500余人趁夜包抄偷袭我军,企图消灭我二十六团,新四军军史上著名的朱家岗战斗就此展开。
战斗开始不久,日军主力长驱直入,直接威胁二十六团指挥机关所在地曹圩。孙存于当时任二十六团一营二连连长,他不但善于指挥,而且枪法极准,在所在部队有“神射手”之称。此次据守曹圩的门户——孙岗北部的阻击任务就由孙存于担当。孙存于率领了一个20多人的加强班来到孙岗北部,战士们依托一段数十米长的交通沟对敌人实施阻击,连续击退了日军在步兵炮配合下的3次进攻,战斗暂时进入胶着对峙状态。不久,狡猾的日军挑选了几名特等射手,爬上了交通沟东南面80多米远处的一幢独立房屋的屋顶,以茅草为掩护,居高临下,向交通沟内的我军进行射击。我军猝不及防,连续有好几名同志牺牲了。
孙存于觉得形势很被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敌人的狙击手干掉,但敌人的狙击手在哪呢?必须先找出位置。他观察了牺牲的同志中弹的位置,发现枪弹都是从东南方打来的,便第一时间想到了那幢独立的房子。就在他观察那幢房子的同时,敌方狙击手也发现了他,“叭”的一枪打了过来。孙存于反应快,头一偏,子弹沿着耳朵边蹭了过去。孙存于大怒:“也让你领教下老子的枪法!”由于不能露头,他想了个点子,把一顶帽子用步枪挑着,略露出沟沿一点,自己隐蔽在一边,瞄准了那幢房子。敌人果然上了当,露头向那顶帽子射击,孙存于抓住机会,“啪!”只一枪,便击中了敌人,把他打得沿着房檐咕噜咕噜滚了下去。
孙存于并没有放松警惕,他估摸着敌人是不会轻易放弃这块绝佳的狙击阵地的。他气定神闲,继续监视着屋顶。果然,不一会儿,一顶钢盔慢慢露了出来,但只露了一下就不动了,孙存于没有打草惊蛇,继续耐心等待。当敌人终于耐不住,整个头颅都暴露出来后,“啪!”又是一枪,这个日军也回日本见天照大神了。
敌人还是没有死心,派出了第三个狙击手,但命运和前两个一样,都被孙存于一枪毙命。孙存于只用了3颗子弹,便镇住了敌人,直到战斗结束,没有一个日军再敢爬上屋顶。在当时,他的英雄事迹极大鼓舞了广大新四军指战员的斗志。
神奇射手——宋岭春
宋岭春,1925年1月出生在山东省平度县蟠桃区大杨召村的一个贫农家庭。他幼年时不怎么喜欢说话,但却喜欢观察,近到脚下的蚂蚁,远到几百米开外的大山,常常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他还酷爱打弹弓、投石子,从近到远,再到更远。渐渐地,宋岭春发现,那些要打的目标,如果注意力够集中,即使再远也能看到,就像一个黑点,在不断放大,所以,即使再远,他也能命中,村里的孩子都叫他“神射手”。再大一些后,宋岭春常常跟随老猎人去山里打猎,有时伏在灌木丛中蹲点,不管雨雪寒暑,一蹲就是几天。老猎人告诉他,一个真正好的猎人在狩猎中要能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雷打不动,见到猎物时能气定神闲、人枪合一,枪就是人,人就是枪,一枪毙命。并且还告诉他平时要拿细小的东西练眼力,所以,宋岭春常在蚊帐上用细线绑只蚊子,没事时就练眼力。
1942年3月,宋岭春参加了八路军,他所在的部队先是山东军区平度县蟠桃区区中队,然后是平度县大队。战斗中,他常常一枪就能消灭一个敌人,战友们都称赞他“打得准、投得远、跑得快”。1943年,宋岭春仅打冷枪就消灭了23个日军。由于他幼年射击的天赋,再加上后天的苦练,以及实战的锤炼,终于练就出一身“神射手”的硬本领,留下了抗日战争史上的一段传奇故事。
1943初冬一个晴朗的早晨,已是西海独立团五连副班长的宋岭春正在山头放哨。突然,有4架日机从西面的山头飞来,并沿山谷轰炸扫射。由于附近不远的地方就是八路军胶东军区的司令部,所以,日军的飞机经常在这一带轰炸扫射。战士们都迅速隐蔽到沟壑之中,宋岭春也迅速隐蔽在山坡的草丛中,但与其他战士不同的是,宋岭春是仰面躺着,因为他觉得这样隐蔽有好处,可以看到飞机的一切行动,而且要是趴着被敌人打到也太窝囊。
敌机不断沿山坡低空扫射轰炸,气焰甚是嚣张,仿佛是对我军防空力量的蔑视。宋岭春目不转睛地盯着敌人的飞机,发现飞机的高度不断降低,速度也减得很慢,能清楚地看到飞机翅膀上的太阳旗,他突然有了想开枪的冲动。
当时部队有规定,凡遇到敌机轰炸,必须隐蔽好,不得擅自暴露目标,以免给我方带来更大的伤亡,而且用步枪打飞机,简直是天方夜谭。另外,宋岭春对飞机的构造也是一无所知,光知道它在天上飞,可不知该打哪里。
宋岭春的眼睛一直随着飞机转动。突然,一阵硝烟扑面而来,硝烟过后,宋岭春惊讶地发现,一架敌机在他上空仅有100多米的地方盘旋。看着离自己如此近的敌机,宋岭春下意识地摸了摸手中那把缴获来的三八大盖。片刻间,他下定了决心,将子弹上膛,默默将枪口对准天空。
日机依然在宋岭春眼前转来转去,宋岭春默默地瞄准着,寻找时机。突然,宋岭春眼前一亮,飞机转弯的时候,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驾驶室里的飞行员。说时迟那时快,“砰”的一声,电光火石间子弹飞射而出,犹如一柄利剑,直刺敌之胸膛。敌机摇晃了两下,立即失控……
宋岭春的事迹很快被传开,并因此受到时任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接见。从那以后到1945年,他先后被授予“战斗大功奖”2次、“战斗模范奖”1次。
在战争年代,我军神射手用比较落后的武器,在战场上创造了世界一流的奇迹。作战的艰苦,信念的坚定,所需的勇气,非常人所能想像。时至今日,我军的装备已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小米加步枪”的年代一去不复返,机械化、信息化成为新时期军队发展的特点。面对这样的大变革,曾涌现出千千万万“神射手”的人民军队,仍然传承着先辈们“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的“神枪精神”,并且将之发扬光大。他们正在瞄准更高的目标,实现新的跨越……